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11年,交通银行财务会计工作以“倍增计划”和“二次改革”精神为统领,积极实施管理创新,认真落实目标要求,持续深化全额资金法预算管理模式,坚持强化绩效考核体系改革,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以管理会计推动精细化管理,以数据信息支撑业务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完善集团预算编制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经营目标有效达成
(一)科学编制集团预算目标,充分发挥全额资金管理对业绩提升的作用,支持集团经营目标达成。按照积极、科学、合理的要求,协调安排全行业务、财务综合预算编制,圆满完成境内外分行、各子公司、总行本部等经营单位各项预算的审核和下达工作。调整并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办法,继续深化并完善全额资金法预算管理,及时评估资金转移定价(FTP)调整对预算执行的影响程度,实时监控各项预算指标的变化调整情况,适时调整业务及财务计划。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办法,促进海外行、子公司、金融服务中心预算精细化管理。
(二)动态开展盈利预测,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密切跟踪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科学预判经营形势,实时监控、跟踪息差走势和业务增长情况,滚动预测集团盈利水平,准确跟踪和...
2011年,交通银行财务会计工作以“倍增计划”和“二次改革”精神为统领,积极实施管理创新,认真落实目标要求,持续深化全额资金法预算管理模式,坚持强化绩效考核体系改革,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以管理会计推动精细化管理,以数据信息支撑业务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完善集团预算编制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经营目标有效达成
(一)科学编制集团预算目标,充分发挥全额资金管理对业绩提升的作用,支持集团经营目标达成。按照积极、科学、合理的要求,协调安排全行业务、财务综合预算编制,圆满完成境内外分行、各子公司、总行本部等经营单位各项预算的审核和下达工作。调整并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办法,继续深化并完善全额资金法预算管理,及时评估资金转移定价(FTP)调整对预算执行的影响程度,实时监控各项预算指标的变化调整情况,适时调整业务及财务计划。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办法,促进海外行、子公司、金融服务中心预算精细化管理。
(二)动态开展盈利预测,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密切跟踪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科学预判经营形势,实时监控、跟踪息差走势和业务增长情况,滚动预测集团盈利水平,准确跟踪和把握盈利走势,及时提出经营和管理措施建议。制定《交通银行盈利预测管理暂行办法》,将盈利预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三)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推动“倍增计划”实现。根据全行战略转型需要,适时调整费用配置模式和配置重点,着力解决分行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压力。按照《交通银行新设分(支)行预算管理办法》、《交通银行车辆配备及购置管理暂行办法》、《新设离行式自助银行费用配置及管理办法》等资源配置办法,安排和落实各项财务资源的配置工作,进一步促进各项业务的经营拓展。
二、加强绩效考核管理,优化激励约束机制
(一)进一步完善集团考核体系,激发分支机构经营活力。围绕“两化一行”的战略目标和各经营单位实际情况,牵头制定绩效奖金分配办法以及针对境内分行、境外分行、子公司等各个经营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为科学评价境内分行综合竞争能力,有效促进全行跑赢大市,争先进位,不断完善省直分行综合竞争力排名体系作为境内分行绩效考核办法的有机补充,并制定单项表彰激励办法,激发和调动分行经营活力。
(二)建立和完善交叉销售和业务联动利益分配机制,支持发挥集团协同效应。制定《交通银行业务联动利益分配管理办法》,规范联动业务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跨境跨业业务联动,提升集团协同效应。通过加强激励约束,强化境内外分行和子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意识,构建集团协同化发展之路。
(三)推动分行绩效考核系统建设,激发基层经营单位和员工活力。推进绩效考核系统的上线推广工作,2011年上线13家分行,基本能够支持对公和对私客户经理,以及网点的绩效考核。系统实现考核方案实时查询、考核方案自主配置管理、业绩分成、业绩调整功能、考核报表报告个性化定制等功能。通过系统准确计算业绩,为分行运用职位等级、薪酬管理等方面提供较好的工具支撑。
三、加强资本管理,圆满完成次级债发行和财政部国债承销工作
(一)圆满完成次级债发行工作。认真做好申报准备、积极协调监管审批,260亿元次级债圆满发行,最终发行利率低于预计发行利率,有效节约利息支出。
(二)圆满完成财政部人民币国债承销工作。承担全部200亿的财务代理以及机构部分的独家发行及交存代理、零售部分的联席牵头行及簿记行,圆满完成各项角色工作。
(三)研究资本补充方案,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应对监管政策变化对资本产生的压力,研究并提出2012年实施A+H股非公开发行融资的方案,同时抓紧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资本补充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
四、深入剖析全行经营业绩,有效提供决策信息支撑
(一)密切关注关键指标变动情况,及时为经营管理出谋划策。为支持“倍增计划”和“二次改革”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发布《关于有效提升关键经营指标水平的意见》。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协同各部门制定改善业务经营的各项措施,为业务发展奠定牢固基石。
(二)做好息差管理工作,持续监控息差走势和业务结构。密切跟踪市场利率走势,对业务发展和定价策略进行前瞻性建议。及时分析货币政策调整对各项财务指标的影响,政策调控反映敏感度不断提升。做好存贷款利率结构和息差水平走势的日常监控,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信息。做好定价管理工作,促进业务定价适应业务发展和利率周期走势,尽量规避利率风险。
五、全面加强财务管理,有效夯实财务基础
(一)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财务合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出台12项规章制度,财务制度体系更趋完备。完成“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分行要求整改落实到位,向银监会汇报自查自纠和全面复查发现“小金库”问题的整改情况。切实提高集中采购管理水平,扎实推进集中管理,进一步完善制度,制定集中采购管理办法,拟定年度采购目录,做好财产统一保险续保工作。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全流程预算管理,持续加强机关财务费用管理水平。
