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财政局:五指攥成拳 合力抓财税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3期 2025/03/04

图片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能,牢记“国之大者”,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领财政工作,聚力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培财源 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

为涵养优质财源,挖掘收入“潜力”,做大收入“蛋糕”,昌吉州财政局牢固树立“人人抓财源”的理念,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抓统筹、强调度、挖潜力,在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质保量完成的同时,切实推动财源建设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规模、增幅和质量同步提升,制定出台《昌吉回族自治州依法协税保障办法》,重点保障7个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和24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同时注重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稳税引税作用,推动税源培植和产业发展“双提升”,促进了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州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91亿元、222.14亿元、227.35亿元、250.27亿元,同比增长10.33%、40.67%、2.34%和10.1%。

民生优先  兜牢兜实基层“三保”


基层安则天下安。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稳经济、保民生、防风险职能,昌吉州财政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落实分级负责制,合理配置权责,规范收入划分。一方面发挥州级财政的帮扶作用,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重点项目支出。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财政运行监测,严格预算执行,发现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确保“三保”不出问题。同时为促进基层运行和治理更加平稳高效,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用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生活的好日子。各族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2024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4.11亿元,同比增长10.02%,其中民生支出319.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5.37%。强有力的民生保障投入,持续擦亮了各族群众幸福底色,推动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八个一批 清零隐性债务


为有效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昌吉州财政局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落实“一县一案、一债一策”,在全疆首创“盘活资产、政企合作、政策展期、协商洽谈、特许经营、扶持发展、结算审核、财力偿还”的“八个一批”化债路径,构建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奖补机制,筹措50亿元奖补资金撬动化解债务200亿元以上,中小企业欠款清偿率达100%,10万元以下小额欠款实现100%清偿,企业债权数量和信访总量均大幅减少。全州债务风险等级持续保持黄色,州本级持续绿色,债务化解成效位居全疆前列。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州隐性债务已全部清零,提前4年完成中央隐性债务清零目标。“八个一批”化债经验被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在全疆推广。

创新驱动 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昌吉州财政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构建“破基数、促统筹、保重点、提绩效”预算安排新机制,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提高预算安排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建立会议费、法律咨询费、展会活动等“八大领域”项目资金统筹机制,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力度,优化资金配置。充分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以财政性资金保值增值为杠杆协调金融机构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需求。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和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以财政资金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两重”“两新”政策效能。争取“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8.84亿元,支持国家重大产业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企业技改等领域设备更新,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一揽子财税支持政策,推动汽车更新、家电下乡、家装厨卫换“新”。

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围绕昌吉州十大典范行动,昌吉州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财政资金杠杆和财政服务质效等作用,牵头抓总协调各部门抢抓项目申报关键期,精准把握财政资金扶持范围、分配办法和审批程序,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守正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推动政府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突出强化债券项目谋划,紧盯重点项目推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锚定2024年初确定的75项重点任务、70个重大项目,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实现全年各项指标在全疆位居前列。

依法理财 以财辅政践行“两个维护”


致力于“法治财政”建设,坚持以法治理念管理财政工作,积极打造“阳光财政”。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坚决落实政府研究财政重大事项制度,全面实行财政资金项目化,集中财力“办大事、办要事”,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持续做大“蛋糕”,又努力分好“蛋糕”。近年来,昌吉州财政局着力打造“法治型”财政,充分发挥财税改革“先行军”、“突破口”作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和金融风险,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激活实体经济活力;既保持适当财政支出强度,又提高支出精准度,进一步推动财政管理法治化、精细化、规范化,为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高质量法治保障。先后荣获节约型机关(省部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省部级)、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部级)、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