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当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受托人,任期从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基金会是独立的非营利组织,其宗旨是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统一、高质量、可比、易于理解的会计准则。基金会采用三层式治理架构:监督委员会是基金会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任命受托人、理事会主席和监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等;受托人负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及其应用的战略决策和筹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专职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解释公告。受托人由全球财务会计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兼任,共22人。朱光耀当选受托人,有利于我国从会计领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我国在制定国际会计规则中的话语权,更好地发挥会计准则服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维护我国利益。
我国已全面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各层面工作,在基金会监督委员会、受托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三层治理结构中均拥有席位,从政策和治理层面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同时,充分发挥在基金会的咨询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论坛等相关咨询机构中席位的作用,并遴选国内会计专家参加具体准则咨询工作组。从技术层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定期磋商、邀请其来中国进行实地调研、举办技术圆桌会议等形式,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技术讨论;通过组织企业模拟测试、举办技术研讨等形式广泛听取中国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充分调研和研究后形成意见向理事会反馈,切实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此外,我国还充分利用会计多边、双边交流合作机制增进沟通、协调立场。2011年,财政部协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筹建成立了新兴经济体工作组(EEG),重点研究探讨新兴经济体特有的、亟待解决的会计问题,新兴经济体工作组联络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会计司,我国全面主导了新兴经济体工作组日常运营,促进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进一步扩大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2009年,我国倡议成立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并自2017年11月起担任主席国,积极与亚大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反馈意见。财政部还与美国、欧盟、法国、日本和韩国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建立了双边、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交换意见、协调立场,共同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贡献力量。
(财政部会计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