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福建省财政厅预算处:精打细算 助力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作者: 福建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3期 2025/02/19

图片

历史的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在接续奋进里书写。在日新月异的八闽大地上,福建省财政厅预算处便是这样一个奋勇争先、砥砺奋进的集体。五年来,预算处多项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通报表扬,先后于2022年、2023年被授予福建省直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号;党支部获评福建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机关第一批“达标创星”示范党支部等称号;多名干部个人分获全国、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讲政治

保驾护航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进入新时代,亲自擘画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建设新福建,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坚强财力保障是预算处干部心里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坚持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政治账,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细化为一项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保、调、筹、联”四篇文章。
聚焦“保”,支持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五年来,省级预算安排科技投入增幅每年不低于10%,教育支出年均增长6.7%,省级人才专项资金从每年4.5亿元提高到10.5亿元,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重点支持建设省级创新实验室、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组建“科研兵团”,高标准建设了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等7家省创新实验室。其中,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正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引领者,创新动能加速释放,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2018年增长19倍、10倍,大大反哺了地方财政收入。
聚焦“调”,支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多渠道筹集资金,主动调整优化支持方式,加快打造“5+5”千亿级省级政府引导基金矩阵,将支持企业发展相关贴息资金增至12亿元,技改项目融资专项资金贷款规模从300亿元提高至400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规模从80亿元提高至200亿元,发行两期民营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资金贷款共200亿元,加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筹”,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任务目标做好资金保障,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测算任务资金需求,梳理分析省直部门用于支持农村方面的专项资金,逐一与相关部门沟通,取得部门的理解支持。通过省级部门资金整合,最终形成2024—2028年128亿元资金统筹方案,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聚焦“联”,支持实施生态省战略。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在闽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闽江山水工程获财政部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入选财政部改革发展生动案例;九龙江山水工程20项绩效目标全部完成,10项数量指标超额完成,龙岩市漳平生态脆弱区域修复及森林保护能力建设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

精业务

尽力而为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预算处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久久为功、节用裕民,持续做好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资金保障工作。
老项目持续焕发新光彩。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自2001年起,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国率先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并延续至今。多年来,预算处做好资金筹措与落实具体工作,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确保全省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向好。
新项目力求做出新亮点。针对校园安全问题,预算处主动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业务处室研究建设方案,共同推动提升完善2067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及内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列入省委省政府办实事项目。每年按一定比例,逐步在各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及门口设置路桩等设施,确保“校门口的安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来,福建省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残疾人补贴、城乡居民养老金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筹资标准稳步提高,就业创业资金持续增加。全省民生支出从2019年的3860亿元稳步增加到2023年的45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七成以上,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善作为

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保障基层平稳运行,首当其冲就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
为让基层财政有钱保障“三保”,预算处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重点领域注入源头活水的同时,还想方设法从财力性补助方面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力度,牵头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补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每年都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五年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年均增长14.6%,均衡性转移支付年均增长9.7%。
为把“三保”真正摆在财政支出首位予以优先保障,预算处在全省所有县(市、区)上线“三保”专户,省市县三级库款资金按需足额调拨到专户,仅能用于拨付“三保”支出,一旦专户资金无法覆盖需求,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提示,并同步暂停相关地方非“三保”支出,直至预警解除,最大限度保障“三保”资金优先安全。
落实“三保”保障责任,要把钱守住,还要把钱花出去。为打通“最后一公里”,预算处组建一支“三保”执行监测小分队,在每个关键节点,紧盯每个“三保”专户的库款流水,紧盯每条“三保”预算指标的执行进度,用“保姆式”服务确保“三保”资金“一天不能迟、一分不能少”。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