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上述结论因地区和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加跟踪的证券分析师数量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降低审计收费。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以及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社保基金持股;审计收费;外部治理;内部控制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陈嘉滢,李增福.社保基金持股与审计收费[J]. 财务研究,2024,(4):93-104.
李增福,通讯作者,广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点击可看大图)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肩负党中央赋予的“为民理财”重大社会责任,着眼发挥负责任机构投资者积极作用,在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同时,积极关注环境、社会、治理等多重责任。社保基金入市的治理作用已成为现实热点,近年来学术界也逐渐重视社保基金入市影响上市公司的研究(李春涛等,2018;孙文晶等,2022)。从理论上看,社保基金持股可能会影响审计收费。其主要原因在于,潜在公司治理风险和盈余操纵风险会对审计收费产生重大影响(Bedard和Johnstone,2004;倪小雅等,2017),而社保基金这一类独立的长期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Chen等,2007;Harford等,2018),降低这种风险。那么,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是否确实会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影响是否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关于上述问题的经验证据还尚有欠缺。本文基于我国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来探究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社保基金持股显著降低了公司审计收费,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测试。第二,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第三,社保基金对公司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因地区与企业特征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第四,社保基金持股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加跟踪的证券分析师数量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加强外部治理,进而降低审计收费。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已有文献主要聚焦于机构投资者对审计收费的影响(Cassell等,2018;夏宁和杨硕,2018;Li和Wang,2024),本文检验了社保基金持股与其他机构投资者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差异,凸显了社保基金异于其他投资者的经济后果,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第二,目前审计收费的文献多集中于对法律环境和媒体监督等外部环境(李增福和朱进,2017;刘笑霞等,2017)以及企业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企业层面特征(Simunic,1980;O’Keefe等,1994;伍利娜,2003;李百兴等,2019),本文研究了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从社保基金持股的角度增进了对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其余内容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含样本和数据选取原则、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分析,报告了描述性统计结果、基准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为进一步研究,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启示。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社保基金的治理作用可能更为显著。首先,社保基金注重长期收益,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价值。其次,基于资产规模的视角,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范围较大,随着持股规模的稳步增长,其治理力度持续提升。再次,在管理的专业性方面,社保基金庞大而广泛的股权持有量和投资团队的专业性,可以通过更好的监管能力和更低的监管成本提高治理效率。最后,社保基金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更为独立,可以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与治理效应。审计收费的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事务所正常利润、审计产品成本和预期损失费用(伍利娜,2003)。审计师工作量和审计风险是审计产品成本和预期损失费的决定性因素(王雄元等,2014)。审计师及其事务所的声誉受审计风险的影响较大,审计师为补偿其承担的潜在风险会在审计收费中包含相应的预期损失费用。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好,财务重述少,盈余质量高,审计师审计风险与业务风险低,审计收费会相应降低(Bedard和Johnstone,2004)。本文认为,社保基金持股能够通过改善上市公司的内外部治理机制,影响审计师面临的风险和投入成本,由此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社保基金通过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确保单位业务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加强业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董望等,2017),从降低审计师审计面临风险和审计投入成本两个方面降低审计收费。一方面,当公司业绩不佳或持续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被利益相关者提起诉讼的风险增加,可能会导致审计师声誉受损并失去部分执业机会(Palmrose,1991)。而社保基金作为政府领导的机构投资者,其地位相对独立(梁上坤,2018)。社保基金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两种方式,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委托投资,都有动力和能力去关注所投资企业的治理情况,对管理层形成约束(王春燕等,2020),同时,其长期持股的策略使社保基金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提高公司经营绩效,降低审计师要求的风险溢价补偿,促使审计收费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当公司规模越大、业务复杂程度越高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调配更专业的审计师、耗费更多的审计时间(O’Keefe等,1994),从而使得审计投入成本提高。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审计师认定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可靠的,那么就会削减实质性程序,因此减少审计师实施审计工作的投入,降低审计成本(Hogan和Wilkins,2008;李越冬等,2014),最终降低审计收费。在公司外部治理方面,社保基金能够通过吸引分析师跟踪和促进实地调研,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的审计收费。首先,由于证券分析师扮演着外部监督的角色,能有效约束企业的违规行为(Bradley等,2017),因此证券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企业外部监督力度更强。社保基金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其持股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公司声誉,增加证券分析师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和激进性的财务行为,从而使公司经营状况更佳、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审计师审计时面临的业务风险与审计风险更小,审计收费也就更低。其次,委托投资方式下的投资管理人在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指导下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基金管理方本身需要关注和调研所投资公司,体现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导向(王春燕等,2020),同时,社保基金持股也会吸引其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这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和信息透明度,缓解审计师的风险,最终降低审计收费。
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社保基金持股对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降低了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负向影响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社保基金持股降低审计收费的机制在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加跟踪的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进而改善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治理机制,降低公司的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最终促使审计收费显著下降。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社保基金持股在促进企业治理水平提高、降低成本和风险、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建议社保基金继续保持,并不断探索提高,助力其他类型企业发展。同时,公司也应充分认识到社保基金持股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水平,吸引社保基金投资,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和行业经验优势,进一步改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