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政府财务报告与政府会计信息研究
(一)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与创新研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我国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产品质量,建设服务型、绩效型政府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政府财务信息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建设透明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如何推进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与创新,多视角、跨学科开展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会计准则是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学者采用相似系数公式定量分析中国、澳大利亚、国际公共部门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间的相似性,检验中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国际可比性。研究发现,国际公共部门与澳大利亚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间保持高度相似性,而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国际公共部门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间的相似性偏低,这影响了中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国际可比性。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质量,需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凸显特色、可操作性强的专门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保证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与政府财务报表合并准则相一致,逐步提升政府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性。
为建立立足国情、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有学者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对中、美、...
二、政府财务报告与政府会计信息研究
(一)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与创新研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我国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产品质量,建设服务型、绩效型政府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政府财务信息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建设透明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如何推进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与创新,多视角、跨学科开展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会计准则是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学者采用相似系数公式定量分析中国、澳大利亚、国际公共部门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间的相似性,检验中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国际可比性。研究发现,国际公共部门与澳大利亚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间保持高度相似性,而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国际公共部门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之间的相似性偏低,这影响了中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国际可比性。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质量,需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凸显特色、可操作性强的专门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保证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与政府财务报表合并准则相一致,逐步提升政府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性。
为建立立足国情、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有学者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对中、美、英、瑞、西、日6个国家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从编制主体及合并范围、编制基础及与预算报告关系、报告框架及报表组成、分析维度及分析指标、报告目标及信息使用者等5个维度进行国际比较与分析,探讨我国与他国在财务报告应用体系上的差异及原因,并从清晰界定报告主体与合并范围、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挂钩、构建深层次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建立需求导向的财务报告公开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应用的优化建议。此外,在政府会计现金流量表编制方面,有学者采用直接法根据非现金账户分析计算填列方式,对现金范畴、财政拨款收到现金、应缴财政款、其他往来、受托代理业务、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财政预拨下年度款项和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等现金流量确认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列示了各项目的计算公式及示例,旨在为政府会计实务工作者编制现金流量表提供参考依据。
政府资产与负债核算涉及国民经济核算、政府财政统计、政府会计等不同学科领域,作为政府资产、负债记录载体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也具有不同的学科属性与特征。如何实现资产负债表的跨学科协调,颇受关注。有学者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3个不同层次构建了政府资产负债表跨学科协调框架,分析了政府资产负债表跨学科协调的意义,并由表及里地剖析了不同学科视角下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逻辑及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等国际规范,系统地比较了不同核算体系下政府资产负债表在核算目标、核算主体、要素定义、计量方法与列报格式等核心概念上的差异。研究认为,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作为贯通国家资产负债表与政府财务报告的中间环节,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中不能缺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统计核算制度与报告体系,为整合微观政府财务报告信息与宏观国家资产负债信息提供衔接通道。
(二)政府会计信息研究。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政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关系到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控制导向的基本目标、管理导向中级目标和报告导向的高级目标能否实现。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进程中,由于受到政府资产状况不实、债务规模不清、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业务系统割裂等不利因素影响,加之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为主要载体的政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有学者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研究现状出发,对政府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制度建设、智库建设、信息技术支持、监督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我国政府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建议措施,以促进政府会计信息决策价值的实现。有学者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研究发现,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手段,但是传统的披露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众多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个性化需求。国家应当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合法性、真实性、公允性和客观性。政府应当严格按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有效地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政府会计信息分析和数据融合调度处理,可有效提高政府会计信息分析和内部控制能力,可改善国家治理情境下政府会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学者基于大数据融合调度的国家治理情境下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模型,结合多因素特征重构,分析国家治理情境下政府会计信息的检测统计特征向量。通过模糊信息匹配的方法,进行国家治理情境下政府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和关联规则挖掘,通过寻优算法实现国家治理情境下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发现,采用该方法,国家治理情境下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收敛性较好,且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有学者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为切入点,通过政府会计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研究,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反映出的会计信息为映射探究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一是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目标体系,根据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去完善政府会计对外披露的信息,以此来解决供需关系不平衡的问题。二是要完整、全面的对政府会计信息内容进行披露,则须建立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体系。三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和提高时间效率来降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以此达到提升信息披露效果的目的。四是建立健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审计独立性,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服务型、透明化等政府转型发展方向均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有学者以W市政府为例,从社会媒体压力视角探究W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W市政府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社会媒体渠道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W市政府有意识通过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进行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但是从披露的会计信息来看,明显与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区存在差距。W市政府应高度重视社会媒体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作用,开辟优质的社会媒体监督渠道,并利用社会媒体渠道对政府会计信息进行披露。W市政府应在通过社会公众公共参与下,促进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借助社会媒体压力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形成合力,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