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山西省太原市投资和预算评审中心:​当好“财政卫士” 打造“太原好评”新形象

作者: 山西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3期 2025/02/17

图片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城市,山西省太原市近年来全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投入海量资金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太原市投资和预算评审中心以打造“全国一流财政评审中心”为目标,精打细算、严格审核,确保政府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2021年以来,共出具评审成果性文件13460份,评审资金1960.65亿元,其中涉及结算类项目直接节约财政资金374.4亿元,核减率达到28.88%,被市民亲切地称为“财政卫士”,树立起评审服务“太原好评”新形象。

为市民看好钱袋子


“财政的钱,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体市民的钱。该花的花,该省的省,把每一分钱都花到真正该花的地方,花出最大效益,才是对全体市民负责。”评审中心主任郭永东这样理解自己的职责,也这样要求自己的队伍。

2022年底,中心接到了“八河治理”项目结算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中心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和党员突击队,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近半个月吃住在单位,争分夺秒、连续奋战,共评审资金169.62亿元,核减39.56亿元,不仅圆满完成评审任务,还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任务刚刚完成,又迎来年底财政结算“收官之战”。当2023年元旦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他们脸上时,最后一笔数据准确算出,实现了“非常时期、非常举措、超常效率”,确保了财政支出任务顺利完成。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太原财政系统对中心人员的普遍评价。为保持这种状态,中心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一是以理论武装夯实思想之基。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打造“党建讲堂、书记课堂、党员论坛”等学习平台,形成“班子示范讲、书记带头讲、党员上台讲”的浓厚学习氛围,持续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二是以先锋模范打造特色支部。打造党员流动站品牌,项目评审推进到哪里,党支部就跟进到哪里,把党课、党史、党纪学习教育开在项目一线,累计开展政策宣讲500余次,现场解决各类问题200余项。三是文明先行创建示范窗口。设置党员服务窗口,一站式解决“送审只跑一次”、“政策解读培训”等诉求,建立评审清单、事项公开制度,切实做到流程合法规范、信息公开透明。党员服务窗口开设以来,中心涌现出十多名先进典型,两名同志荣登太原市时代新人榜,引领了“争做时代新人,勇担复兴大任”的奋斗新风尚。

向业主奉上暖心茶


评审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很强的工作。中心立足长效长远,持续完善制度建设,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建立健全财政评审制度标准体系上不断发力,持续提升。2023年累计修订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标准—市政工程清单模板库暨评审指南》、《太原市投资和预算评审中心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关于建立沟通会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管理办法》等23项制度文件。

建设太原市卫校新校区,是太原市委市政府为市民办的一件实事。为保证实事办实,中心创造性开展施工过程结算评审,极大提升了评审时效,彻底解决了结算难、结算慢的问题。这一方法已在全省重大建设项目评审中得到推广运用,为山西省建设工程领域贡献了“太原智慧”。
建设太忻经济一体发展区,是山西省支持太原市发挥全省龙头作用的重大举措。在收到太忻经济一体化建设任务清单后,中心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细化分解,形成一套可操作、可持续、可复制的评审制度体系。为解决建设单位对评审流程不了解、评审标准有异议等问题,中心组建8个评审专班,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主动对接,建立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短时间内完成了核心区11条道路、太忻大道、防洪工程等50项招标控制价评审任务,评审金额59.84亿元,完成二类费用53项。
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文本不统一、随意约定奖励条款、调价方式不一致等问题,中心强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在建设项目发布招标文件和签订合同阶段,全面推行统一的合同文本,对涉及到造价的条款进行统一规范,既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也让被评审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评审中心工作人员对每一分钱都严抠细算,但对我们总是热情相迎,每次去办事总有一杯热茶奉上,让人如沐春风。”中交一公局项目经理如此评价。在中心办公楼内,项目送审服务大厅条件最好,送审服务台、资料告知区、等候休息区一应俱全。墙上一面面“党建引领聚合力,优质评审暖人心”、“深入工地一线热情服务,预算绩效评审精益求精”的锦旗,是社会各界对评审工作的充分肯定。

给自己加上硬担子


“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是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他们主动适应财政评审行业发展变革要求,自加重担,锤炼本领,着力打造能力过硬的“财政卫士”。

引入全新“财政项目评审管理系统”,从委托书管理、评审项目、项目查询、子流程查询、批件管理、函件管理、报表中心、委托咨询机构等常用基础信息入手,通过政务云、大数据等数字化工具,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据无纸化传递、全过程留痕,极大提升了评审项目管理效率。
牵头建设工程造价大数据平台。数据看板、询价库、智能查价三大板块,实现了历史价格库各专业数据分类对比、专家入库情况分析、全国信息价各省市数据分析、新询比价格数据情况分析、历史数据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材料设备价格预警、全国信息价共享等多项功能,简化了询价手段,精确了价格信息,进一步提升了评审效率。
建立新询价平台体系,实现历史价格纵向对比和材料设备价格预警。对北京、广东等26个省份308个地市,覆盖建筑、交通、铁路、水利、人防及电网等6个专业的材料信息价进行数据录入,现已录入2023、2024年度全国信息价数据共计394.18万条,实现价格横向对比,解决了业务过程中材料价格争议问题。同时,实现多维度材料查询及价格分析,提升了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