(二)加强税收政策法规及专项问题研究,积极做好税务筹划。积极研究和跟踪税务政策的变化情况,分析政策变化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并及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与税务机关等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税务检查和调研。积极税务筹划,合理降低税务成本。做好年度企业所得税清算工作。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修订《税务管理标准手册》,制定发票管理办法,初步建立全行税务管理操作风险体系。
(三)完善基建管理制度,优化基建资源配置。切实抓好办公楼购建管理,制定《分行营业办公楼建设项目管理指引》,为分行大楼购建提供标准的工作流程指引和文本工具。制定《进一步加强基建项目工程款支付管理的通知》,加强工程款支付管理。草拟《交通银行基建财务管理办法》,规范基建财务核算。做好基建预算及项目审核,扎实做好房产预算制定、装修预算审核及计划下达工作,加强基建项目执行监控。
(四)完善系统工具,提升财务管理效果。深入参与新系统工程项目,推进财务记账操作的系统优化,显著减轻分行财务记账的工作量。优化内财系统维护流程,开发完善系统运行功能,并对内财系统升级开展调研。了解同业内财系统实施情况和国内外ERP软件的功能构架,并根据实际管理情况,补充修改系统升级的总体需求。
六、加强国际准则研究,做好会计核算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一)不断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分析水平。继续坚持做好国际准则研究工作,对2011年国际准则各项变动进行及时跟进。获邀成为国内首家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的商业银行,就金融工具减值的最新草案与委员会充分交换意见。积极参与监管机构研究工作,完成《国际准则下会计资本与BASEL III中监管资本的差异分析》研究报告,以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技术指南”撰写体例研究。
(二)认真承接会计核算管理职能,努力提高全行会计准则实施程度。初步形成一套科目统一、计量趋同的新系统会计核算规则,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统一的会计科目,同时在会计准则的框架下根据具体情况允许个别业务适用个性化的核算处理。做好境内行核心系统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工作。
(三)积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优化披露内容。顺利完成201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统一工作,结合外部披露要求及分析师意见,不断改进披露内容,提高披露质量,以便于投资者、分析师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此外,推动准则转换系统二期开发,促进财务报表及附注的自动编制,努力提升财务报告编制的水平,实现披露类报表自动编报。
七、推进信息整合,加强资本监控,充分发挥信息价值
(一)推进信息整合和标准化研究,提升精细化管理。搭建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梳理境内外分行报表,按准确、高效、标准统一的报表整合管理目标,建设性地提出包括核心数据层、分析层、应用层的管理信息平台架构设想。强化数据口径统一规范,确保重要管理信息指标口径的唯一性和权威性。全面推进数据信息标准化进程,为建立一套覆盖集团范围的用户和机构信息提供可靠依据。
(二)强化制度建设,持续跟踪监管政策走向。制定金融统计事项报备制度,提升金融统计数据异动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强化数据管理规范性和权威性。制定监管统计共享数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数据信息共享工作。修订《数据管理标准手册》,为确保全行报表数据质量提供制度支持。加强对各类监管制度研究,增强预判和应对能力。
(三)推进内部资本充足评估项目实施,加强资本动态监控与预测。积极参与银监会资本管理办法研究,推进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ICAAP)项目实施,支持新资本协议达标。加强加权风险资产监控与报告,优化系统工具,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八、以管理会计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全行价值创造能力
(一)开发和完善管理会计功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发利息净收入预测模块,支持全行盈利性预测分析,为预算管理和盈利性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加强成本中心核算,提升成本管理精细化水平。提高中间业务净收入核算细粒度,支持服务考核创新。升级完善管理会计个金分析模块,支持个金客户群分层营销策略。
(二)构建境内外统一产品目录,加强产品信息标准化管理。围绕产品信息标准化管理,理顺产品信息管理流程。明确产品信息标准化管理的牵头部门和全流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形成清晰、有序的管理链条,提高产品管理的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统一各级产品目录的划分标准,形成境内外一体化的产品目录。建立产品公共信息项,有效提高产品信息的应用价值。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规范产品信息标准的内容与职能的管理,提升产品信息的事前管控能力。
(三)加大应用分析力度,服务经营转型和管理创新。完善信息报告模板,增强管理会计服务预算考核、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完善公司客户利润分析测算模型,进一步支持考核模拟测算,推进客户全面分析、客户贡献提升和客户结构优化工作。有效满足管理会计取数需求,多形式地推广管理会计应用,支持相关部门的管理创新和业务发展,切实将核算分析的应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九、做好财务委派管理及条线员工培训,提升财务条线人员业务素质
(一)做好分行财务评级工作。组织完成省直分行上年财务评级工作,按季度对分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评分。
(二)加强财务委派管理和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制定财务负责人平衡计分卡评分办法,组织省直分行财务负责人集中述职,完成部分分行财务负责人任免审核。强化对省直分行预算财务部负责人的管理,建立专业资质考试平台,组织进行专业资质考试,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条线人员培训工作。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业务管理需要,认真组织各类培训班,对省直分行员工和部门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条线人员专业素质,培训领域涉及:绩效考核、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管理会计、风险资产计量、新资本协议暨银监会监管制度、国际会计准则等。组织修改AB职等专业培训教材,并对员工开展专业证书认证培训和考试。
(交通银行预算财务部供稿 李逸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