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集团)财务会计工作按照年度工作会议、计划财务工作会议精神和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助力集团公司全面完成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各项经营指标均实现年度目标,均衡生产实现 “1333”.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效果显著,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精准落实复工复产各项要求。组织梳理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单位复工复产情况及问题,下发《做好复工复产稳定生产运行工作通知》等文件,跟踪新冠肺炎疫情对集团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统筹推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制定下发指导意见并跟踪落实情况,做到“应享尽享” “应享快享二开源节流,降本增利。 2020年航空工业集团落实应对疫情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受益 31亿元,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达成 100亿元复工复产优惠贷款合作,支持 46家所属单位复工&产。参与制定航空 Llk集团对外捐赠方案.并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湖北省捐赠 5000万元。
狠抓...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集团)财务会计工作按照年度工作会议、计划财务工作会议精神和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助力集团公司全面完成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各项经营指标均实现年度目标,均衡生产实现 “1333”.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效果显著,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精准落实复工复产各项要求。组织梳理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单位复工复产情况及问题,下发《做好复工复产稳定生产运行工作通知》等文件,跟踪新冠肺炎疫情对集团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统筹推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制定下发指导意见并跟踪落实情况,做到“应享尽享” “应享快享二开源节流,降本增利。 2020年航空工业集团落实应对疫情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受益 31亿元,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达成 100亿元复工复产优惠贷款合作,支持 46家所属单位复工&产。参与制定航空 Llk集团对外捐赠方案.并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湖北省捐赠 5000万元。
狠抓民营企业清欠专项工作。统筹组织各单位做好 2019年决算民企清欠专项审计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做好近期清欠专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 2020年清欠工作做出明确部署,要求所属单位高度重视,举一反三,不断提高清欠工作质量,建立清欠工作长效机制。
扎实做好中央巡视和“两署”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坚决落实中央巡视、审计署和军委审计署审计及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要求,研究部署“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并进行现场督导,在组织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全级次单位进行自查和签订承诺书的基础上对 16家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并全行业通报检查情况,要求强化整改,巩固治理工作成效;开展“小金库”警示教育.利用计划财务年度工作会和高级财会人员培训班等再次宣传贯彻“小金库”危害和整治要求;要求各单位全面梳理制度、流程,紧盯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控制环节,新增和修订制度 102项。
二、精准施策,经营业绩考核获 A级
将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争 A保 A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领会考核新精神、对标对表考核新要求,积极谋划.动态跟踪、加强宣传贯彻。航空工业集团 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再获 A级,排名军工行业第四名,并获评国务院国资委 2019年度先进业绩考核单位,稳固了在中央企业第一梯队的位置。深入推进经营计划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计划考核的牵引作用,推动航空工业集团整体业绩提升。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年度 1号文和重点任务 KH双轮驱动目标分解管控.做细、做实、做准经营计划目标和年度重点任务。持续提升业绩考核的有效性,指导所属单位向 “一厂一指标”“一所一方案”“一公司一重点”的靶向考核、精准考核进一步迈进。以经济运行分析为抓手,从经济指标数据、军品均衡生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展等情况入手.分行业、分企业、分业务进行梳理,分季度提出经济形势的判断,
三、聚焦质效,狠抓重点指标和问题短板
(一)压实责任,全面完成“两金”压控目标。 2020年为航空工业集团“两金压控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两金压控年”工作部署,通过航空工业集团 1号文和 KPI将“两金”占营业收入比率、“两金”绝对额等指标对所属单位进行分解.保证指标引领落到实处。出台“两金”压控专项行动方案和实施细则,采取“全价值链着力、多部门协同、长效性改善”组合拳,通过发挥预算指标引领作用、强化督导检查考核等组合措施.助推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以及供应配套等能力水平提升。加强过程管控,成立五个督导检查组.选取 10家单位开展督导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举一反三、立即整改。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内部债务清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全集团范围内的集中清欠工作,促进集团内配套单位“两金”压降和经营现金流状况的改善。
(二)加强内控,持续推进科研费超垫支清理。统筹协调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建立科研项目超垫支分类清理的工作机制,持续关注并评估科研项目的超垫支风险,消除预防超垫支风险,压降超垫支规模。以压降存量、严控增量的思路.科学制定清理方案,对集团直管项目和垫支 5000万元以上的授权管理项目组织开展多轮分类清理工作。
(三)量效齐增,推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组织协调集团总部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开展 2020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开展全行业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摸清“家底二夯实航空工业集团资产;成立航空工业集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工作推进组;根据航空工业集团实际提出九项重点工作措施和六项保障措施,形成 2020年度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并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备案;将工作措施纳入 KPI管理事项,并通过季度评估等方式跟踪专项行动执行情况;统筹集团总部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并按要求上报国务院国资委。
(四)做好计划财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建立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和 5个专题编写组.研究部署规划编制工作;“开门”编规划,聚众智、汇众力.在高级财会人员培训班上组织对计划财务“十四五”重点工作进行研讨,所属单位总会计师、财务部长共 200余人参与讨论;分别在成都、西安、北京和沈阳召开专题研讨会,共计 50家单位 200余人参与研讨,听取基层单位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制定航空工业集团计划财务“十四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四、深入推进资金管理工作
继续大力推进资金集中管理,通过严格考核奖惩,开展 “应联未联”“应销未销”问题专项整改活动,并约谈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不断增强内源融资能力,缓解存贷双高.降低整体带息负债规模和财务费用支出。做好降杠杆减负债工作,严控推高资产负债率的投资项目,清理低效无效资产,减少“两金”占用,提高利润积累能力,实施资产负债率和带息负债规模双重管控,完成国务院国资
委下达的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专项工作目标。组织财务公司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资质备案
工作,为全国首批申请试点的 5家企业集团之一。多渠道筹集低成本资金,保障航空工业集团总部资金需求。
五、业财融合,持续加强项目经济性管理
研究部署科研任务经费匹配性管理工作,制定并下发多项管理办法和工作通知,推进任务经费同步下达、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和试点工作包核算,初步建立科研项目按工作包核算体系,着力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完善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有效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地。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控,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2020年.航空工业集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预算执行的影响,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显著改善,年度预算执行率为历史最好水平。
六、积极争取财税支持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部分项目原定预算不断被压减的背景下,积极组织航空工业集团财税政策申请工作。统筹协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本金申请。组织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经费测算等专项工作,实现 2020年人员经费不减、重大工程拨款不减。有效开展中美贸易摩擦有关税收政策申请和落实工作,“已享受进口免税政策的航空军品和民机配套产品免于加征关税”等政策建议被财政部采纳。
七、持续加强基础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组织召开行业年度财务决算布置会、听取单位总会计师决算工作汇报,狠抓决算会审、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航空工业集团 2019年财务决算管理水平位居央企前十、军工第一,受到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通报表扬。统筹推进财务管理 AOS体系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基础先行、集中开发、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完成统一财务语言、规范财务职能与流程、标准化财务核算规则的制定,为构建统一规范、上下衔接、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实现全行业财务信息贯通和管控落地奠定基础。加强总会计师业务述职管理,提升团队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总会计师、财务部长等高级财务人员培训和计划财务业务骨干等培训,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专业教育培训,持续推进领军型财务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教育,切实加强计划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供稿李耀玛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