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交通银行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交通银行财务会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行党委工作部署,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价值创造导向,持续优化资产负债配置,提升集团综合经营成效,推进集团经营目标达成和战略转型落地,促进集团业务规范有序健康运行。
一、坚持创新思维,释放架构改革红利
(一)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全流程、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释放资负、预财组织架构整合红利,财务预算计划与业务资源配置脱节的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价值创造导向,统筹预算编制,强化执行监控。通过完善集团经营分析、同业业绩跟踪、分行多维监控等多层次分析体系,不断提高前瞻性预测能力,并积极开展预调微调。
(二)完成集中采购架构改革。总分行和信用卡中心有序完成集中采购职能架构调整和人员配置,26家省分行均已上收省辖分行集中采购权限,采购管理与执行整合至财务管理部内并独立运作,强化垂直管理,进一步压实采购主体责任。配套出台与新职能架构相适应的政策纲要、中长期工作举措和规章制度,基本建立新架构下采购工作的制度体系,集中采购工作做到制度先行、有规可依。
交通银行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交通银行财务会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行党委工作部署,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价值创造导向,持续优化资产负债配置,提升集团综合经营成效,推进集团经营目标达成和战略转型落地,促进集团业务规范有序健康运行。
一、坚持创新思维,释放架构改革红利
(一)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全流程、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释放资负、预财组织架构整合红利,财务预算计划与业务资源配置脱节的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价值创造导向,统筹预算编制,强化执行监控。通过完善集团经营分析、同业业绩跟踪、分行多维监控等多层次分析体系,不断提高前瞻性预测能力,并积极开展预调微调。
(二)完成集中采购架构改革。总分行和信用卡中心有序完成集中采购职能架构调整和人员配置,26家省分行均已上收省辖分行集中采购权限,采购管理与执行整合至财务管理部内并独立运作,强化垂直管理,进一步压实采购主体责任。配套出台与新职能架构相适应的政策纲要、中长期工作举措和规章制度,基本建立新架构下采购工作的制度体系,集中采购工作做到制度先行、有规可依。
(三)更好平衡风险和收益。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合理调节流动性缓冲空间,全力支持集团业务发展和价值创造。通过实施短期流动性管理机制改革,全行日均备付率同比下降70bp。通过提升债券久期限额,合理调控利率风险指标,提高新投资债券收益率。通过充分运用货币基金作为流动性“蓄水池”,提高货币基金还原所得税收益率。以上三项改革共实现收益近20亿元。
二、坚持战略思维,积极落实国家政策
(一)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信贷资源投放量,全年上调人民币贷款额度五次,推动贷款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全行人民币贷款增量为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增速高于四大行平均水平0.58个百分点。积极推动地方债承销工作,全年累计承销地方债3000余亿元,承销占比为2017年以来最高。
(二)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质效。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各项贷款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接近55%。统筹优化内部转移定价(FTP)、资本减免等政策工具,支持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将普惠业务定向降准、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红利全额奖励给分行,鼓励分行积极投放,普惠、民营、涉农、制造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等信贷结构性指标全部达标。
三、坚持市场思维,做强交行战略特色
(一)强化考评体系效用。完善考评体系,统筹平衡长短期、内外部、大小行等方面的差异,实现条与块、机构与负责人考核评价的有效衔接。坚持精简聚焦,在维持考核指标总数低于同业的基础上,一级考核指标由19项精简至13项,聚焦凸显价值创造的结果性指标和战略全局性指标。强化市场对标,对利润、非息等核心指标引入“比市场”计分维度,对重点区域分行、头部分行提高“比市场”计分权重,引导经营单位目光向外、争先进位。
(二)考核衔接战略导向。充分发挥上海主场和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牵引作用,对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上海市分行等重点分行深化差异化考核,强化分类引导。对江苏省、浙江省分行实施全省一体化捆绑考核,促进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将战略业务特色深度融入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提升市场影响力。通过显性化指标对接数字化转型目标,提高场景和移动端的“获客、活客、黏客”能力。
