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财政局:以政领财扬帆起 锐意改革勇担当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3期 2025/02/24

图片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财政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新定位新使命,强化政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大力筹措资金,保障各民族群众民生福祉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敢为人先的闯劲纵深推进财政改革,实现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党建引领财政纵深推进、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有力、民生福祉有实有感、财政改革蹄疾步稳、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财政支撑。

高举“党建旗”

以政领财强化财政担当


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先锋行动。组建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党员先锋服务队,以点点簇簇“党员红”点亮长长久久“党旗红”。先后派出25名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到重点企业开展驻点服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中进行驻村帮扶,以实际行动诠释财政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近年来,南宁市财政局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奖励92个,83人次荣获市级以上各类奖励。
南宁市财政局选派到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蓝梅艳就是一个典型。驻村后,蓝梅艳主动谋划村集体经济增收发展的新路子,大胆借鉴广东等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盘活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多年扎根乡土,蓝梅艳的驻村工作收获了村民们认可,荣获2021—2022年度“全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称号。2023年驻村任职期满后,她主动请缨继续驻村,以满腔热忱继续带领乡亲们致富。

打好“攻坚战”

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南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平陆运河高质量建设,南宁市财政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项目所在地了解征拆安置点项目规划和建设情况,科学合理统筹各类建设资金,提前下达市本级资金4000万元,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保障。
组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组织专家及部门多次研讨,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提供项目资料;派出人员“沉下去”,靠前深入项目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制定筹融资方案,研究项目出资责任分担机制,科学选取试点项目,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务测算和资产管理,探索符合南宁市的筹融资模型和机制体制。目前已成功搭建南宁市投融资项目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雏形,形成项目筹融资、资产盘活和债务偿还“三位一体”可持续的投融资良性循环机制。

心系“解民忧”

绘就惠企利民幸福底色


将全过程绩效评价贯穿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的每个环节,组建事前绩效评估小组,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若干个项目,实地调研走访分析,全面评估项目在联农带农、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最终投入9500万元支持甜玉米产业精深加工等5个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项目,项目完全投产后年总产值预计可达23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0人以上,部分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和分红收益近100万元。
心系企业冷暖,多次走访企业,认真研究行业企业融资需求,指导企业项目申报、技术改造和企业筹融资。强化财政金融联动,综合采取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应急转贷、风险补偿等方式,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第一时间出台支持复工复产15条金融政策、“稳企贷”、“复工贷”等多项举措,助企顺利复产。
深入实施“桂惠贷”政策,2021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向超4万户市场主体投放超200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其中南宁市本级累计拨付贴息资金超5亿元,真金白银助力解决企业融资贵的问题;积极探索“基金+园区+产业”资本招商模式,为企业科技创新和引进高质量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持;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模式,2023年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勇闯“深水区”

推动财政改革破浪前行


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开拓创新的闯劲创新国企改革新路径。2024年,成立南宁财金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国有资产股权控制,发挥国有金融平台功能,推动南宁市各级国有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目前公司已通过盘活资产筹措了2.5亿元资金,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推动全市国有资产资源进一步盘活、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以奋发有为的拼劲探索存量资产盘活新机制。牵头成立市存量资产盘活工作专班,建立“南宁市资产可视化管理平台”摸清资产底细,形成资产全链条管理机制。在推进南宁轨道地下空间盘活工作中,市财政局积极联动市自然资源、市政管理等部门,攻克了土地变性、面积核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难题,成功完成22宗约14万平方米地下商业空间的土地不动产权证办理,增加国有企业约3.44亿元注册资本金。

啃下“硬骨头”

破解难题提升治理水平


强化改革攻坚,坚定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落地。据统计,南宁市已先后组织对10个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财政绩效评估和绩效评价,涉及预算资金6.49亿元,节约财政资金9936万元。
积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开展清查统计隐性债务和落实中央“一揽子”化债精神专项工作中,第一时间调配全局和各县(区)资源成立专班,统筹、协调、指导相关单位开展各类数据统计核实,全面摸清债务情况。目前已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形成覆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存量化解、风险评估预警、应急处置、日常监督、信息公开等各环节的“闭环”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确保了南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