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中国建设银行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集团)财务会计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以新金融思维为指引,积极推进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三个能力”建设,支持实施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全面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助推建行集团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建行集团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资产总额30.25万亿元、增幅7.54%;负债总额27.64万亿元、增幅7.37%;经营效益和核心指标表现良好,净利润3039.28亿元、增幅11.09%;不良率1.42%,较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回报率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5%,资本充足率17.85%。
一、坚持战略引领,赓续拓维新金融行动,提升建行集团价值创造水平
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突出支持新金融实践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提升“三个能力”和推进“三大战略”的财务支持力度,全行住房租赁、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增幅分别为60.02%、31.60%,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全国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金融科技投入达235.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6%。安排“裕农通”...
中国建设银行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集团)财务会计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以新金融思维为指引,积极推进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三个能力”建设,支持实施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全面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助推建行集团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建行集团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资产总额30.25万亿元、增幅7.54%;负债总额27.64万亿元、增幅7.37%;经营效益和核心指标表现良好,净利润3039.28亿元、增幅11.09%;不良率1.42%,较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回报率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5%,资本充足率17.85%。
一、坚持战略引领,赓续拓维新金融行动,提升建行集团价值创造水平
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突出支持新金融实践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提升“三个能力”和推进“三大战略”的财务支持力度,全行住房租赁、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增幅分别为60.02%、31.60%,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全国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金融科技投入达235.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6%。安排“裕农通”、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信贷和重点区域发展专项费用,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突破5.00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超3000亿元,增幅49.79%,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增加3769.62亿元,增幅18.05%,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进一步增强。在战略性业务费用配置中新增数字化经营指标,支持用户、场景、生态拓展和常态化数字化经营,推动实现流量与价值转化。关爱基层员工,在保持网点环境改善、置装等费用力度不减的基础上,薪点工资继续向基层和重点区域倾斜,同时加强建行集团内部工资再分配管理和督导,确保“两个不高于”执行到位。
考核办法聚焦战略推进,突出价值创造。加强“三个能力”建设和“三大战略”发展考核,强化价值创造和量价平衡。加大绿色金融、乡村振兴考核力度,优化住房租赁指标,增加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科技信贷和消费信贷等考核。“一司一策”改进子公司考核机制,对成熟期公司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定位差异化设置指标及对标目标。“一行一式”完善境外机构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总行部门经营类量化考核指标,压实经营管理责任。
坚持以成本集约化为导向,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发布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围绕市场潜力、战略投入、联动协同、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五大方面提出33条具体措施。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行招待费、宣传费、会议费、车辆费同比均有所下降。不断强化业务管理费列支均衡性管理,按季监测管控。深化集中采购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加大上收力度,采购集中度提升9个百分点,成本节约水平保持稳定。
