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中国财政杂志社
官方微信
中国财政
微信公众号
财务与会计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曹西茜.深化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5,(4):41-42.
摘要:本文结合国企改革背景阐述了深化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重要意义,结合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等要求,分析了财会监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全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对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提出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财会监督全过程各环节、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构建财会监督成果运用长效机制、健全完善资源优化整合与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关键词: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体制机制建设;高质量发展;内部控制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也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财会监督工作,制定印发了《水利部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水利部财会监督工作协调机制方案》。结合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等要求,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全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一、深化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深远意义财会监督是水利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高质量发展对统筹推进国有企业财会监督体制机制建设、切实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的重要基础。深化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要全面学习领会《意见》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实施方案》,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促进财会监督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等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推动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财务保障。二、明确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具体职责与目标(一)财会监督要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财会监督作为水利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监督,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水利部党组中心任务安排贯彻落实情况、企业经济管理和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监督,在规范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纪律、筑牢资金安全防线、提升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要不断增强全局性与前瞻性,重点从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经营管理发展、推动实现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坚持解决重大问题和推动改革发展有机结合,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动水利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二)财会监督要以持续提升工作质量为保证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和全局观念,锚定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围绕国企改革重点方向和任务要求,统筹事业发展和资金安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监督重点领域多发、易发问题和突出矛盾,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加强对单位经济业务、财务管理、会计行为的日常监督,努力实现监督检查与监督服务并重,财会监督与单位经营管理全方位监督融合,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防控与应对管理作用,通过财会监督实效支持企业战略决策、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积极主动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三)财会监督要以努力提升科技化水平为支撑高质量的财会监督成果离不开有效的数据资源支撑,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应加快推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积极推进技术手段创新,通过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机辅助系统提高财会监督工作效率,着力提升信息化支撑财会监督水平。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应积极探索以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数字化监督模式,不断完善水利财会监督数据库,努力打造覆盖投资、业务、财务、审计、内控等综合数据资料的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有效利用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工具,进一步提高财会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切实提升水利财会监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三、构建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框架与机制(一)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财会监督全过程各环节一是水利国有企业应全面加强党组(党委)对财会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财会监督领导机制,完善财会监督制度,认真落实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二是水利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统筹谋划和开展财会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支出的监督力度,揭示深层问题,消除风险隐患,切实提升财会监督工作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前瞻性,从财会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和政治要求。(二)积极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督贯通协调机制一是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部门与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工作协同机制、成果共享机制等,安排专人负责日常联络,规范发现问题线索移交,实现重要信息及工作报告等及时互通,定期开展会商。二是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部门与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协作配合、统筹人员力量、强化工作联动,通过财会监督促进业财融合、巡审联合等有效模式,探索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规范严格的财会监督格局。三是水利国有企业应将财会监督整改落实情况融入纪检监察等部门日常监督,将财会监督结果及整改情况运用于党风廉政建设考核,通过多方共享阶段性工作成效实现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工作联通、成果融通,充分发挥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作用,为国企改革和水利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着力构建财会监督成果运用长效机制一是强化财会监督整改责任落实。水利国有企业应健全财会监督整改工作领导机制,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财会监督查出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纳入党组(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加强整改跟踪检查。水利国有企业应对财会监督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对整改情况全面复核,对已整改问题审核认定、对账销号,加大跟踪回看力度。三是深化财会监督结果运用。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动,将财会监督结果与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的重要参考。对拒不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责任单位和人员追究相关责任。(四)健全完善资源优化整合与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一是集团公司要加强对财会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具备条件的集团总部可以通过上下结合、统一组织、协同作战统筹调配财会监督力量,优化整合财会监督资源,形成上下一盘棋的监督格局,充分发挥财会监督工作合力。二是水利国有企业要强化财会监督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养选拔和锻炼,推进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加强财会监督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培养青年新生力量,强化财会业务骨干选拔与轮岗交流力度,拓宽干部成长成才渠道,配备与财会监督职能任务相匹配的人员力量,加强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培训,坚持在财会监督一线锻炼干部,切实提升财会人员的实战能力。三是完善对财会人员的激励,健全财会监督人才政策体系,建立财会监督人才库,形成财会监督人才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突出考核激励实效,进一步激发财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打造与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相适应的高素质复合型财会监督人才队伍。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2023年11月
财务与会计 | 曹西茜:深化水利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