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研究 | 王彪华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作者: 王彪华 谈滨瑞 唐凯桃
来源:《财务研究》2024年第4期 2024/08/1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王彪华 谈滨瑞 唐凯桃

图片

摘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与推进,势必会对地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自然资源利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评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该作用存在跨期效应。机制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区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可以通过作用于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加剧市场竞争来实现。异质性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中更为明显。拓展性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由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带动。文章检验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开展的经济后果,可为优化政策实施以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竞争程度;绿色创新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王彪华谈滨瑞唐凯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 财务研究,2024,(4):49-62.



作者简介


王彪华,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社团项目、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研究项目多项,在《会计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谈滨瑞,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唐凯桃,通讯作者,重庆理工大学财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主研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多项,在《中国软科学》《审计研究》《管理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文章结构框架


510847a0d9d2c4c143219e5263997bb7.jpg






精彩内容摘编



引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优质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持续创造综合效益,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与可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与创新水平发展,最终体现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各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以及各生产要素在不同经济单元中配置的影响(Massell,1961;Bally等,1992)。该指标较为全面地考虑了资源环境的各种约束,与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念相契合,已成为评估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黄庆华等,2018)。因此,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孙博文和张友国,2022)。然而,部分研究发现,当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时,企业承担的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利润空间遭到压缩,为维持现有利润水平,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性投资、创新投入等,从而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Walley和Whitehead,1994)。基于此,如何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回顾既有研究,学术界主要从制度设计、技术发展等角度,考察了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政策制度更倾向于围绕地方政府和绿色发展项目进行设计,较少关注人的因素。长期以来,中国官员晋升机制主要以地方GDP增长为导向(周黎安,2007)。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级政府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从2005年开始,将地方环境绩效纳入晋升考核体系,但仍存在环境绩效考核权重偏低(Jin等,2016;张军等,2020)、考核指标存在缺陷(冉冉,2013;张琦和谭志东,2019)等问题,导致环境保护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过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为了应对长期牺牲环境资源换取GDP增长的问题,除了出台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强化环境绩效考核外,还需配套相应的监督保障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随后,该审计政策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学者就该类型审计的理论依据(蔡春和毕铭悦,2014;刘明辉和孙冀萍,2016)、方式方法(李四能,2016;房巧玲和李登辉,2018)、经济后果(全进等,2018;曾昌礼等,2022;马志娟和殷方宁,2023)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现有研究更多从地区环保治理效率、企业环保投入行为等视角展开,较少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综合视角来考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要素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从内部企业行为、外部市场竞争两个层面探寻其作用机理,并结合企业特征,考察不同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完善了宏观环境规制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治理框架。已有研究在探究环境规制政策的微观治理效应时,更多关注直接的环境规制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相对间接的环境规制政策在理论框架、评价指标构建等方面仍有欠缺(蔡春和毕铭悦,2014),关于其微观治理效果的文献也相对较少(黄溶冰等,2019)。本文侧重于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视为环境规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微观企业数据为基础,从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出发,评估这一政策制度在微观企业领域的实施效果,丰富了宏观环境规制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治理框架。第二,从资源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出发,尽管现有文献已从社会责任的履行、环境投资以及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了讨论,但这些研究往往忽略了该政策对企业要素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聚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更丰富的内容。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环境规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直接将领导干部作为监督对象,将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作为审计内容,同时重视审计评价结果应用,对领导干部环保责任履行形成较大影响。领导干部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晋升考核等多重压力下,必然会通过配套政策引导、实地调研以及直接谈话等方式,促使企业重新审视现有资源的配置强度,探索在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更好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学习效应”(Porter和Linde,1995),提高资源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认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体可在以下两个方面促进领导干部辖内企业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渗透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各个环节,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发挥揭示、评价、建议等功能,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促使地方领导完善相关制度,促使相关企业利用先进技术,高效高质获取自然资源,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首先,在自然资源开发环节,该政策制度的出台会促使领导干部在获取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绿色发展需要。同时,地方领导干部通过配套的政策制度、绩效考核等将环保压力传导至国有或非国有企业,迫使其在自然资源开采过程中购买更加先进的设备、创新工艺和流程等,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次,在自然资源利用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将推动企业领导干部转变发展理念,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同时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提高绿色要素在内的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与此同时,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履责考核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刘儒昞和王海滨,2017;张琦和谭志东,2019),领导干部出于个人事业发展考虑,会在经济发展(业绩增长)与环境保护中寻求最佳平衡(沈洪涛和周艳坤,2017;潘红波和饶晓琼,2019)。最后,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仍不可避免存在污染排放等问题。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提高污染治理的紧迫感,促进相关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解决环境治理中的技术顽疾,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提升相关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和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首先,在要素市场端,该制度的出台,将影响环境规制等相关方面,使得资源要素更多流向能够高效、环保利用资源的企业。企业不得不通过同业模仿、经验积累以及研发创新等方式,提高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在产品市场端,在市场竞争加大、成本提高的背景下,企业为维持或扩大现有利润,不得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因此,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政策制度的出台,能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结论与启示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全面推行以来,学术界对此政策的宏观与微观治理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深入探讨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点城市中,该审计制度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剖析,本文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和增强市场竞争,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以及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还显示,绿色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

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环境规制微观治理效应的理论成果,在各级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本文研究还可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绿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结合地区企业产权属性、行业属性以及规模特征等,分类制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案,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其结果的有效应用。尝试构建不同审计类型的协同机制,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重大环境规制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协同,开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新路径。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创新人才补贴等,引导企业改进创新模式、与合作伙伴共享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效,更加重视自然资源要素的利用,探索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路径。三是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在于绿色技术创新,改进技术效率同样有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改进生产系统,以及充分利用经验积累,提升绿色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以上为部分节选,阅读全文欢迎订阅杂志)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社团项目(22STA058);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SKGH259)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