(三)提升薪酬配置激励效能。完善薪酬配置机制,在坚持“工效挂钩”的基础上,强化“净营收为锚”和“同业对标”的导向要求,加大对重点业务的正向激励和困难机构的基本保障,引导分行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对标市场、争先进位、提升贡献。
(四)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加大财务资源投入,支持战略重点领域发展。总行统筹安排长三角和数字货币专项资源,并持续加大全行信息科技投入。强化增收创利导向,进一步优化费用结构。2021年,境内分行业务发展费占比同比上升约0.5个百分点,同期营运办公费占比同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建立大额费用和资本性投入跨期分摊机制,缓解成本当期性与收入滞后性的错配。
四、坚持价值思维,释放精细化管理效益
(一)加强资金一体化管理。加强境内外资金一体化运用,在外币流动性较为充裕的环境下,主动下调外币存款主要期限FTP20bp左右,全年外币息差同比提升18bp,外币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拓宽多元化稳定资金补充渠道,灵活把握市场窗口,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和小微债合计1115亿元,提升集团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发行价格在同期可比发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二)提高动态业务调控水平。对标政策与市场,动态下调定期结构性存款限额目标,主动下调3年及5年期存款FTP,推动负债结构优化,在贷款定价下行情况下,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动态调整MLF申请节奏,根据同业负债市场利率情况及时置换高价负债,节约1年期资金成本。
(三)推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打造财务分析工具,动态监控分行考核表现和核心业绩,为机构“精准画像”,为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完善盈利预测模型,支持利息收入分产品、分期限预测,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升核算精准度,中间业务收入清分至客户的比例由50%提升至75%,价值贡献评价更加客观。
五、坚持底线思维,夯实财务合规基础
(一)强化财务合规风险管控。做好中央巡视和总行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坚持刀刃向内,将问题整改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逐项认真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实效。持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系统功能,开发财务违规事项预警功能,对超标准、超范围、超授权等异常营销费用报销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警示,提升信息化监控和检查能力。
(二)强化集中采购合规管理。构建既协作又制约的采需关系,强化集中采购中心独立性和专业性。扩大总行采购管理委员会重大事项审议范围,集中采购中心实行重要事项集体评议制度,加强对关键采购要件和环节的风险把控。扩大公开性采购范围,提升采购透明度,同比提升全行公开性采购占比。坚持“宽进严用”,丰富供应商资源储备,建立项目预公告制度,积极引入良性竞争,推动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和依赖度。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供应商引流转介,推出线上开户功能,充分挖掘供应商客户资源,赋能经营发展。
(三)提升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核算质量。承接财政决算报告编制工作,梳理和优化编制流程,在财政部编报质量评价中获“良”等次。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结构化主体会计并表管理的通知》,加强集团会计并表管理。密切关注会计准则修订动态,及时分析各项修订对交行造成的影响,配合监管机构提出准则修订意见建议。协助开展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重大债务重组项目和理财存量资产的整改回表工作,对多项新业务提供核算支持。加强对各机构的会计核算指导,加强对账务处理的监控,发现多项系统缺陷和账务异常,积极推动相关部门改进,持续提高全行会计核算质量。
(四)提高数字化风控能力。推进智采平台全行上线,集中采购全流程嵌入系统控制。实现线上磋商与电子签章,防范合同篡改。实现合同到期日系统提示,规避采购“逆流程”。联网预警供应商失信违规、关联关系等信息。财务系统建设重视审核规则内嵌和节点前移,强化费用预算、标准与合规的约束,提升财务系统全流程管理审核效率,有效防控合规与操作风险。
(五)营造财务合规生态。加强财务负责人委派管理,建立财务负责人负面清单,强化负面约束,加大考核引导,压实全面履行财务合规管理的主体责任,提高管理独立性和政策执行力。持续开展财务合规宣讲,加强调研辅导与检查考核,抓实制度执行和问题整改,营造严格规范的管理文化氛围。建立“采知道”集中采购知识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政策宣导、业务答疑、在线交流、案例分享等形式,宣传廉洁合规采购文化,拓展政策宣传“新阵地”。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供稿)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