坚持稳健审慎的资本管理策略,推进资本集约化管理。充分发挥资本的引导作用,不断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内部资本累积和外部资本补充并重,资本充足水平持续高于监管要求,处于同行业前列。积极以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全行业务发展,保持贷款、债券投资等核心业务稳定增长,促进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推动资本集约化管理,利用大数据手段挖潜资本节约空间,降低无效、低效资本占用。合理开展资本工具融资,充实资本实力。积极跟进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等监管政策出台的影响,前瞻性做好达标安排。
二、坚持业财融合,赋能新时期业务发展,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多维支持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整体经营谋篇布局。对ETC、重点金融科技项目、住房租赁、普惠金融、乡村金融五大战略性业务进行专项质效评价,就资源配置、业务策略、风险防范等提出提质增效建议。分析财政部绩效评价办法变化影响,提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导向。深入研究债转股业务会计处理核心要点和估值模型选择,为行业管理提供建议,相关成果获评中国金融会计学会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深入研究巴塞尔协议Ⅲ操作风险实施方案,构建2000多个损益类会计科目与三大业务单元的映射关系。
深度挖掘税务经济价值,服务业务发展。研究不同权益类型的税务处理机构层级。及时传达小微企业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最新要求,建立反馈机制,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准确落实,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完善业务协同与收益分成机制。加强成本分摊方法论研究,参与完成云平台科技成本计量课题,提升科技类成本分摊的科学性。根据业务特性,形成统一定价、指导定价和一对一谈判定价三种母子公司利益分成方式。
三、坚持制度规范,推进规范化管理,提升财会工作质量
构建顺应新发展理念的会计管理机制,加强重点环节会计管控。围绕“组织架构、制度体系、流程控制、系统技术、监督评价”五要素,制定印发《中国建设银行全面加强会计管理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会计专家人才库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明确会计机构职能定位,提高会计人员履职要求,明晰会计管理机制。
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建行集团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定印发进一步强化财务合规管理等制度文件,确保财务制度贯彻执行到位。规范招待费用报销事前审批单和招待清单的格式、内容、保管方式,实现全建行集团统一化、标准化、表单化。强化差旅费报销管理,规范领导干部差旅费用的使用。加强食堂规范管理,明确归口管理职责。开展重点财务费用管理联合检查,严防财务风险。加强境外机构防疫支出财会规范性和机构负责人履职待遇支出管理监督,建立问题库与跟踪台账。明确子公司财务制度建设及执行、重大财务支出事项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固定资产相关制度标准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加强营业办公用房购建管理,明确经营管理用房和技术业务用房的分类管理原则。压实监控及整改责任,实现存量闲置低效房产全部压缩整改。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新购置新能源车数量占全部车辆购置数量的50%。开展外包事项财务规范化专项管理,夯实健康发展基础。
加强建行集团估值损益统筹管理,规范估值关键环节。规范估值模型,提升公允性和准确性。加强重点子公司估值精细化管理,基于并表系统资产清单,按季监控全量资产价值波动。开展外汇衍生业务全流程穿行测试分析,着力解决海外机构汇兑损益科目配置与业务实质错配的问题。
落实建行集团全级次要求,确保财务报告和各类监管报告质量。建立完整的全建行集团各层级会计并表机构清单,确保定期财务报告并表范围的完整性和规范性。高标准完成各类监管数据报送,将子公司首次纳入建行集团会审机制,顺利完成全集团、全层级8000多张监管报表编报,被财政部授予“全国金融企业财报工作优秀中央金融先进单位”称号。
四、坚持技术驱动,强化财会系统金融科技应用,提升业务发展质效
开展智能经费系统建设,搭建全行经费全流程财务管理平台。以三全(全流程、全场景、全机构)、四化(标准化、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五提升(理念前瞻、管理精细、运营高效、风控精准、体验友好)为建设目标,拟定高阶规划方案,搭建集预算、审批、报销、核算、结算、档案、报表分析为一体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系统。分析与龙集采、非金融资产管理平台等十余个系统的交互关系,全面梳理总分行经费业务场景、管理要求和流程环节,以系统搭建为契机,推进管理要求表单化、标准化。
推进非金融资产管理平台建设,优化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现全部设备类固定资产、软件类无形资产纳入系统管理。设备类固定资产实现业务驱动账务,自动计算需求单位的合理需求数量,并实现多维度信息展示,杜绝资产闲置浪费。持续丰富完善非金融资产管理平台功能,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模型化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提升固定资产配置效率。增设“税务管理”应用,完成业务类进项报账平台开发,实现系统自动取数,增加金融商品增值税负差模拟转回测算功能。
优化财务报告系统和账务监测系统,搭建财会核心数据展示平台。降低手工填报量,提升财务报告编制境外机构数据自动化提取水平。试行建行集团内往来对账,实现总行、分行与各子公司往来精准对平和自动化抵消。建立财务问题线上问题库,实现财务问题的线上报送、传输、汇总。持续优化非现场财务疑点筛查模型,不断扩大数据广度和深度。推动数据整合,上线“建行员工-慧管理”财会核心数据展示平台一期,范围涵盖33项集团资产、负债、损益及效率核心指标。
推进估值引擎系统优化与完善,提升系统估值水平。上线SOFR、SONIA等9类币种新基准利率曲线及相应估值模型并实现海外推广,调整Libor曲线构建方法以支持存量交易估值,完成各币种无风险曲线向新基准利率的切换。提升系统估值水平,实现上市股票、公募基金等标准资产、非上市股权系统估值及入账处理,股权估值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加强估值引擎开发、测试、上线、结果监测全流程风险管控,提升异常响应速度。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部供稿 陶世凯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