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0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9年,面对国际油价震荡波动、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化工产品价格震荡下行、成品油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集团)财务系统强化价值引领,深入挖潜增效,防控重大经营风险,推进财务转型试点,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石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0034.2亿元、增长2.3%,实现利润1008.7亿元、增长4.2%,实现净利润791亿元、增长9.3%,实现利税3894.7亿元,经济增加值(EVA)395亿元、增长21.6%,净资产收益率7.2%、提升0.5个百分点。
一、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公司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
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盯全年目标不放松,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控,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积极发挥财务职能作用,优化全产业链效益,圆满完成石化集团年度效益目标。一是财务绩效持续改善。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统领,完善3个月滚动预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预算管理成为发现问题、挖掘潜力、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分片区督导重点亏损企业扭亏脱困,抓两头、带中间,落实各项保效益措施。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9年,面对国际油价震荡波动、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化工产品价格震荡下行、成品油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集团)财务系统强化价值引领,深入挖潜增效,防控重大经营风险,推进财务转型试点,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石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0034.2亿元、增长2.3%,实现利润1008.7亿元、增长4.2%,实现净利润791亿元、增长9.3%,实现利税3894.7亿元,经济增加值(EVA)395亿元、增长21.6%,净资产收益率7.2%、提升0.5个百分点。
一、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公司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
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盯全年目标不放松,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控,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积极发挥财务职能作用,优化全产业链效益,圆满完成石化集团年度效益目标。一是财务绩效持续改善。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统领,完善3个月滚动预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预算管理成为发现问题、挖掘潜力、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分片区督导重点亏损企业扭亏脱困,抓两头、带中间,落实各项保效益措施。二是成本费用管控不断深化。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低成本策略,强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考核,突出单位现金操作成本压降和完全成本管控,搭建成本对标平台,努力降本减费、挖潜增效,推动成本管理工作走深走实。2019年各板块成本费用总体控制在预算目标之内,全年挖潜增效115.6亿元,超年度目标27.6亿元。三是资产土地盘活创效持续向好。强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深入排查低效无效负效资产,制定盘活创效计划,加大引导支持力度,推动措施落实。2019年石化集团高效资产15717亿元、占比81.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4.9%、净资产收益率7.2%。强化土地经营意识,积极筹划土地盘活处置方案,稳步推进土地经营创效。全年盘活处置土地94项,涉及土地174宗4162亩,取得盘活处置收入10亿元。
二、强化高效运作,推动公司资金管理迈上新台阶
坚持“现金为王”理念,发挥资金集中管理优势,强化集团层面统筹和企业层面管控,确保资金高效平稳运行。现金流管理更加科学。不断完善资金预算指标体系,定期召开资金平衡会,狠抓资金统筹优化,强化月度资金预算管控,预算执行准确率提升到90%以上。资金管控更加扎实。狠抓资金集中管理,加大境内外资金归集力度,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全年公司资金集中度达到9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扎实开展应收账款和存货清理专项行动,年末“两金”占用2851亿元,比年度管控目标低249亿元。狠抓投资资金管控,重点管控资产负债率超过65%的企业,杜绝过度投资。降杠杆减负债取得新突破。紧盯重点单位,加强动态跟踪,强化统筹管理,多措并举降低杠杆率。组织重点企业制定扭亏脱困专项方案,在落实筹融资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债务重组。对因解决分离移交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部分油田存续企业,在推动扭亏脱困的基础上,稳妥解决企业资金压力过大的实际困难。石化集团年末付息债务余额3857亿元、比年初降低590亿元,资产负债率49.42%,比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高质量完成民企清欠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压实责任、及时督导。召开民企清欠工作视频会,全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实,采取自查、排查、检查等方式,反复核实拖欠民企账款,做到底数清、金额准、情况明。加强重点企业帮扶,加快内部结算,协调专项贷款,优先保障民企清欠、支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推动建立防拖欠与应付款项管理长效机制。按月通报清欠进展情况,约谈清偿进度慢的企业主要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促进责任落实到位,严防新增拖欠,圆满完成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专项清欠工作目标。
三、强化风险防控,推动公司财务状况迈上新台阶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挥多渠道融资优势,着力防范化解各种经营风险,到期债务实现平稳接续,融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一是债务风险不断化解。严控付息债务增量,通过内部委存、委贷等方式融资超300亿元,通过资金平台月均提供短期贷款超1200亿元,通过银行贷款、境外债券等方式累计偿还和接续到期长期债务超1000亿元,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分两次发行美元债券40亿美元,平均债务期限12年,综合融资成本2.95%。全年综合融资成本率3.44%。二是资金风险管控持续加强。开展银行账户、对外担保、金融衍生品等业务风险排查,完善金融衍生品业务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强化保证金限额管理和风险提示机制,资金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三是利率汇率风险应对得当。加强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跟踪研判,定期发布资金风险提示。坚持零敞口策略,全面梳理外汇风险敞口,持续降低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持续跟踪中东、中亚、南美、非洲等资源国金融风险,规避利率汇率波动风险。四是税务风险整体受控。强化境内外区域财税协调小组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合作,组织税务风险排查和自查,落实重大税务事项报告制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合力化解涉税风险,全年税务风险整体受控。
