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吉林省辽源市财政局债务金融科: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全力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

作者: 吉林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3期 2025/02/18

图片

近年来,辽源市作为吉林省债务风险较高的地级市之一,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极端重要性。辽源市财政局债务金融科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决执行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完成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各项目标任务,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贯彻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创业力度。

“常备不懈”

保持高度政策敏感性


始终坚持将工作抓在日常,逐渐形成清晰明朗的地方政府债务脉络,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精准掌握国家化债政策导向。得益于此,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决定,提出科学合理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抓住机遇,卸下沉重债务包袱,重新轻装上阵。

“穿针引线”

巧妙串联部门齐发力


精准测算年度化债目标,用最短时间梳理出有效化债资源,科学编制“1+8”化债实施方案,理清未来五年化债思路,统筹各类资产资金资源和支持性政策措施,腾出更多资金,全力以赴完成化债任务目标。同时,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精准对接工信、审计、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以及编外人员清理、债权清收等工作专班,各项化债举措被高效分解至各环节、全流程,形成了顺畅的沟通和协作渠道,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沟通障碍等问题,为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篇在前”

保障企业权益最大化


协调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对上报国务院的拖欠企业账款逐一梳理,将核准后的结果按照手续完备程度划分为三类:第一类要件齐全的,立即拨付账款;第二类核心要件齐全但有缺失的,进行“容缺”受理,一边拨付一边完善手续;第三类核心要件缺失或存有争议但债务事实存在的,协调相关部门牵头依法履行程序,确认债务的合法性、合理性。经多轮深入研究讨论,最终制定了合理的偿付方案,全力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回流反哺”

企业再掀投资新热潮


随着化债资金回流企业,各方企业家也被辽源市委市政府的诚信守诺和勇于担当所感染,吉林建设集团、金豆集团、中庆集团利用政府偿债资金在辽源市形成了新一轮超20亿元的投资热潮。如“那兔乐园”、“黑金小镇”项目地点选址在采煤沉陷区,随着项目深入,预计将完成近300公顷的沉陷区治理修复及开发利用。此举既实现了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又带来沉陷治理、环境保护等明显的生态效益,初步统计可节约近3000万元的修复治理费用。此外,通过化债工作,理清企业与政府之间“三角债”、“链条债”,解决了政府及国企债务清偿、追回企业欠税等问题,也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这些举措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为其他地区和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整合资源”

推动各类资产资源盘活


坚持推动政府退出竞争性领域,本着“宜卖则卖,宜租则租”的原则,按资产功能进行分类,遵循价值原则将资产分类注入有关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使资产产生收益,作为债务偿还的资金来源。一方面,协调各职能部门,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对全市房屋资产重新配置,推动办公资源高效整合。另一方面,积极向辽源市委市政府献言献策,提出的过紧日子措施得到肯定并予以执行。

“筑牢底线”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要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和防控机制,通过全口径债务监测平台实时监控各部门债务数据,及时预警地方政府债务增减变动情况。同时,持续强化预算约束意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严控新增政府法定债务规模。时刻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对新增隐性债务问题“零容忍”,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此外,加快压降融资平台数量,分类扎实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规范融资业务,阻断新增隐性债务路径。

“加强审核”

落实贷款贴息支持就业创业


为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引导作用,全力支持创业就业,组织精干力量扎实做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审核工作,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政策落实落地。一是全面审核,强基础。严格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和贴息资金申请等环节的政策要求,高质量开展审核工作。特别是对申报材料完整性、基础数据准确性、申报程序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核查,要求相关单位及时补充完善资料并对存疑问题进行解释说明。二是拨付资金,重实效。严把政策关,规范管理各环节工作,逐笔审核贴息资金并及时足额拨付。及时将支出数据录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掌握资金去向和用途,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