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安徽:以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 实现财政资金效益和政府治理效能双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近年来,在财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安徽省委省政府顶格推进,省财政厅设计实施,以提升财政资金效益为改革之旗,以提升政府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目标,以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先立后破、革新思维、落地理念,破基数、保重点、强统筹、提绩效,形成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聚合各路资金成大事的全新工作格局。此项改革被国务院选入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
立“归零”思维
打通破除“基数固化”的底层逻辑
立“系统”思维
重塑“聚力办事”的预算版图
立“协同”思维
搭建“联合作战”的运行机制
预算既决定了政府的边界,也影响治理效能。安徽省以财政资金为纽带,在产业、科技、政务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将以往分散在110个部门使用的资金,统筹整合为15个专项资金,组建15个工作专班。分管省领导作为组长指挥调度,各部门由“背靠背花钱”转为“面对面商量”,共同研究项目资金分配使用,既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又增强了部门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省级科技攻关资金为例,整合后支持资金由4亿元增加到10亿元,由科技厅牵头,其他部门参与,共同谋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方向由40个凝练为22个,立项数减少40%、单个项目平均支持强度提高5倍左右。
立“效益”思维
激活“科学投用”的市场生态
一方面,让财政资金“放大倍增”。大力减少无偿补助、直接补助等传统方式,对市场机制可以解决的事项,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用政府力量撬动市场力量,“一分钱使出十分的劲”成为可能。如省级从原有资金中调整结构,按照“一产业一基金”模式,统筹162.1亿元,支持组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目前,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母子基金累计实缴规模516.8亿元,撬动比例达3.6倍。另一方面,让财政资金“无感兑付”。跳出惠企政策“立项—公告—申报—审核—评审—拨付”传统逻辑,把颗粒化和标准化作为惠企政策出台的前置条件,实行涉企补助资金“免申即享”,让“政策找企业”,经营主体不用提交材料,只需网上一键确认信息无误,坐享资金进账,实现资金精准滴灌、直达快享。改革以来,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兑付财政奖补资金170亿元,惠及企业达3.7万家,该做法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典型经验案例。
下一步,安徽省将进一步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和财政科学管理工作,积极构建“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财政金融协同”的零基预算2.0版,将零基预算改革由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纵深推进,更有效率地集中财力办大事,不断提高财政科学管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