四、强化扭亏脱困,推动公司瘦身健体迈上新台阶
坚决落实石化集团党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政策配套、措施到位、综合治理,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攻坚工作。一是法人户数压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立法人压减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周跟踪、月通报、年考核,持续推进压减工作,全年压减法人111家,超年度奋斗目标17家。3年累计压减法人362家,超过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任务1.17个百分点,减少管理费用24.42亿元,收回资金12.61亿元。二是亏损子企业治理圆满完成年度目标。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定期召开季度专题分析会,以小额亏损、由盈转亏等企业为治理重点,分类确定治理目标和治理路径,小额亏损现象基本消除,由盈转亏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加强对重点困难企业帮扶督导,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相结合,促进管理提升、本质扭亏。2019年,石化集团共有82家企业扭亏或注销,全口径亏损面降至
10.7%,比管控目标低2.3个百分点,圆满完成石化集团党组确定的降至13%以下的年度治理目标任务。三是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支持工作有序推进。积极与国家部委协调沟通,争取“四供一业”移交地方的税收政策支持,做好财政资金争取、财务政策制定、专项审计协调。全年审核批复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土地处置61项,涉及3984宗37万亩,土地移交工作加快推进。四是争取财政税收价格优惠政策取得积极进展。密切跟踪、积极沟通、全力争取,为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争取到“四供一业”移交、企业办社会税前扣除、资源税减免、致密气财政补贴及低硫船用燃料油出口退税等多项财税政策。配合国家成品油价格机制调整完善工作,努力缓解炼油板块的经营压力。2019年,申请“四供一业”分离移交补助资金42.57亿元、特困企业补助资金1.49亿元、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14.07亿元、转制科研机构经费1.99亿元,落实油(气)田企业生产自用成品油消费税先征后返资金3.78亿元。
五、强化资本运作,推动公司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
落实石化集团党组推进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控股上市公司监管,实施内部资源重组整合,推动股权流转处置,圆满完成资本运作各项目标任务。混合所有制改革蹄疾步稳。完成销售公司股份制改造,销售公司列为国家第四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制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为转换体制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制定资产业务重组、引资混改和上市的分步实施方案,推进新星公司新能源板块混改试点,重组后的合资公司挂牌成立,地热业务板块重组顺利完成,混改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控股上市公司监管不断增强。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股东合理持股要求,形成石化集团所属控股上市公司合理持股比例具体方案。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有关要求。跟踪分析资本市场动态,掌握控股上市公司动向,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内部资源重组整合取得重要进展。推进存续业务改革调整,管道储运公司4家子公司资产重组注入股份公司,武汉石化部分存续业务注入中韩乙烯合资公司,推进巴陵石化资产业务一体化重组。股权流转处置扎实推进。全面梳理股权投资项目,细化完善清退处置方案,规范履行股权挂牌转让、协议转让、无偿划转及增资扩股手续。股权投资风险排查成效明显。全面排查境内外股权投资项目风险隐患,分类管理、压实责任,其中84项由总部挂牌督导、606项由各板块督导整改。采取提升管理、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理顺管理关系、清退处置股权等多种手段,圆满完成76项年度整改任务。落实国家管网运营机制改革重组。配合国家管网公司组建,推进油气管网资产摸底、债务置换、分红政策研究等各项工作,提前启动现场审计评估,研究国家管输价格政策,减少体制改革对公司效益的影响。
六、强化财务转型,推动财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领先企业战略部署,聚焦价值引领,深化业财融合,推动财务转型,加强共享服务建设,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财务转型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12家企业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在财务管控模式转型、职能转型、人员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转型方向和转型路径,达成了思想共识,积累了典型经验,为全面开展财务转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结合现场调研、专题督导等工作,研究制定了财务转型指导意见。财务共享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完成新设3家单位和47家销售企业并表单位财务共享上线,境内实施财务共享企业累计达到216家。研究制定海外共享整体规划方案。推广应用“享当当”流程自动化机器人73个,持续优化30多项业务流程,智能图像识别率提高到96%以上,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等管理体系认证,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坚持统筹兼顾、一体化建设原则,全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详细设计,报表一体化项目在直属企业全面上线,资金集中管控与运行分析系统成功试点上线,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在直属企业全面推广应用。
七、强化管理提升,推动财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落实石化集团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人才强企的方略,着力提升党建质量,加强能力建设,筑牢纪律底线,财务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人才强企工程财务试点深入开展。贯彻落实人才强企工程要求,全面盘点财务队伍,摸清了队伍现状,明确了培养方向,形成了财务人才盘点报告和队伍建设规划,结合财务转型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题培训。强化总会计师履职管理,组织2次企业总会计师述职会,32名总会计师参加现场述职,实现了总会计师3年现场述职全覆盖。举办2期总会计师培训班,紧扣战略管理、价值引领、财务转型、风险管控,提升总会计师能力素质。举办3期财务骨干培训班,聚焦业财融合,推广经营财务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进一步开拓了财务管理视野,丰富了业财融合举措,提升了价值管理能力。实施专项行动提升财务队伍素质。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行动,通过组织发动、集中整治、巩固提高,落实石化集团党组巡视和74家企业自查发现的七大类266项问题,进一步夯实财务基础管理,提升政策把握能力和制度执行力,在立道德高线、划纪律红线、守法律底线中坚定职业操守,切实提高了财务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供稿刘国红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