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公司)财务会计工作以接受中央巡视组巡视和审计署审计检查为契机,夯实财务会计工作基础,强化财务监督和精细化管理,合理管控运营成本,深化科技赋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业财融合,支持前台业务开展和转型发展。
一、优化计划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支持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制定并落实年度综合经营计划。信达公司结合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和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强调增加有效投放和加快资产周转,贯彻落实监管指导意见,引导分公司围绕问题资产和问题机构开展另类投行业务。面对融资环境不利变化,为有效缓解流动性管理压力,2021年首次下达覆盖各经营条线的全口径现金回收计划,同时配套相关考核政策,激励存量资产去化和现金回收。
(二)加强内部经营分析,推动全年经营计划落实。逐月开展盈利预测,多维度、多角度预测利润完成情况,把控计划执行。定期开展经营情况分析,及时提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提出落实审计署反馈问题整改的建议安排,全面落实整改要求,...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公司)财务会计工作以接受中央巡视组巡视和审计署审计检查为契机,夯实财务会计工作基础,强化财务监督和精细化管理,合理管控运营成本,深化科技赋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业财融合,支持前台业务开展和转型发展。
一、优化计划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支持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制定并落实年度综合经营计划。信达公司结合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和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强调增加有效投放和加快资产周转,贯彻落实监管指导意见,引导分公司围绕问题资产和问题机构开展另类投行业务。面对融资环境不利变化,为有效缓解流动性管理压力,2021年首次下达覆盖各经营条线的全口径现金回收计划,同时配套相关考核政策,激励存量资产去化和现金回收。
(二)加强内部经营分析,推动全年经营计划落实。逐月开展盈利预测,多维度、多角度预测利润完成情况,把控计划执行。定期开展经营情况分析,及时提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提出落实审计署反馈问题整改的建议安排,全面落实整改要求,完成聚焦主责主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落实金融改革等中央巡视汇报材料的撰写工作。
(三)完善综合考评和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体系。建立总部部门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双挂钩机制。优化分公司考评绩效方案,差异化调整各分公司考评指标权重,鼓励加大有效投放和加快资产周转,推动业务转型发展,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子公司“一司一策”考核机制,引导子公司考核评价体系与财政部绩效评价导向趋同。
二、加强资本和资产负债管理,有效管控风险,夯实业务经营和发展基础
(一)做好资本管理。2021年,信达公司在开展内部资本充足性评估的基础上,按计划赎回2016年发行的10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和32亿美元境外优先股,如期兑现对投资者税务承诺,维护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成功发行境内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00亿元人民币和17亿美元境外优先股,有效补充外源性资本。
(二)有效管控流动性风险。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实施以“保安全、保经营、保空间”为目标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努力拓展融资渠道,扩大标准化融资规模。加大资金回收力度,业务端全年现金回收同比保持增长并实现净流入,有效缓解流动性管理压力。
(三)持续完善产品定价机制,有效引导资产配置方向。根据公司业务策略,紧密结合市场形势和公司经营情况,调整优化产品定价。鼓励优质客户开发、优化行业配置、加大有效投放和加速资产处置,同时配合业务转型升级,支持开展创新业务,新增“以市场风险为主的创新业务”产品定价。
(四)维护融资环境稳定。信达公司加强主动管理,争取三家国际评级机构认同,维护信达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和自身国际评级稳定,支持集团融资业务开展。
三、强化财务监督和管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管控成本
(一)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做好预算管理,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支持业务拓展,坚持收支配比原则,结合集团各单位年度经营计划、所处行业特点及经营实际需要,合理编制并分配2021年财务支出预算。通过滚动预算,强化费用支出预算过程管理,在遵循总体预算刚性约束的原则下,统筹调剂分、子公司预算额度,提高总体费用预算的执行率。优化子公司资本性支出管理,提高资本预算的执行率。
(二)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做好招待、会议、差旅等费用专项管控,严格车辆更新购置及营业办公用房标准控制,对集团财务支出问题进行指导规范。
(三)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提升工作质效。梳理财务支出管理相关制度,研究制订制度释义,细化监督指导。梳理预算管理科目与核算科目的映射关系,细化费用预算分类,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召开营业办公用房装修改造培训交流会,在系统内推广先进经验。
(四)完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管控成本。发挥财务审查委员会的大额财务支出决策职能,规范履行重大财务支出集体决策程序,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有效控制财务支出成本。完善集中采购制度,强化集中采购合规意识,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发挥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的采购审批决策职能,有效管控采购成本。
