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研究 | 周程 王红建 舒玉婷:共同股东视角下绿色产业政策的溢出效应——基于绿色工厂评定的准自然实验

作者: 周程 王红建 舒玉婷
来源:《财务研究》2024年第4期 2024/08/15
共同股东视角下绿色产业政策的溢出效应——基于绿色工厂评定的准自然实验  
周程 王红建 舒玉婷

图片

摘要:绿色产业政策通过内化环境的负外部性成本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本文基于共同股东和ESG视角,借助绿色工厂评定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绿色产业政策产生的共同股东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评定能够提高共同股东企业的ESG水平,表明绿色产业政策具有显著的共同股东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绿色工厂评定通过增强股东关联企业的绿色经营理念、提升企业内部治理质量以及加强绿色投资者监督,从而提升其ESG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一方面,绿色工厂上市公司属于重污染企业数量越多,共同股东溢出效应越明显,而共同股东企业是否在同一地区对溢出效应影响不显著;另一方面,在融资约束较高、公众关注度较高以及处于政府环境关注度较强地区的企业,上述溢出效应更加显著。本文从共同股东溢出这一独特视角拓展并深化了绿色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研究,为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绿色产业政策;共同股东;溢出效应;ESG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程,王红建,舒玉婷.共同股东视角下绿色产业政策的溢出效应——基于绿色工厂评定的准自然实验 [J]. 财务研究,2024,(4):78-91.



作者简介


周程,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红建,江西财经大学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舒玉婷,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



文章结构框架


1723705104482.png

(点击可看大图)






精彩内容摘编



引言






随着人们绿色环保观念的增强以及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产业政策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关于绿色产业政策的经验研究还相对匮乏。现有关于绿色产业政策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和政策效果两个维度。关于绿色产业政策的内涵,Rodrik(2014)把绿色产业政策定性为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回应;Harrison等(2017)认为绿色产业政策旨在刺激和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关于绿色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估,已有文献发现,绿色产业政策能够同时提升企业的环境和创新绩效(陈璐怡等,2021),并且,绿色产业政策也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陈艳莹等,2022;金环等,2022)。然而,绿色产业政策是否具有溢出效应,现有文献并未给出系统解释。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会受其他主体的影响(宫晓莉等,2022)。社会网络能够提升知识共享意愿、促进技术成果的转移和交易,从而缓解知识产权保护的负外部性效应(刘雯等,2020;蔡媛青等,2022),并且,这种信息共享还有助于降低信贷约束,增强企业获取商业信用的能力(唐松等,2017)。而处于共同股东网络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分享经验、降低信息不对称,使企业间的行为趋同(向元高和罗进辉,2023)。综合上述研究,不难推测绿色产业政策也可能通过影响企业在共同股东网络中的行为产生溢出效应。
本文主要基于共同股东这一独特视角,以ESG为切入点,借助2016年开始的绿色工厂评定政策,对绿色产业政策的溢出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评定这一绿色产业政策存在显著的共同股东溢出效应,即企业绿色工厂评定后会显著提高共同股东关联企业的ESG水平。相比已有文献,本文在以下方面具有增量学术贡献:第一,拓展了绿色产业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了绿色产业政策对产业转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排污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则首次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涵的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角度探讨绿色产业政策对共同股东企业的溢出效应。第二,拓展了企业ESG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与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企业 ESG行为对财务绩效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本文从共同股东这一视角探寻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的溢出效应,拓展并深化了企业ESG行为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第三,本文基于共同股东网络的独特视角,从企业绿色经营理念、内部控制质量以及绿色投资者进入等视角,分析并验证了绿色产业政策通过共同股东影响股东关联企业ESG水平的机理,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本文剩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政策背景、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识别策略、数据来源及处理、变量定义以及模型设定;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五部分是机制检验;第六部分是异质性检验;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启示。

理论假设






关于绿色工厂评定如何影响股东关联企业的ESG表现,存在协同效应和共谋效应两种假设: 

首先,获评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以下简称绿色工厂)在绿色生产和环保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通过与共同股东关联企业交流,可以增强股东关联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其加大绿色环保投入,并进一步改善环境绩效。同时,绿色工厂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会对股东关联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共同股东通过与企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和协作,推动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中,引导其向着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其次,共同股东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企业治理质量的提升,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使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环境风险,推动社会责任项目的落地,而公司治理透明度和合规性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ESG水平。最后,绿色工厂倡导可持续发展,通过积极的环保实践和可持续发展行动赢得关注和信誉,使投资者对绿色工厂的股东关联企业更有信心。投资者相信这些关联企业也会秉持与绿色工厂相同的价值观和做法,从而会吸引更多的绿色投资者进入,绿色投资者的进入同时也会带来监督压力,进一步推动绿色工厂的股东关联企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1a: 获评绿色工厂会增加其股东关联企业的ESG水平。

然而,企业参评绿色工厂也可能产生共谋效应。企业要想顺利获评绿色工厂称号,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投入环保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废弃物产生、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这些措施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成本与技术挑战,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将其环境压力转移至共同股东所属的其他企业,从而实现自身在绿色形象上的改善,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减少环境负担,这一现象可能会对股东关联企业的ESG水平产生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1b: 获评绿色工厂会降低其股东关联企业的ESG水平。




结论和启示








本文基于2014~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绿色工厂评定这一绿色产业政策的共同股东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评定能显著提升共同股东企业的ESG水平,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作用路径为绿色工厂上市企业通过增强其股东关联企业的绿色经营理念、提升企业内部治理质量以及加强绿色投资者监督进而促进其ESG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共同股东关联的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上市企业越多时,共同股东的溢出效应越强,且该溢出效应在融资约束较高、公众关注度较高以及政府环境注意力较强地区企业中的效果更显著。
本文启示如下:首先,绿色产业政策作为重要的环保政策工具,存在显著的共同股东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评定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工厂建设,不仅能促进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带动其股东关联企业在ESG水平方面的改善。因此,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可以综合考虑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环境效益。其次, 绿色产业政策对于某些类型的企业和地区更具有效性。因此,在制定绿色产业政策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政策措施,更加精准地促进不同类型企业和地区的绿色发展。最后,企业应强化自身的绿色创新意识,提升绿色知识吸收转化能力,更有效地利用绿色工厂的股东溢出效应,实现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以上为部分节选,阅读全文欢迎订阅杂志)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72079,71962020)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