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政治本色,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能,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书写优异的财政答卷。在第七届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中,广安市财政局被表彰为“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
挖潜力、抓收入。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内部挖潜、赋能借力。坚持抓大不放小,喜“新”不厌“旧”,精心组织税收、非税收入,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1%,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口径税收均突破100亿元。
抓机遇、争支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政策机遇,准确把握中央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导向,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包项目、强争取,累计获得转移支付1066亿元、政府债券704.59亿元,承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等19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示范项目。重引导、激活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融合,在全省率先推行“政银担保”四方风险分担机制,率先设立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撬动金融社会资本1568亿元支持地方发展。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撬动社会资本10余亿元支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整合资金快推项目。建立项目资金“月评、季考、半年通报”、“党政领导定点联系”等挂图作战机制,推动产业、交通、环保等406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有效投资409亿元。筹资115.4亿元,支持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其中矿山修复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筹资33亿元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财政部2022年绩效评价中获A级,公众满意度达97%。
集成政策育强产业。先后出台“转企升规”、激发市场活力“19条”、促进经济回升“11条”等财政支持政策,推动川渝高竹新区、广安经济开发区等重大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四个百亿”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持续壮大,造血能力稳步提升,工业税收年均增长11.3%。纾困解难提振信心。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近五年累计办理全口径新增减税降费退税260亿元,降低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破惠企资金申报流程多、资金拨付慢等制约,建立惠企资金直达机制,实行专项资金提级管理,足额兑现促进消费、支持民营经济等补助资金,帮助全市近20万户市场主体渡过难关。落实政府采购增加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降低投标成本等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授予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合同100.4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89.58%。
倾力加大民生投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腾挪资金加大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以上,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用“真金白银”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全面提质公共服务。围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打造知名品牌、开展惠民工程。投入270亿元支持办好省市民生实事,创新开展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关爱型“三型”城市建设,持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广安市成为全国首批全域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督导评估实地核查的地级市,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广安理工学院获准筹建,广安机场获批新建,西渝高铁广安段加快建设。兜牢兜实民生底线。立下基层“三保”军令状,做到足额预算、专户管理、定期监测、应保尽保。管好群众的救命钱、救急钱,170项惠民惠农补贴纳入“一卡通”管理,累计发放122.1亿元,惠及群众3629.2万人次,以财政“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瞄准前沿勇闯改革新路。坚持以改革破难题、激活力,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出税费协同、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等跨区域财税运行新模式,税费改革成果入选党的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建立分类分档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标准体系,预算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攻坚破难提升治理效能。严格落实“财政管理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要求,优化基础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探索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路径,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财政系统内交流学习,预算绩效管理连续五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营商环境政府采购指标连续五年获全省优秀,在全省率先实现项目投资评审“一网通办”、缩短办结时间36%。稳妥有序化解债务风险。强化“红线”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增量与存量、显性与隐性、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完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牵头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探索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有序消化债务存量,按时足额偿还债券本息,全市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债务风险化解获得2023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
党建引领作表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日常监督、警示教育、廉政提醒,成功创建“做干事先锋、当理财能手”党建品牌,做到“走在前、作表率”,奋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机关干部队伍。
比学赶超争一流。突出实绩导向,构建目标引领、清单管理、典型带动、季度盘点的推进机制,搭建科长讲堂、竞技比武、上派下挂平台,实施争资聚财、发展赋能、干部提能等“十大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获得各类表彰表扬155项。勇于担当冲在前。在战贫、战疫、战洪等重大考验中,深入最小单元、奔走基层一线,逆行出征、负笈前行,涌现21名优秀共产党员、2个市级“五好党支部”、1个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锻造成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