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11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全年学院共举办培训班274期,25375人次,承办会议72期,8835人次。
一、深化市场开拓,持续优化培训结构层次
(一)品牌外延,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在创新中求发展。承办行政类第二期、第三期集中培训,学术类第一期西部交流活动,学术类第三期集中培训,大赛班集中培训和学术类第四期选拔考试面试,协助承办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学术类第二期移动课堂、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第六次联合集中培训等工作。学院与福建省财政厅、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启动福建省管理型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完成笔试和面试工作。该项目是对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上的纵向延伸,是学院会计领军培训项目的一大突破。
(二)面向大客户,大力拓展长期性和专题性高端培训班。2011年,学院继续拓展高端业务,进一步优化培训结构层次。全年共举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培训班3期,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下属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财务骨干856人参加培训;举办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高级财务管理研修班,历时6个月,是建院以来举办的最长脱...
2011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全年学院共举办培训班274期,25375人次,承办会议72期,8835人次。
一、深化市场开拓,持续优化培训结构层次
(一)品牌外延,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在创新中求发展。承办行政类第二期、第三期集中培训,学术类第一期西部交流活动,学术类第三期集中培训,大赛班集中培训和学术类第四期选拔考试面试,协助承办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学术类第二期移动课堂、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第六次联合集中培训等工作。学院与福建省财政厅、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启动福建省管理型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完成笔试和面试工作。该项目是对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上的纵向延伸,是学院会计领军培训项目的一大突破。
(二)面向大客户,大力拓展长期性和专题性高端培训班。2011年,学院继续拓展高端业务,进一步优化培训结构层次。全年共举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培训班3期,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下属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财务骨干856人参加培训;举办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高级财务管理研修班,历时6个月,是建院以来举办的最长脱产培训班,51人参加培训;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专题培训班3期,分别为金融与金融衍生产品专题、绩效评价专题和预算与内控专题培训,400家上市公司600名财务总监参加;举办中投公司2011年董事培训班,针对20名厅局级银行董事的国际会计准则和财务分析专题知识进行培训。
(三)辐射带动,人大代表培训取得新突破。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继续在本院举办全国人大代表培训班。在全国人大代表培训班的持续影响和带动下,河南、贵州、宁夏等省区的人大代表或机关工作人员来院参训,中西部培训市场得到开拓。此外,继续与福建省、厦门市人大保持密切合作,承办新一届厦门市人大代表培训班。
(四)深化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月,学院与遵义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首次与设区市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专项课题调研、组织优秀教师到遵义市举办学术报告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8月,学院与海南省财政厅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财政干部培训方面已成功合作,将在合作办学、专业硕士培养和财政干部培训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二、扎实有序推进研究生学位教育
(一)成立专门机构,建立规章制度。2011年3月,学院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工作。经财政部批准,学院设立研究生处,负责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培养、管理等工作,这也标志着学院研究生学位教育工作的全面启动。学院根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包括研究生管理规定、学位管理、招生管理、学籍与培养管理、学生管理、研究生指导老师遴选与管理、就业指导在内的一系列研究生学位教育制度。
(二)加强学习交流,开展招生前期准备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边学习、边摸索、边工作”的方针,加强学习与交流,迅速提高研究生学位教育工作水平。2011年,学院相继参加国家会计学院学位教育研讨会、第三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以及福建省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有关会议。此外,还邀请福建省高招办和厦门大学招生办相关人员来院指导工作,并到厦门大学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三)突出优势和特色,扩大招生宣传。针对MPAcc招生竞争激烈、学院MPAcc教育起步较晚以及福建高校较少等特点,学院通过网站、报纸、高校、参训学员开展多渠道、立体式和全方位的招生宣传工作。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学院注重突出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和资源,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
(四)注重能力培养,初步完成课程体系设计。根据MPAcc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注重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拓展国际视野,初步开发以实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模块,主要由政治、法律与经济、商务沟通与激励等构成;二是专业方向模块,主要由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价值管理与投融资决策、兼并与收购、高级税收筹划、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与投资组合管理等构成。
三、加强学术交流,提升课程开发和科研工作
(一)稳步推进课程开发。2011年,学院教师密切跟踪理论与实务前沿,围绕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与新业务拓展、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势分析、财政与税制改革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和案例开发。全年,学院教师在各类培训班投入使用74门课程,新开发课程22门。
(二)科研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学院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其中:在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他刊物论文16篇。邓力平教授申报并主持的课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研究》在中国财政学会组织的中国财政学会2011年度课题招标活动中中标。黄世忠教授主持的横向课题《后危机时代会计准则改革对中国银行直接投资业务的影响分析》获香港中银投资公司资助。黄世忠教授撰写的系列论文《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邓建平副教授撰写的论文《政治关联能改善民营企业的绩效吗?》分别获得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邓力平教授撰写《税收发展与税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四位一体的分析》2部学术专著。
(三)对外学术交流广泛开展。2011年,学院接待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日本甲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澳门注册核数师公会的学术访问,并组织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与后续教育团、财会教育考察团和财税经济管理继续教育考察团,赴英国、捷克、匈牙利和波兰进行学术访问。学院教师积极参加第三届海峡论坛之两岸会计论坛、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国家会计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与MPAcc教育发展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
(四)发挥学科优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学院教师在人大、政协、国际国内组织机构和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这对于扩大学院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邓力平教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多次提交富有建设性的议案,积极为海西建设和厦门发展建言献策。2011年,黄世忠教授当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第三届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黄世忠教授兼任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和民建厦门市委主委,并当选福建省政协委员;陈艳萍副教授作为代表参加厦门市第十一届党代会;曹艳杰副教授当选为厦门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并担任人大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委员。
四、创新思路,强化学院内部管理与硬件建设
(一)高度重视,顺利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党组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学院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顺利完成动员学习、开展收受礼金重点整治、排查风险点和制定防控措施4个阶段的任务,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21个,其中,重点权力事项廉政风险点8个,并制定83条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强的防范措施。学院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和违规收受礼金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学院部门岗位职责体系,构建一套公开透明、有效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二)优化流程,探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法。2011年,学院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办公室开展档案室建设和档案整理工作,具体承办本部门档案材料的收集、立卷和向综合档案室移交等工作,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档案管理办法》、《立卷部门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等10个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教务处根据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的反馈信息,对工作流程进行再次修订,并充分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支持后台统计工作,提升数据统计的时效性与完整性,完善业务流程的量化统计工作。后勤管理处针对后勤保障工作相对繁杂,现场性强的工作特点,继续强化“走动式”管理,要求相关人员深入餐厅、厨房、客房、机房、仓库、绿化及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检查,了解物业公司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各类设施设备运转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攻坚克难,硬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学院启动南岸旧房及教学设施改造项目,项目定位为研究生学位教育配套设施。做好立项前置工作、完成地质勘察与方案设计工作、立项工作、确定了项目代建单位,并全面完成了南岸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启动研究生临时餐厅建设项目。参与设计并完成4间学员公寓样板间改造工作。
五、推进文明创建和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全民参与,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申报2011年度厦门市直机关文明单位,并在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注重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地方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履行社会责任,踊跃参与公益活动。继续开展助孤助困、结对帮扶活动,坚持每月走访一次,共开展21次走访慰问活动,捐款捐物25000元。积极响应厦门市直机关党工委向见义勇为莆田三兄弟捐款的倡议。与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合作,资助青海省财政厅对其系统的40名业务骨干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三是丰富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供稿 王丽娜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