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福记的失败可以看出,融资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融资风险的防范具体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
(一)企业融资内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确定适当的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实现资金供求的均衡。从我国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大体上应保持在l:1的水平比较适宜。对于具体企业而言,适当的偏离也是合理的。企业可以依据其现有可用资金和预期对资金的需求,结合企业经营周期和发展阶段、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融资的难易程度等来确定适度的融资规模,而且在时间上也要尽可能与资金需求时间相吻合。为此,企业应及时了解现有资金的动态变化,及时获取资金供求信息,并做好各个时期的资金预测与调配工作,为确保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此外,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情况、债务偿付能力、目前的资本结构以及融资环境的变化等各方面因素来综合确定负债经营的融资结构,不能盲目地与其他企业攀比。
2.选择恰当的融资时机和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贷期末一次性偿付全部本息、每年付利息一次性偿付本金、每年偿付一定比例的本金以及当年的利息、贷款期间均匀地偿付本...
从福记的失败可以看出,融资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融资风险的防范具体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
(一)企业融资内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确定适当的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实现资金供求的均衡。从我国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大体上应保持在l:1的水平比较适宜。对于具体企业而言,适当的偏离也是合理的。企业可以依据其现有可用资金和预期对资金的需求,结合企业经营周期和发展阶段、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融资的难易程度等来确定适度的融资规模,而且在时间上也要尽可能与资金需求时间相吻合。为此,企业应及时了解现有资金的动态变化,及时获取资金供求信息,并做好各个时期的资金预测与调配工作,为确保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此外,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情况、债务偿付能力、目前的资本结构以及融资环境的变化等各方面因素来综合确定负债经营的融资结构,不能盲目地与其他企业攀比。
2.选择恰当的融资时机和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贷期末一次性偿付全部本息、每年付利息一次性偿付本金、每年偿付一定比例的本金以及当年的利息、贷款期间均匀地偿付本金与利息等还款方式中合理选择,降低融资成本,避免因融资不当造成的财务风险。
3.提高融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一是提高企业资产整体的流动性,加快资产周转速度。一方面,企业要合理调度内部的停滞资金、存量资金以及各种应收款项等,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减少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实现资金整体上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做好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加速资产周转速度,减少资产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滞留时间。二是科学选择资金投向,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能。企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以及成本效益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衡量标准,通过综合权衡后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向,从而实现单位资金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对资金运动的有效控制和调配。各级财务管理部门要明确不同级别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杜绝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和死角,做到资金管理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财务人员来负责,从而有利于财务总监在总体上控制和调配资金,实现单位资金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融资外部环境的完善。
1.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改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体制,强化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全面推行职业审计界的职业道德建设,严把上市公司信息的“上市”关;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使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乃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
2.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定期相互轮审制度。在建立我国信用体系中,政府应从法制上加大对中介违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社会舆论监督,建立中介机构的信用记录档案,定期公布,从而保证中介机构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同时,可以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定期相互轮审制度,由证券交易所审计部门不定期抽查,并建立信用记录档案,定期公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中介机构的公正性,预防融资风险。
(《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