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银行业保险业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财务会计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主动赋能业务发展,助力提升合规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财务会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截至202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37.66万亿元,同比增长8.0%;总负债308.3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制造业贷款同比多增623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4.9%,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长41.4%;涉农贷款增长11.2%。财务公司总资产8.58万亿元,同比增长9.8%;负债总额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净利润459.46亿元,同比减少45.6%。信托业信托资产规模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0.29%;固有资产8752.96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经营收入1207.98亿元,同比下降1.63%;实现利润总额601.67亿元,同比增长3.17%。保险业总资产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6.8%;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3.23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4.49万亿元;保险赔付1.56万亿元。
一、发挥财会职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发挥预算引领作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围绕战略规划,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银行业保险业财务会计工作
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财务会计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主动赋能业务发展,助力提升合规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财务会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截至202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37.66万亿元,同比增长8.0%;总负债308.3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制造业贷款同比多增623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4.9%,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长41.4%;涉农贷款增长11.2%。财务公司总资产8.58万亿元,同比增长9.8%;负债总额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净利润459.46亿元,同比减少45.6%。信托业信托资产规模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0.29%;固有资产8752.96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经营收入1207.98亿元,同比下降1.63%;实现利润总额601.67亿元,同比增长3.17%。保险业总资产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6.8%;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3.23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4.49万亿元;保险赔付1.56万亿元。
一、发挥财会职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发挥预算引领作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围绕战略规划,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提升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积极发挥财会管理对战略转型的支持作用。加强预算过程管控,建立定期评价与通报机制,引导各层级机构主动作为、严格对标,持续发挥预算管理的引领作用。建立价值核心、兼顾过程、整体平衡的资源配置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做好保障,引导资源重点向高产出和战略性业务投入。积极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成本与效能分析体系建设,提升投产效率,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导向。
(二)加强财会监督,牢牢守住财务合规底线。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中央巡视、国家审计和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要求,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费用预算管控。部分机构组织开展财务“合规年”建设等活动,围绕费用管理等重点领域,完善制度流程,努力提升财务合规管理水平及风险防控能力。部分机构运用大数据挖掘问题线索,投产监督管理系统加强财会监督。
(三)开展税务政策研究,提升行业税务管理水平。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开展税务筹划和涉税研究,争取税收减免或补贴优惠政策。银行机构贯彻执行小微企业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保险公司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积极落地公益捐赠税前扣除、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财税政策。保险行业协会就保险业助推乡村振兴、健康养老、地震巨灾等保险业服务的税收优惠问题开展研究。
(四)推进财务数字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大力推进科技赋能、财务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建设。升级优化财务会计、预算、资金结算、增值税、智能报销等系统,通过移动互联、影像识别等技术打造智能化自动化财务平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报表编制自动化程度,加强统一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数据标准化水平,推动数据质量提升和智能化报送。
(五)推动管理会计应用,完善业财融合管理体系。部分银行机构以完善管理会计系统、丰富管理会计应用为主线,完善管理会计平台,释放数字生产力,在业务一线支撑、产品定价与研发、客户关系管理、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部分保险公司建立业财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事前展业管控、事中监控纠偏和事后回溯考核。部分财务公司把推进业财融合作为财务转型的重点和工作方向,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动会计准则实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治理。制定印发《关于开展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数据治理的架构、制度和流程等,推动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治理的长效机制。与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切实加强202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加大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力度,推动企业做好年报编制,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大会计信息质量现场检查力度,首次对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二)研究保险合同等会计准则实施问题。加强与财政部的工作协调,研究优化保险合同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组织行业开展保险合同准则实验室模拟测试,研究新准则与税收政策和审慎监管标准之间的协调关系,分析新准则对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市场结构和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调研听取上市保险机构对实施新准则的意见建议。研究解决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在会计并表、权益法核算、市场化债转股、贵金属业务会计、公允价值估值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推动金融机构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研究起草《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明确银行机构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的体制机制要求,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对实施环节提出具体监管要求,推动银行提升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审慎性和前瞻性。联合编写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案例及预期信用损失法审计指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务会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