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3641家实体经济上市公司 2020年一季报的财务分析及建议
财政部组织力量对上市公司 2020年第一季度季报进行了财务分析。截至 4月 30日,共有 38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 2020年第一季度季报,剔除 2020年新上市公司和金融类企业 179家,共将 3641家实体经济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纳入分析范围。分析显示, 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税负进一步减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市公司净利润与现金流降幅明显,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承压,建议按照中央“六保”工作部署,加大政策落地实施力度,对冲疫情不利影响.促进上市公司发展提质增效。
一、一季报反映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特征
(一)上市公司收入下滑,净利润降幅较大,上市公司 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同期下降 11%,剔除物价影响因素为下降 16%,
毛利率同比下降 9%。航空运输、百货等行业营业收入下降超过 50%。毛利减去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等项目后的净
利润减少 2634亿元,同比下降 51%,净利润率下降 45%。同营业收入和毛利相比,上市公司净利润降幅更大,说明企业降成本、压减
“三项费用”的空间较大。
(二)上市公司税负减轻,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上市公司 2020年一季度税金及附加为 17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339.4
亿元,降幅达 16%,相当于在 2019年减税成效的基础上上市公司进一步户均减税近 1000万元。税金及附加占收入比重为 2.3%,较去
年同期下降近 6%,其中集成电路、轻工制造等行业税金及附加占收入比重下降幅度在 50%以上。
(三)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趋紧,利息支出增长较快。上市公司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 334%;投资小幅放缓,投
资净现金流小幅下降 6%;对外融资大幅增加.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增加 120%。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现金流为资金净流出 1319亿元,其
中航空运输等行业平均现金存量难以满足未来 6个月正常经营活动需要。 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利息支出 1704亿元,增长 16% ;
利息支出占收入比重为 2.1%,较去年同期上升 31%。数据显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企业的渠道,需要进一步保持畅通。
(四)上市公司职工薪酬支出保持基本稳定,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健。上市公司第一季度为职工支付现金 8647亿元,同比增长
2.3%,说明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上市公司并未有明显裁员或降薪,为保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上市公司第一季度资产负债率 61%,流动比率为 1.23.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为 21.5%,均与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改善,说明当前上市公司仍然具备适当增加财务杠杆的空间。
(五)上市公司付款加快与收款放缓,供应链产业链持续承压。上市公司 2020年一季度应付账款的付款周期由 2019年的 111天缩短到 101天,同比降低 9%;应收账款的收款周期由 2019年的 47天上升到 58天,同比增加 23%;存货周转天数为 181天,同比增加 20%,比 2019年同期慢了 30天。这表明上市公司所在产业链资金状况趋紧,在产业链上“两头承压”。
二、政策建议
(一)紧盯保市场主体关键环节,保持企业合理流动性。现金流是企业正常经营的生命线,是企业持续运营的前提。建议密切
关注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企业现金状况,落实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重点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基本面好、遇有
临时资金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巩固减税降费政策成果,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密切关注供应链产业链的新变化,疏解产业链上下游困难。建议逐产业、逐行业深化分析产业链供应链的生存发展状
况,准确研判疫情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的危机与机遇,坚决防止供应链从我国剥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大
企业运用预付款等方式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现金的相关政策,增强我国产业链上下游整体竞争力。
(三)落实相关政策措施,采取多种方式保就业。建议继续加大对企业保就业的支持力度,在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缴费费
率政策的同时,鼓励企业履行在保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保持 2020年一季度企业用工并未减少的良好势头,并通过允许实行浮动工
资制等方式,支持企业积极有效应对外部市场波动冲击。

:财政部会计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