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中国财政杂志社
官方微信
中国财政
微信公众号
财务与会计
福建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陈靖家书,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据已知考证可溯源于西周周公所作的《君奭》,家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包括尺素、鱼笺、雁帛、玉札、瑶函、锦书等,在华夏文明蜿蜒向前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家书文化。家书,亦是心灵相通的纽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笺墨辞、飞鸿传情,细品一封家书,仿佛能让我们跨越时空,透过文人墨客、英勇志士的笔触,无限接近那一缕缕柔肠百转的眷恋别绪与刻骨铭心的家国羁绊。《家书里的故事》经由儿童文学作家刘少鹏、青年插画家李叶蔚联手创作,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家书宝库中撷取郑板桥、梁启超、傅雷、左权等历史名人的传世家书为素材,运用温柔亲切的解说文字、清透雅致的国风水彩,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故事场景,向读者娓娓道来20封家书中所蕴含的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之精髓,尽显书香氛围中的人和之美、家国大义。书中还精选了家书原文中的精华片段,辅以人物小传与书信文化解读,展现了诸位名人对家对国的真挚与纯善之情。该书以绘本的形式将艺术内涵与教育意义完美交融,文字精致灵秀,版面疏朗开阔,非常适合读者捧读。《家书里的故事》讲述了郑板桥的教子之道,“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郑板桥一生经历坎坷,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他五十二岁始得一子,万般疼爱之余犹明省“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寄语麟儿,“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幕,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教导儿子既为富贵子弟,要帮助家境不好的同学,而且还要用看似无意的方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梁启超的家书,则充满了对孩子的浓浓父爱和谆谆教诲。任公共有9个儿女,个个成就不凡,他给子女写的家书非常多,经常是一两天就发出一封,与子女无所不谈,且颇具童心。他既是慈父,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虽然孩子已经长大,但对重要的事情还是会反复叮咛,“你们结婚后,我有两件新希望:头一件,你们俩体子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变化作用,在将来健康上开一新纪元;第二件,你们俩从前都有小孩子脾气,爱吵嘴,现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变成大人样子,处处互相体贴,造成终身和睦安乐的基础”(1928年4月26日给梁思成、林徽因的信)。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这一对新郎新娘在之后的人生里,真正做到了于共同追求中相砥砺,于大苦大难前相扶持,一起以品貌、才学、事业,成就了滚滚红尘里一段流转不息的传说。《家书里的故事》还节选了备受读者喜爱的傅雷家书中的经典篇章,严父温情、家国情怀栩栩如生,向读者传递了如何教诲孩子、观照自我,如何谦逊严谨、明德高尚的经验与智慧。傅雷先生深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给傅聪和傅敏的家书里,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并且把吃苦当作一种财富。“你从小家庭生活过得比较好,害你今天不习惯清苦的环境。若是棚户出身或是五六个人挤在一间阁楼上长大的,就不会对你眼前的情形叫苦了。我们决非埋怨你,你也是被过去的环境、教育、生活习惯养娇了的。可是你该知道现代的青年吃不了苦是最大的缺点”,“无论如何要咬紧牙关挺下去,堂堂好男儿岂可为了这些生活上的不方便而消沉,泄气”(1962年12月5日给傅敏的信)。还不忘提醒他们要眷恋祖国、热爱祖国。“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1959年10月1日给傳聪的信)。殷殷嘱咐刻画出“相隔万里心不远,为国为家终如一”的赤子之心坚如磐石、怎样也改变不了。《家书里的故事》还记录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铁血柔情。“大批菊花、牵牛花等,开得甚为好看。可惜的就是缺兰,而兰花是我所最喜欢最所爱的”,“每次打开门帘,见到各种花的时候,就想着我的兰,我最亲爱的兰。”这段浪漫的文字,是左权将军写给妻子刘志兰的战地情书。烽火硝烟中,左权毅然将国之大义摆在了家的前面,在常年行军征战中,靠着一封封家书寄托对妻儿的思念。“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学会喊爸爸,慢慢地给她懂得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敌寇战斗着”(1942年5月22日给刘志兰的信)。没想到,这封信成了左权最后的一封家书,三天后,在八路军总部的突围战斗中将军牺牲了。他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以鲜血铸就了永远伫立在太行之北的英雄丰碑。铮铮铁骨亦柔情,红色家书中坚不可摧的信仰,让后来者读懂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家书里的故事》告诉读者,家书不仅是信,也可以是漫画、诗歌等多元表现,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实就是写给弟弟子由的一封家书。传统的家书具有文学性、美学性,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因为其讲究封缄有法,推崇纸墨相宜,反映了作者遣词造句和书法艺术的融合创造之美。写信人用工笔小楷表达心中的柔情蜜意、用豪放行草挥洒浓烈的相思期许,收信人拿到家书以银剪轻启封函,远方的日常琐碎与切切真情映入眼底,过后反复再三地细品细量,一封家书就牵系了亲人心间无尽的挂念。当下,我们恰逢时代巨变之洪流,文化格局丰富多彩,更需要读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重新提出了对家书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反思。当打电话、聊微信成为今时主要的通信方式时,人们多了联络方法,有了通讯效率,却令人遗憾地少了沟通的能力与品质。偶尔,心中会涌起一丝怅惘,互联网媒介的情感交流远不及传统家书等实物传递带来的厚重踏实。我们无需重返“从前慢”岁月,但也绝不能舍弃家书文化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在传承中求新求变,对于构建安定、和谐、有序的国家与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铺一方白纸、发一份电子邮件、推一篇网络日志……无论以何种方式写作,无论以何种方式寄达,让我们静心写一封家书,满载对家人的嘱托、牵挂和祝福,这些都是人世间最美的文字。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家书里的故事》:翰墨丹青写意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