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09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财政部领导提出的开拓创新,规范管理总体部署,苦练内功,提质升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稳中有升的基本要求。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含会议)224期、短期培训110060人天;硕士研究生本年招收109人、毕业160人,在校生共248人;远程教育培训16622人、144039人科、166075人天。全年共实现业务收入6389.8万元,比上年增长5.1%。
一、深化市场开拓,着力培养中高端人才,短期培训稳步发展
(一)紧扣行业发展脉搏,创新培训项目。2009年,学院通过走访座谈,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变化和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培训项目和内容,全年共为20个培训班设计推出50门新课程,合计256课时,课程内容涉及金融企业审计方法、基建财务会计、工会会计制度、高校融资策略、国有资产立法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廉政教育等方面,受到广泛欢迎。
(二)立足现有客户资源,不断拓展培训市场。按照...
2009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财政部领导提出的开拓创新,规范管理总体部署,苦练内功,提质升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稳中有升的基本要求。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含会议)224期、短期培训110060人天;硕士研究生本年招收109人、毕业160人,在校生共248人;远程教育培训16622人、144039人科、166075人天。全年共实现业务收入6389.8万元,比上年增长5.1%。
一、深化市场开拓,着力培养中高端人才,短期培训稳步发展
(一)紧扣行业发展脉搏,创新培训项目。2009年,学院通过走访座谈,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变化和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培训项目和内容,全年共为20个培训班设计推出50门新课程,合计256课时,课程内容涉及金融企业审计方法、基建财务会计、工会会计制度、高校融资策略、国有资产立法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廉政教育等方面,受到广泛欢迎。
(二)立足现有客户资源,不断拓展培训市场。按照稳定企业集团财税培训市场,创新CPA后续教育模式,积极开拓行政事业单位的市场方针,学院短期培训市场不断延伸。企业集团客户服务对象从中央国资委企业向四川、山西等地方国资委系统延伸;CPA培训从中注协和北京注协向外省注协扩展,先后与广西、河南、云南等地方注协合作开展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培训方面,在税务系统形成一定影响力,为北京市国税局、北京市地税局第一稽查分局等单位举办了9期培训班。
(三)精心组织安排,圆满完成领军人才培训。2009年,学院承办了全国会计行业领军(后备)人才第四次集中培训、第十期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第二期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领军人才选拔测试等。在中注协的指导下,学院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管理、交流研讨等方面精心安排,有许多创新和特色,受到学员的好评。
二、办好现有学位项目,拓展国际合作,争取学位授予权
(一)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项目稳步发展。面对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生源整体下滑的压力,学院一方面抓好市场宣传,另一方面抓好品牌建设。在招生宣传上,坚持大客户战略,由院领导带队走访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老客户,并开发出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新客户;在教学管理方面,不断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并组织授课教师深入企业实地考察,进一步丰富授课内容;定期组织高层次讲座,丰富教学形式,共组织讲座30余场,主讲人均为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组织学员深入企业集团调研学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授课和学习效果。
(二)应用会计与金融理学硕士(MScAAF)项目知名度逐步提升。2009年,学院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培养的第一届会计与金融理学硕士班61名学员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第二届MScAAF共40名学员于2月份入学,已经完成4个学期、共8门课程的学习;第三届MScAAF的招生面试工作也在年底顺利展开。MScAAF项目的课程、师资、教学理念都非常前沿和实用,学院还积极支持和协助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向美国管理商学院联合会(AACSB)申请国际商学院认证,以进一步提升该项目的知名度。
(三)积极争取学位授予权。学院积极参与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主持的《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方案》起草和论证工作,并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实行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挂钩的精神,提出了争取国家会计学院学位授予权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财政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会计学院的学位授予权问题已被教育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四)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新途径。为了加速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签订联合培养房地产金融与酒店管理EMBA协议;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联合举办研究生合作项目已达成共识,正在等待审批。
三、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拓展远程培训市场
(一)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利用各种优秀资源丰富远程教育课程库,形成了院内面授培训、社会渠道面授培训和组织教师专门录制3种课程录制渠道。全年共录制76门课程,约390课时。
(二)在市场开发方面,与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稳中有升,并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实现了突破。除继续与北京、四川、云南、河南、山西等地方注协续签培训协议之外,还不断扩大合作范围,与云南注协、山西注协的合作从CPA非执业会员扩展到了执业会员;远程培训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知名企业成为远程服务的客户;与湖北省黄石市会计学会签署培训合作协议,标志着学院正式进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市场。
(三)在强化服务方面,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扩展服务范围。增加定期向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培训统计数据的服务,方便注协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进度;在服务手段上,新的网络学习平台投入使用,功能更全面、性能更稳定、安全性更高,整体运行平稳,运行效果良好。
四、坚持开拓创新,强化师资建设和科研工作
(一)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力度。共引进年轻教师1人,达成意向3人,师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建立教师实践基地,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联合开展咨询项目和科研课题等方式,强化教师的实务研究能力;建立新课试讲制度,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努力开发新课程,积极通过试讲走上讲台;完善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教学质量评估、科研成果奖励等制度,严格教学工作量考核和教学工作量管理,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二)加强课程和案例开发。顺利完成世界银行项目6个课程的验收工作,启动世界银行课程第三批10个课程包的招标、验收、结项工作;完成10本MPAcc系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开发工作;完成14个案例开发并验收合格。
(三)深化科研工作。开展科研成果评选,对16篇优秀论文、1个优秀科研课题、8本优秀著作给予奖励;进一步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改选学院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指导学术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3个研究所为平台,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共组织内部论坛6次,编辑《天竺理财》内部参考资料12期。2009年,全体教师共发表论文4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本,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演讲或宣读论文18人次,承担财政部重点科研课题2项。
(四)举办高层论坛。2009年,先后举办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高峰论坛、2009年管理会计高端研讨会、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对策、金融危机下会计准则新动态与企业对策等论坛、研讨会,以及金融衍生工具是天使还是魔鬼、企业内部控制的压力来自于内部还是外部等主题辩论赛。其中2009年管理会计高端研讨会由学院与美国管理会计协会联合主办,围绕管理会计——对传统会计职能的扩展以及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主题进行深入研讨。11月,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会计高层论坛,围绕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企业的财务战略开展主题演讲。
五、规范内部管理,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提质升级
2009年,按照财政部关于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学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完善人事制度,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内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全年制定或修订一级制度10个、二级制度45个,涉及人事、财务、科研、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各项制度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结合二级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内部业务流程,教务部制定了新的培训业务手册和工作计划书,远程教育中心制定规范的课程制作流程和统一的课件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成中层干部任职期满续聘和试用期满考核工作,开展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的续聘和选聘工作;开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为2010年开展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打下基础;重视职工培训,全年共开展6个主题、近50课时的专题研讨和培训;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和后勤保障体系,实施园林改造,增设校园导向指示系统等,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二期工程取得喜人进展,征地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六、加强团队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2009年,学院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团队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全面发展,吸收了一批新党员,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严格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注重解决好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充分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院工会、团支部积极发挥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供稿 刘艳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