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一、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有学者就会计的本质问题指出,当前国内外大体形成了“意识形态观”“通用商业语言观”“历史记录观”“经济现实观”“信息系统观”“服务商品观”“管理活动论”7种认知,这些认知虽然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尚停留在表象或形式层面。认为,会计本质上是把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融入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要求形成了以会计要素及其基本分类为主要特征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要实现有利(自身)无害(他人、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基本目标。为此,首先要建立以交易为基本要素的计量体系;其次要形成以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基本流程的会计职业,制定会计准则与制度,并通过审计保证会计正确完整地反映经济的善行结果与性质。
有学者基于库恩范式理论,采用抽样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用经验数据的形式客观展现我国会计研究的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利用经验研究的结论勾勒了一个由“核”会计研究范式、“次”会计研究范式和“泛”会计研究范式构成的三级会计研究范式模型,每一个层级的研究范式界定各自的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中所揭示的引导会计研究的框架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
一、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有学者就会计的本质问题指出,当前国内外大体形成了“意识形态观”“通用商业语言观”“历史记录观”“经济现实观”“信息系统观”“服务商品观”“管理活动论”7种认知,这些认知虽然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尚停留在表象或形式层面。认为,会计本质上是把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融入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要求形成了以会计要素及其基本分类为主要特征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要实现有利(自身)无害(他人、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基本目标。为此,首先要建立以交易为基本要素的计量体系;其次要形成以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基本流程的会计职业,制定会计准则与制度,并通过审计保证会计正确完整地反映经济的善行结果与性质。
有学者基于库恩范式理论,采用抽样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用经验数据的形式客观展现我国会计研究的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利用经验研究的结论勾勒了一个由“核”会计研究范式、“次”会计研究范式和“泛”会计研究范式构成的三级会计研究范式模型,每一个层级的研究范式界定各自的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中所揭示的引导会计研究的框架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会计研究范式的内涵,把握会计研究的重心,推动会计研究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的70年,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70年,也是我国的会计改革与会计理论不断成长发展的70年。
有学者以新中国经济建设不同时期的环境变化为基础,梳理我国会计在各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及其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而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会计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历程。不仅有利于总结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创新经验,而且能够明确我国会计未来的发展与理论研究方向,更好地发挥会计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作用。
有学者以交易、业务、事项为切入点,分析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4个环节的基本内涵,以复式记账、历史成本、货币计价为核心手段,借助会计要素、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重建会计基本理论基础与结构。研究表明:会计理论与实践只有以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基本要求为灵魂归宿,并以此建立会计基本理论结构、设计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真实评价会计实务,才能形成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机制,真正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有学者指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文本为对象的研究正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对文本分析技术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文本信息来源、文本分析技术、文本特征提取、文本分析应用、国内文本分析研究现状5个维度对财务与会计领域现有文本分析技术和文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国内学者了解财务与会计领域文本分析研究的特征与进展,引起更多学者对财务与会计领域文本分析研究的重视。
有学者聚焦于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的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探讨智能财务的几个理论拓展方向和前沿问题:智能财务将使会计理论基础由经济学、管理学扩展到心理学、人工智能相关理论,促进“大会计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会计主体假设逐渐扩大,使会计活动的行为主体假设由“理性经济人”向“有限理性的社会人”转变;同时,智能财务为管理会计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的目标提供了可能,使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由以人为主转化为以机器为主、人为辅,并且对会计的法律责任与伦理道德提出了新命题。
有学者研究会计信息质量能否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以及制度环境是否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较高的企业能够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并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进而显著提高创新绩效;制度环境能对公司研发投资产生激励作用。此外,制度环境还在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调节作用。
有学者对会计信息有效性、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有效性在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民营上市企业中,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有效性与财务违规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发现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削弱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之间的相关程度。
有学者基于财务柔性的中介作用视角,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8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后的财务柔性衡量方法、OLS的实证方法,基于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理论,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会缓解过度投资,促进投资不足;会计稳健性会降低财务柔性储备;财务柔性在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有学者考查企业拥有多个大债权人对其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多个大债权人的共同监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复杂度较高或信息环境较差时,多个大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当金融控股银行在债权人中占比较高时,该提升作用显著弱化。
有学者以2015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模式变更为分界点,考察信息披露由辖区监管模式转为分行业监管模式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分行业监管模式显著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变更对市场化程度低、负债水平低、行业竞争度低的公司会计稳健性提升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代理成本降低和盈余管理抑制是分行业监管模式提高会计稳健性的可能路径。
有学者对股份回购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会计稳健性对两者的调节效应,进一步观察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会计稳健性发挥的调节效应是否会发生变化。实证研究表明:股份回购对债务融资成本起到加剧作用;会计稳健性能显著削弱股份回购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加剧作用,且这种削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有学者考察共同所有权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所有权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作用和信息传播效应,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相比于未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当共同机构投资者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时,共同所有权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共同所有权主要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
有学者实证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以及企业战略激进度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存在“壕沟效应”,其作用呈倒U型关系:当管理层持股比例低于38.9%时,体现为“利益协同”效应,提高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当管理层持股比例高于38.9%时,体现为“利益侵占”效应,降低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且企业战略激进度在其中发挥了负向中介效应。
有学者采用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内部人交易、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事务所关联方式不同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具体为高管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负相关,而独立董事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内部人交易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负相关;内部人交易显著增强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间相关程度。
中国大陆地区与中国台湾地区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在经历了各自的演进过程后,双方都形成了当前以IFRS为蓝本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新准则的实施与等效互认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岸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上的趋同,但两岸当前依然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上存在不一致。有学者将海峡两岸不同时期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对比,又对两岸当前最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作了进一步分析。
有学者就会计信息质量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了省份—行业层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离度,推动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向上集聚,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机制检验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主要通过提高信贷配置效率、优化要素投入和提升市场竞争机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当地区市场化程度及省份—行业非国企比重较高时,会计信息质量的资源配置功能更强。
有学者从制度逻辑及政策扩散视角分析并检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全球扩散的文化、政治及市场逻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距离越远、国际政治地位越高及协调型市场经济体更迟采纳IFRS,且更倾向以有保留的方式运用IFRS;而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距离越近、国际政治地位越低及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体更早采纳IFRS,且更倾向以无保留的方式运用IFRS。
有学者在对传统会计发展研究简要归纳的基础上,从数据、算法与算力视角重构了会计信息系统;以应对不确定性为会计系统的目标起点,归纳了会计算法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演化发展规律及其内在逻辑冲突,讨论了数据和算力提升对会计算法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未来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在新技术革命的引领下实现全面升级。
有学者深入研究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现行的“村账乡管”与“村账村管”两种会计工作模式,并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区域比较。以此为基础,展望了我国农村会计改革的三条方向:加快修订现行关于农村的会计制度;向国外现代农业会计学习,使我国的村级会计升级换代;形成完善的相关内容,促进村级会计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发挥作用。
有学者基于文献研究法,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作为非结构化信息的典型代表,在简要回顾非结构化信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非结构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会计信息的估值功能与治理功能视角,初步构造非结构化信息研究的逻辑框架、基本内容与研究价值,以期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一点增量贡献。
有学者探讨会计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相关问题。会计博士生教育是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前的会计博士生教育与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和财政部等主管机构对会计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会计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对改革当前教育现状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文献总结、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并比较中美会计博士生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对中国会计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会计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启示。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