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发挥财务管理“服务战略、稳定增长、配置资源、深化改革、精益管理、管控风险”作用,持续优化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大力提升财务资源配置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服务战略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坚持战略引领。贯彻落实“133”战略,完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执行评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明确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财务规划落地实施。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要求,逐户开展规划评审,指导成员单位做好财务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聚焦创新驱动。规范研发投入核算、统计,夯实科技投入基础,确保科技投入占比达标。推动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加大重大自主科技攻关项目、卡脖子技术资金支持力度,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扩大科研低息优惠贷款规模。提高财务金融科技能力,稳妥有序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拓展金融科技赋能领域,财务共享中心一期建设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三)全...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发挥财务管理“服务战略、稳定增长、配置资源、深化改革、精益管理、管控风险”作用,持续优化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大力提升财务资源配置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服务战略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坚持战略引领。贯彻落实“133”战略,完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执行评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明确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财务规划落地实施。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要求,逐户开展规划评审,指导成员单位做好财务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聚焦创新驱动。规范研发投入核算、统计,夯实科技投入基础,确保科技投入占比达标。推动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加大重大自主科技攻关项目、卡脖子技术资金支持力度,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扩大科研低息优惠贷款规模。提高财务金融科技能力,稳妥有序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拓展金融科技赋能领域,财务共享中心一期建设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三)全力推动“3个倍增”和“3个突破”。落实“十四五”开局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和“两利四率”指标全面完成。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确保汽车销量和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完成全年目标。助力“3个突破”取得实效,用好科研低息优惠贷款等,加大新能源汽车销售金融支持,指导财务公司开展进口储备专项贷款工作,新质新域领域装备交付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国际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二、稳增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经济运行监控力度。建立完善与“十四五”规划产业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监控体系,构建多维度分层次的产业运行监控模式。组织编制月度预算,将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分解至每月,按月监控进度并分析差异原因,督促企业制订实施有效整改措施。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实施重点监控和分类分析,实现经济运行偏差有效干预纠偏,持续加强经济运行干预力度。
(二)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全面预算管理评价细则》,开展预算管理全过程评价,加强预算编制、执行、考核、问责闭环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明确2021年主要经营目标、预算指标、专项预算等内容,实现预算资源配置和事项批复全覆盖。开展2022年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统筹谋划,强化预算对战略支持作用,发挥预算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战略规划目标作为预算目标主要依据。
(三)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研究修订《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突出“两利四率”考核重点,优化考核目标生成机制,差异化实施分类考核,规范考核评价流程标准,增强业绩考核精准度和有效性。完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业绩考核工作,编制《2020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加强统筹协调,在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组织确定2022年绩效目标,强化战略引领,引导成员单位主动加压进取,做好跨周期调节工作,研究确定2022年主要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目标。
三、资源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一)加强资金管理。注重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初稿),制定下发《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基本制度、专项办法、操作规范”三层次资金管理制度框架。制定资金集中管理专项提升方案,推出财务公司账户实名收款等多条举措满足合资公司业务需求,推动长安汽车关联方存款额度大幅增加。积极争取低成本资金,抓住有利时机发行低成本债券,争取银行优惠贷款。
(二)加强产融结合管理。深化产融结合机制,按月组织召开产融结合领导小组会议及金融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推动金融企业与实体企业实现金融供需有效对接。落实产融结合规划,立足以融强产、以融促产,制定《2021年产融结合实施方案》,扩大金融供给,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强化全品种全过程金融业务管理指导。
(三)加大总部资源统筹力度。修订《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费收取标准,战略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化金融资源统筹管理,优化总部与金融企业筹资渠道,加强财务公司头寸管理,统筹协调财务公司、汽车金融、保理公司资金需求,实现资金使用效率最高、资金沉淀最小、资金成本最低。强化税收管理,积极参与重大税收改革政策研究,会同资产公司开展重大事项税收筹划。制定《总部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和《总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刚性,坚持做到“无预算不支出”,总部预算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一)开展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着力“3个倍增”目标、“两圈一新”产业发展两个支撑,聚焦经营性盈利、投入产出效率两个改善,落实“稳杠杆、控成本、压‘两金’、治亏损”4项工作举措。从严制定“两金”周转率和非正常类“两金”压控目标,按月监控“两金”异常情况,落实两金压降举措。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力度,将全年治亏损目标分解至每月,逐月监控执行差异,采用优化产品结构、压减退出、深化改革等多种举措实现减亏、扭亏、治亏。
(二)推进成本管理质量提升。全面落实《成本管理质量提升指导意见》,系统总结成本管理创新做法和成效,大力推进全价值成本管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逐户企业下达2021年节创价值目标,指导跟踪节创价值完成情况。夯实成本管理基础,聚焦成本核算质量,推动变动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管理会计工具应用,集中开展成本信息系统收尾建设,基本实现成本核算自动化,成本管理能力有效提升。
(三)加强军品价格管理。制定《价格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全生命周期价格成本管理,提升价格管理能力。充实价格专家库,建立集团公司价格管理专家库,优化专家库管理机制。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全行业价格管理业务培训,助力企业加快适应新模式。
五、财务管理精益化深入推进
(一)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坚持“日点检、周例会、月汇报”工作机制,聚焦闭环管理,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基本完成财务共享中心一期建设主体任务。总部网报系统投入试运行,网报系统实现与OA、差旅、核算系统集成,在部分总部部门试运行,加快系统正式上线。标准共享系统全面上线,对全级次财务数据开展标准化治理,构建统一财务数据字典,实现财务主数据动态管控,集中核算系统和核算共享系统已在龙腾网端全面上线,实现全级次非密企业财务数据集中。谋划财务共享中心二期建设,加强“走出去、引进来”调研学习,完成财务共享中心二期建设方案初稿,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二)深化管理会计运用。研究制定《财务管理体系能力评价办法》,确定财务管理体系能力评价重点建设方案,试点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系统评价应用。深化管理会计报告决策支撑,优化管理会计报告,重点关注战略执行、经济运行、决策支持、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等方面,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决策支撑作用。持续开展管理会计项目研究,完成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国管理会计实践创新平台》出站报告,推动《基于高质量要求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课题研究,协办4期中国管理会计沙龙。
(三)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加强财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持续完善财务人才梯队和整体结构,抓好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促进财务队伍能力整体提升。加强总会计师队伍建设,加强总会计师业务履职管理,修订总会计师年度重点任务模板,分片开展工作座谈和重点任务推进,加强重大事项监督管理,完成部分企业总会计师交流轮岗,新增总会计师后备入库人员。加强财务队伍培训力度,组织举办总会计师后备培训班,推荐13人参加高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3名总会计师入选集团公司中青五期班。
六、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增强
(一)严格债务风险管控。加强资产负债率管理,制定《资产负债率三年管控方案》,严格资产负债率和带息负债的管控,持续推进高负债企业治理。加强债券风险管理,做好总部债券发行后管理,完成2021年度北京证监局债券业务自查。严格核定成员单位债券发行资格,指导金融企业完成2021年债券发行工作。加大银行账户清理力度,制定银行账户清理计划,逐户核定成员单位银行账户数量,组织扩大银企直联授权范围。
(二)加强资金风险管理。开展风险专项排查,完成成员单位资金管理自查等工作,加强持续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强化金融风险防范,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加强融资租赁业务管控,开展违规担保清理,妥善处理风险事项。
(三)深化财务合规管理。制定《财务报销合规管理指导意见》,重点规范财务报销行为,明确财务报销标准流程,清晰财务报销管理边界,提升财务报销管理合规能力。开展财务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专项工作整改力度,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金融业务质量。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供稿 杜理玢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