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11年,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实创新,努力探索行业良好发展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促进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北京注协所属会计师事务所584家,注册会计师14089人,事务所数量比上年增长3.54%,注册会计师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事务所业务收入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事务所数量达到19家。在中注协公布的52家证券资格事务所中,北京地区有26家。
一、加强行业发展研究规划,引导科学发展
一是制定行业“十二五”规划。制发《北京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6项基本原则和6大发展目标,并提出9项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二是发布2010年行业发展报告。为科学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协会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完成《2010年北京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报告》,并向社会发布。
二、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
规范行业管理及协会内部制度建设,着力加强行业党建制度建设,创新行业管理制度,健全秘书处内部制度,形成严谨有序的制度环境。加大对事务所制度建设的督促和指导,要求事务所积极加强制度建设,并严格制...
2011年,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实创新,努力探索行业良好发展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促进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北京注协所属会计师事务所584家,注册会计师14089人,事务所数量比上年增长3.54%,注册会计师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事务所业务收入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事务所数量达到19家。在中注协公布的52家证券资格事务所中,北京地区有26家。
一、加强行业发展研究规划,引导科学发展
一是制定行业“十二五”规划。制发《北京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6项基本原则和6大发展目标,并提出9项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二是发布2010年行业发展报告。为科学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协会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完成《2010年北京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报告》,并向社会发布。
二、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
规范行业管理及协会内部制度建设,着力加强行业党建制度建设,创新行业管理制度,健全秘书处内部制度,形成严谨有序的制度环境。加大对事务所制度建设的督促和指导,要求事务所积极加强制度建设,并严格制度执行。580家事务所全部完成制度建设进展情况上报工作,累计制定、修订和完善制度5300项。对制度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材料,及时通过媒体、网站、会刊等方式给予宣传报道。
三、推进人才培养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拓展高端人才培养途径。启动专家型管理人才项目,选拔30名行业优秀人才参加第一期专家型管理人才培训班。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举办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管理人才研修班。成立北京首家澳洲注册会计师课程培训中心,推进澳洲会计师公会精英项目,开创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新模式。
(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截至2011年12月底,注册会计师执业和非执业会员参加继续教育累计达11545人。开展2期会计学院新准则培训及1期新准则远程(主会场)培训,共有400人参加并完成培训学时。支持50家具有内部培训资格的事务所积极开展内部培训。与首都经贸大学合作,开设第九期在职研究生研修班。
(三)注重后备人才供给和培养。开展CPA考前辅导,2011年CPA专业阶段网络辅导班和面授班累计培训11528人次,综合阶段考前辅导班累计培训1000人。召开行业后备人才供需与培养座谈会;走进高校举办注册会计师职业生涯专题讲座,举办毕业生入职(实习)培训班。为事务所刊登人才招聘信息,组织3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为15家院校200名学生安排实习就业。
(四)做好其他人才服务。配合财政部、中注协,做好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和十大岗位能手评选工作。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和代理服务工作,截至12月底,人才中心累计集体存档立户405户,累计人事档案存档总数6317份。
四、推进事务所转制,促进规模结构调整
(一)推动大型事务所做强做大。协会多次召开会长会、内部治理委员会和H股审计资格事务所负责人座谈会等会议,促进大型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改制的顺利进行,深化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
(二)引导中小事务所有序发展。两次召开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座谈会,在协会网站设置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展信息平台,增加中小事务所合作渠道。协会积极加强同香港会计师公会的合作,京港中小事务所联盟进入实质运作阶段,拓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领域,为北京地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向国际化发展提供平台。
五、加大对外沟通协调力度,开拓新业务领域
为保障北京市15000家代表机构年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北京注协组织专家制定代表机构审计报告格式(参考)。该参考格式规范了注册会计师执行代表机构费用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满足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审核需要,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强与其他行业协会的沟通,利用行业专业技能为其他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经与国家体育总会接洽,获得体育总会下属78个协会的专项审计业务。
六、开展国际交流,助推行业国际化发展
(一)成功承办第三届服务贸易大会会计评估分会。通过展示、交易洽谈和论坛等活动,共吸引国际组织、各执业机构人士、专家学者等3000人参观交流。大会期间签署《澳洲会计师公会与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战略合作协议》、《京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联盟合作意向书》等协议,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的合作,建立京港两地中小事务所联盟。与澳洲会计师公会签署培训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澳洲CPA资格考试辅导培训,举办准则趋同赴澳培训班。参加第十八届亚太会计师联合会大会和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接待尼克夏国际和JPA国际等国际网络来访,推动事务所加入国际网络,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
七、以执业质量检查为核心,完善行业自律监管体系
(一)精心开展执业质量检查。本年度共完成对30家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检查前,注重完善相关检查制度,加强检查队伍建设。检查中,检查人员查找事务所在质量控制设计和执行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切实帮助事务所完善内部控制。检查后,召开检查人员总结会和被查事务所检查工作总结会,通报检查工作情况,并着重就质量控制和业务执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培训,向3家事务所发出整改通知书。
(二)扎实开展财务检查、业务档案管理巡查、防伪标识发放和业务报备等工作。对1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检查,对24家事务所开展业务档案管理巡查并进行评比。完成2010年度会计师事务所防伪标识使用情况年度报备工作,认真做好2011年度防伪标识发放工作。严格合伙人(股东)从事审计业务情况审核工作。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共受理341名注册会计师合伙人(股东)从事审计业务情况申请材料。
八、完成注册会计师年检工作
年检沿用年检贴标的方式,分事务所自查、年检材料集中上报及审核公告、重点抽查3个阶段有序进行。参加年检的会计师事务所551家,3家事务所未按要求上报年检材料,1家事务所撤销。应参加年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13865人,13726人通过年检,442名非执业会员完成网上年检。
九、缜密组织,顺利开展考试考务工作
完善与扩展网上报名系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报刊和信息台等媒体加强宣传,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提供周到的咨询服务等措施,确保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现场资格确认和考场组织工作圆满完成。2011年度专业阶段报名人数为60396人,比上年增加7087人,报考总科次为164025科次,比上年增加19521科次;综合阶段报名人数1061人,比上年增加1001人。专业阶段6科合计合格人数为15435人科,合格率为27.92%,1349人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624人取得综合阶段合格证。
十、加强党团工会组织建设,服务行业发展
一是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取得新发展。基层党组织达到119家,党员人数4311名。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发展党员57名,双培工程取得成效。加强行业党建制度建设,建立和修改完善9项制度,并向各基层党组织印发党建工作制度汇编。二是建设“四个青年”团组织。扩大组织覆盖面,团组织数量达到56家,团员青年数量2634名。三是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基层工会组织,截至2011年12月底,行业工会所属基层工会组织136家,会员6332名。召开行业工会委员会例会,举办基层工会负责人培训班;成立北京注协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困难职工慰问活动;成立摄影俱乐部,举办未婚会员联谊会,尽力为会员谋福利。
十一、强化协会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完善协会治理机制,多次召开会长会、理事会和专门委员会等会议,发挥理事会、委员会在发展战略、自律惩戒、专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和决策作用。完善秘书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等8个方面的制度。加强员工内部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水平。加强文化建设。组织文体活动,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工作积极性。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供稿)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