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工作
2020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以改革创新引领学院逐步走出疫情逆境.稳步增强服务财
政中心工作的能力。全年共组织培训 350期(含国际培训和研讨 10期),培训学员 5万人次(含境外学员 856人次),同比持平;学位教育在校生数达到 810人(含全日制研究生 247人、非全日制研究生 155人、中外合作学位项目学员 378人、留学生 30人),同比增长 7.6%,创历史新高;在线继续教育培训学员 60.8万人次,同比增长 6.8%。
一、加快构建高端人才培养新格局
(一)建立国家级会计人才培养新方阵。成功争取到全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培养(高端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培养(高端班)项目,形成门类齐全的国家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新方阵。基本完成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养任务,保持培养连续性。面向财政部定点扶贫的云南省永胜县、湖南省平江县财政干部举办公益培训班,组织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开展“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公益行.助力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产业扶贫效果。
(二)保持高端人才培养市场口碑。新拓展 17个地方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配合...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工作
2020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以改革创新引领学院逐步走出疫情逆境.稳步增强服务财
政中心工作的能力。全年共组织培训 350期(含国际培训和研讨 10期),培训学员 5万人次(含境外学员 856人次),同比持平;学位教育在校生数达到 810人(含全日制研究生 247人、非全日制研究生 155人、中外合作学位项目学员 378人、留学生 30人),同比增长 7.6%,创历史新高;在线继续教育培训学员 60.8万人次,同比增长 6.8%。
一、加快构建高端人才培养新格局
(一)建立国家级会计人才培养新方阵。成功争取到全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培养(高端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培养(高端班)项目,形成门类齐全的国家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新方阵。基本完成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养任务,保持培养连续性。面向财政部定点扶贫的云南省永胜县、湖南省平江县财政干部举办公益培训班,组织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开展“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公益行.助力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产业扶贫效果。
(二)保持高端人才培养市场口碑。新拓展 17个地方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配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开设新证券法、科创企业培育、政府治理和职业道德等专题班,特别是减税降费与企业发展等两期万人参加的直播培训成为全年行业人才培养亮点。拓展中央企业委托培训、银行总行层级培训及品牌公开课,高层次项目占比上升至 68.8%,首席财务官高级研修班、 CFO数字化领导力公开课等品牌项目保持旺盛活力。
(三)探索 OAO融合培训新模式。学院积极挖掘线上线下协同创新价值,全年线下转线上培训班 115个,占总量 32.9%,保持了高端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主动推出百门抗疫免费课程包、 146次在线公益讲座,服务防疫大局。财政继续教育新增 5个省市,覆盖全国 20个省市,注协和评协继续教育均覆盖全国。启动智能财务师和税务管理师中级培训项目,进一步拓展证书项目影响力。
二、丰富学位教育体系新内涵
(一)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实施“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二拓展小班化改革试点,将 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 method)、现场教学、沙盘模拟、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入研究生培养。会计专业报录比高达 573%.各专业就业率保持 100%。积极申报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参加会计专业学位点质量认证,博士后工作站顺利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综合评估。博士后工作站进站 1人.出站 1人,与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有 9人在读。
(二)拓展中外合作学位项目增量。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学位项目 MIM(数据分析方向会计硕士)招生.项目首期推出即满额招生,生源质量良好。开展在线拜访、广告推广.特别设立抗疫奖学金,首次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合作招生.推动招生逆势上扬. EMBA、EM给 cc、MIM三个项目共招生 201人,同比增长 15.5%。2020年. EMBA项目位列《金融时报》全球第 11名,再创新高。
(三)加强特殊时期留学生培养和管理。制定在院留学生防疫工作方案,实行健康日报制度,加强心理疏导、学习生活指导和后勤保障,积极宣传正能量。创新开展“云考试"云答辩"云毕业”,确保年度留学生培养计划顺利完成。深入实施 ReadingChina中国改革发展现场教学、 AlongWithChina与中国同行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参加抗疫、脱贫等主题征文活动,培养留学生的“中国情结”。
三、努力建好智库新平台
(一)主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影响研究。学院组织多学科教师协同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痛点及对宏观政策的反馈,陆续上报《疫情对财会人员影响的调查》《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的调查 X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查 X从“复工”到“复产”:快速修复供应链》等 12篇疫情应对研究报告,其中 2篇获财政部领导批示,多篇被公共媒体广泛转发,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二)常态化推进智库研究。完善智库课题申报、资助、评价和奖励机制,新立项 9项智库课题,报送 17篇《决策参考》(含疫情应对研究报告 12篇)。积极服务会计主管部门工作,配合国家会计学院董事会办公室开展《财政与会计研究》组稿工作,累计供稿 6篇。派出 7位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会计准则简明读本》撰写,牵头开发企业会计准则视频微课 5门.为宣传企业会计准则、提升准则实施效果贡献专业力量。
(三)积极布局前瞻性研究。启动编制《学院学科发展规划( 2021—2025)》,明确学科体系建设任务表和路线图。新设立 4个研究中心,修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细则》《学院专职教师考核办法》等制度,着力提升整体科研质量。教师全年发表学术论文 88篇(在国际期刊、专业权威期刊发表 8篇),获得国家级课题 1项、省部级课题 9项、横向课题 14项.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四、建立国际财经交流新模式
(一)搭建国际交流“云平台"。通过 OAO方式顺利举办第五届“亚洲评价周”、第四届会计基础设施助推“一带一路”高层研讨会、第八届管理会计论坛。为更好地支持全球抗疫.学院主动与多个国际机构联合.推出 5期全球抗疫在线知识分享,研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经济治理和企业危机应对.吸引 40多个国家的 566名代表深度参与。
(二)着力推进国际人才培养。聚焦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国经验、 PPP模式的中国经验主题举办两期中柬在线培训。“中国一中亚会计精英交流项目”第二期研讨与“一带一路”高层研讨相结合,聚焦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区域经济合作等议题,助力提升相关国家经济领域应对危机的能力。主动与联合国 rik发展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等保持密切沟通,探讨知识分享内容和形式的变革。
五、积极塑造教育管理新理念
(一)倡导“会计未来”理念。开展国际知名会计学院指标体系研究,形成《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指标体系》。积极筹建战略咨询委员会,制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章程》,借助外部专业力量优化学院内部治理体系。举办建院二十周年系列学术和宣传活动, 44场活动贯穿全年.系统宣传学院走过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以及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 “SNAI精神”。学院将“面向会计未来、探索会计未来、打造会计未来、融入会计未来”理念贯穿活动始终.积极推进会计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会计未来”理念受到会计人的积极认可。
(二)注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管理创新。建立常态化防疫 “组织网”“管控网”“信息网”,确保上传下达和联防联控指令通畅,实施校园封闭管理。改革部门和员工考核制度,获财政部充分认可。优化财务支付开票功能,探索应用财务机器人( RJA).全面提升财务服务效率。不断升级信息化建设.新建两间教学直播间,学院“应用驱动网络智能校园网升级项目”获得上海市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评选入围案例奖。
(三)守底线严控风险,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多次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部署落实工作。完善自有媒体群的信息审核发布机制,研究报送 9期《会计网络舆情》,发布 17期( SNAI网络舆情》。开展“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关键领域和高风险环节的风险管控。持续深入纠治“四风二开展“警示教育周”活动、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供稿;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