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厚植三农情怀 主动挺膺担当
当您走进秋天的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时,会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水稻混种在田地里,经过精心设计,一幅幅巨型彩画栩栩如生。稻田里,白鹭、红嘴鸥驻足休憩,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秋日景色尽收眼底。这就是稻鱼空间,它从传统种植到稻、鱼、蟹、鸭立体种养,再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稻鱼空间每亩稻田平均产出超过3000元,除去成本可获净利润1000元以上,是种植普通水稻的两倍。
稻鱼空间是宁夏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推动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投入。宁夏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增加投入。2019—2023年,支农资金累计投入1233.38亿元,年均增长5.17%,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多年来,农民收入的80%稳定来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农业农村处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产区品牌营销、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截至2023年底,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面积53.5万亩,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产区,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1/3以上,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国产酒庄的近40%,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
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在脱贫攻坚期,农业农村处的同志们经常到县区,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财政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农业农村处及时将财政支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上来。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稳定保持在100亿元左右。资金聚焦产业发展,做深做足“土特产”等三篇文章。已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4%、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16.2%,高于全区农村居民收入(8.2%)增速。突出试点先行、做强做优、示范引领,创新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有效路径,持续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落实,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根基。
闽宁镇是见证东西扶贫协作伟大创新的小镇。20多年时间,从无到有、从贫到富,从闽宁村到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山与海的协作是中国扶贫攻坚伟大工程的缩影,集中展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创造性探索。宁夏财政从1996年开始安排专项资金,从最初的每年180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6.25亿元,增长近34倍,累计投入37.62亿元。
2023年,宁夏粮食播种面积1040.85万亩、总产量378.8万吨、单产363.9公斤,实现“三增”,粮食生产喜获二十连丰。农业农村处同志们清醒认识肩负的重大而光荣的政治责任,加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整省域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已突破千万亩,支撑了全区75%的粮食产能。
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从严从细编好预算,精打细算用好财政资金。及时修订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加大涉农资金统筹力度。创新实施“四到县”管理机制,将财政衔接资金权利、责任、义务、资金审批权下放到县(区),将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监管范围,实行全过程穿透式管理,衔接资金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宁夏财政连续7年获得全国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考评A等次,累计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6.1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保险、农村综合改革等多项资金也获得财政部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为打通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最后一公里”,在全国率先研发应用了“宁夏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系统”,实现了全过程、动态化、穿透式监管,提高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精准统计、精准考核的效率,被列为全国支农资金项目管理两个试点省份之一。2022年以来,针对牛奶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出台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牛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受到国务院督查工作通报表扬。建设先行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水资源的短缺,坚决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对现行政策进行系统优化集成,研究提出了深化水资源税改革、优化水资源税分配机制、健全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推进“四水四定”工作的12条财政政策以及若干具体措施。
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农业农村处党支部被评为厅五星级党支部。强化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将党的领导贯穿于财政支农工作全过程、体现在各方面,从政治上谋划财政支农工作,破解瓶颈难题,补齐短板弱项。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着力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效提升。对干部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全面提升政策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系统谋划的能力,着力培育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为农民的财政支农干部队伍。坚持“实”字打底,“干”字为先,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在推动财政支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责任担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业农村处连续5年在厅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处长李国强同志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