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辽宁省财政厅预算处:凝心铸魂谋发展 集聚财力促振兴

作者: 辽宁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3期 2025/02/18

图片

辽宁省财政厅预算处由10名党员干部组成,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埋头苦干,充分发挥预算职能作用,高效完成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辽宁省先进党支部”等荣誉。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定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的铮铮誓言,勤勤恳恳为民理财服务,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以政领财

打造政治过硬干部队伍


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财政工作政治属性和财政部门政治定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谋划预算安排、制定财政政策、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项目化管理、清单化落实、工程化推进各项预算工作。通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财政预算发展高质量,打造出了政治站位高、斗争精神强、业务本领精的高素质财政预算干部队伍。


聚力以财辅政

强化重大任务财力保障


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预算编制第一原则,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统筹财政资源,优化支出结构。不折不扣地将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坚决执行厅党组的重大决策,2023年集中省以上财政资金近3000亿元,全力支持三年行动50项重点任务以及15项重大工程,着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底出台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20条措施,编制2024年预算时省直部门公用经费和一般性项目支出压减达11%。用好用足国家存量资金盘活政策,积极推进全省盘活资金工作扩围提速,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5年来盘活存量资金138亿元,增强了中央及省重大任务财力保障,相关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信息采纳,专报国务院领导同志阅。


勇于开拓创新

蹄疾步稳推进财政改革


主动担当作为,精准查找工作短板和弱项,严格落实国务院意见,聚焦提升财政“精算、精管、精准、精细”水平,2022年组织制定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9条具体落实措施和工作要求,推动新一轮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2023年组织制定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财政部于全国优先审核通过并对辽宁省改革创新举措给予肯定,稳步推进改革实施,激活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防范化解风险

保障地区财政平稳


运行坚决把防范化解财政领域风险作为底线任务,坚持规范管理与风险防控齐抓共管,诸措并举统筹财力,及时解决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切实维护财政运行安全,为全省防范化解风险作出了重大贡献。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建立健全制度保障、财力下沉、动态监控、资金调度、应急处置、激励约束6项长效机制,制发30余项制度办法,印发保障清单,审核100个县区预算编制,完善动态监控平台,建立300余名联络员监控协调机制,优化库款管理调度,确保“三保”支出优先足额保障。支持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全力统筹化债资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发扬斗争精神

主动担当急难险重任务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已经成为预算处全体党员干部的“习惯”。如在“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制定财政支持推进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工作方案,建立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清单,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顶住诸多不利因素和巨大压力,实事求是组织财政收入,强化与税务等征收部门协同配合,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税源费源动态跟踪,深入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还加大了向上争取工作力度,制定工作方案,形成项目清单,指导、配合省直部门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推动省部会商事项落地,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9.1%,超过年初预期目标4.1个百分点,全国增速排名较上年提高10个位次;全年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206.6亿元,增长4%,为全省“首战告捷”作出重要贡献。

牢记初心使命

深入联系群众服务基层


打造“推动预算管理加力提效,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财政营商环境精品品牌,建立服务各市财政和厅内各单位制度,高质量开展“进企业、进项目、进基层”活动,愿当“店小二”、甘当“勤务员”,主动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国家出台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组织建立部门协同、资金预拨、逐月清算、应急调度等工作机制,及时下达增值税留抵退税补助资金230亿元,直达县区基层,惠及纳税人7.4万户,企业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多次对辽宁工作予以肯定。在健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方面,稳步扩大直达资金覆盖范围,坚持“一竿子插到底”,2020年以来,下达直达资金4848亿元,直接惠企利民。主动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召,先后派出4人驻村开展帮扶,协调投入资金达442万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