四、加强税务精细化管理,依法依规降低税负,防控税务合规风险
(一)统筹开展税收筹划重点工作,以精细化管理降低集团税务成本。加大税务与业务的前端融合,重点围绕重大项目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有效节约税务成本。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研发费加计扣除、“统借统还”增值税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务负担。
(二)配合做好千户集团税收检查,严控税务风险。组织开展全集团税务自查,摸清风险底数,制定应对预案。统筹指导下属单位千户风险排查和材料报送工作,严控税务风险。定期进行增值税分析,实时掌握公司销项端和费用端情况,识别异常数据并进行针对性风险管控。
(三)完成所得税汇算清缴和各项日常申报工作。完成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及时总结并改进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时开展月度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千户集团、重点税源及年度香港特别行政区利得税和薪俸税等税务申报工作。
五、加强会计核算及报表编制管理,完成外部审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加强核算管理,推动会计核算提质增效。优化结账流程、核算规则,统筹核算信息系统优化及周边信息系统建设开发,提升财务核算质量和效率。完善管理会计方案,加大财务决策支持力度。开发上线管理会计线上工作流,全面梳理并更新成本分摊规则,借助新核心业务系统提升管理会计系统数据质量并细化数据粒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完成财务报表编制和外部审计工作。按时完成集团及母公司各期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编制报送财政部财务快报及各类内外部统计报表,为公司经营分析、管理决策、监管报送及信息披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协调集团各单位配合审计师完成集团2021年中期及2020年度外部审计工作,参与年报和中报业务综述和财务章节编制工作,编写年报和中报业绩发布相关财务材料,支持公司信息披露专项工作。
(三)完成集团2020年度决算工作。2020年首次将33家分公司及总部本级纳入决算编制范围,涵盖公司系统所有分、子公司及并表特殊目的主体,涉及5250多张报表、256家单位和350个层级。按时完成集团决算报送工作,连续多年被财政部评为财务报表工作优秀单位。
六、发挥财会职能作用,加大业财融合力度,防范信用风险
(一)发挥财务会计专业优势,支持前台业务开展。积极参与总部前台部门和一线经营单位的项目前期论证,参与重大项目尽职调查复核工作,为业务开展提供专业支持。抽调业务骨干直接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的专业支持和服务。支持前台业务审核审批机制改革,为项目审核出具专业意见。
(二)支持防范化解信用风险。积极落实“做实资产质量、加快内生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要求,为项目风险化解提供专业支持。跟踪风险项目迁徙以及处置化解进度,监测不良指标及拨备覆盖率相关指标变动趋势,研判财务报表影响,适时足额计提相关拨备,确保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为实现经营业绩稳健保驾护航。
七、落实“数字信达”发展战略,深化科技赋能,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一)推进集团财务共享工作,持续提升集团财务管控水平。按照集团财务共享整体规划,扩大集团财务共享实施范围。2021年,在母公司总部及全辖分公司实现财务共享的基础上,将下属6家子公司纳入集团财务共享范围。提升集团财务共享平台功能,实现线上无纸化审批,有效发挥集团财务共享在财务管理合规化、精细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落实“数字信达”发展战略,以建设新核心业务系统为依托,全力推进财务的数字化转型。提出“精准高效的财务会计管理”和“自动灵活的产品定价”两大能力主题,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详细解决方案并注入“大不良”业务模型,作为新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基础。拟定智能财务系统蓝图规划,提炼财务会计工作的整体目标并出具解决方案,实现与前端业务模型的紧密对接。立项重建新财务系统、新建产品定价系统,深化数据治理、规范数据标准,推动财务系统集群适配性改造,提升财务总体智能化水平。
(三)持续推进财务信息系统优化和功能提升。不断完善母公司增值税系统功能和业务规则,同时将增值税管理系统推广至下属5家子公司。持续优化管理会计系统及运行规则,为公司总部前台部门及分公司分析、考核提供支持。完善统计信息系统功能,不断提高系统自动出表比例,提高统计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八、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推进财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专项考评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制度建设,公司总部修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10项、新增制定制度2项,涵盖资产负债管理、财务管理、集中采购管理、税务管理、会计管理、管理会计及统计管理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
(二)加强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组织开展2021年度集团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开展财税大讲堂及汇算清缴等线上和线下专题培训。编写《税务简讯》《财税政策汇编》《税务参考》《核心业务会计指引》《会计参考》等,解读法规政策,进行案例解析,为集团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指导。
(三)组织开展分、子公司财务会计专项考评工作。2021年,信达公司对下属分、子公司2020年度计划财务工作进行专项考评,从基础管理、会计报告及披露、会计核算及财务共享、财务管理、税务管理、资金管理、计划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价,激励和鞭策分、子公司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供稿 杨计军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