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本试题卷共九道案例分析题。第一题至第七题为必答题;第八题、第九题为选答题,考生应选其中一题作答)
答题要求:
1.请在答题纸中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2.请使用黑色、蓝色墨水笔或圆球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红色墨水笔或红色圆珠笔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3.字迹工整、清楚;
4.计算出现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2分)
2007年1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就推广一项新技术达成如下初步合作意向:甲乙双方共同投资成立A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甲公司以其专用技术出资,出资额经双方协商确定为750万元,乙公司以货币出资250万元。经咨询律师后,甲乙公司对合作意向进行了调整,形成最终合作方案。
3月,A公司注册成立后,总经理王某向董事会提议由其大学同学张某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兼公司监事。经研究,董事会决定按照王某的提议执行。
8月,A公司召开董事会,讨论在各地设立营销机构有关事宜。经讨论,初步形成了两种方案:(1)在各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营销子公司;(2)在各地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销分公司。董事长提出,各地营销机构设立之初很难实现盈利,应在现有...
(本试题卷共九道案例分析题。第一题至第七题为必答题;第八题、第九题为选答题,考生应选其中一题作答)
答题要求:
1.请在答题纸中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2.请使用黑色、蓝色墨水笔或圆球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红色墨水笔或红色圆珠笔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3.字迹工整、清楚;
4.计算出现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2分)
2007年1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就推广一项新技术达成如下初步合作意向:甲乙双方共同投资成立A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甲公司以其专用技术出资,出资额经双方协商确定为750万元,乙公司以货币出资250万元。经咨询律师后,甲乙公司对合作意向进行了调整,形成最终合作方案。
3月,A公司注册成立后,总经理王某向董事会提议由其大学同学张某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兼公司监事。经研究,董事会决定按照王某的提议执行。
8月,A公司召开董事会,讨论在各地设立营销机构有关事宜。经讨论,初步形成了两种方案:(1)在各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营销子公司;(2)在各地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销分公司。董事长提出,各地营销机构设立之初很难实现盈利,应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寻求对公司最有利的方案,采用哪种方案待进一步论证后再行决定。
12月,A公司总经理王某授权财务总监张某负责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后经王某同意,A公司与某会计师事务所正式签约。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2007年4月,A公司为某企业提供了借款担保,后因该企业经营失败,导致A公司发生担保损失180万元,已在所得税前扣除。
2008年3月,A公司收到当地政府50万元补贴作为A公司在当地投资的奖励。总经理王某就该补贴的使用方案向董事长建议:将50万元补贴作为技术研发专项经费,既增强公司竞争力,又可获得税收优惠。董事长表示该方案比较可行,但这种政府补贴收入是否还要缴税,尚需落实。王某认为,财政拨款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随即决定将50万元补贴全额用于研发专项。
要求:
1.根据公司法律制度有关规定,指出甲、乙公司初步合作意向的不合法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公司、税收法律制度有关规定,指出A公司行为的不合法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3.从税收成本角度,分析、判断A公司设立营销机构的两种方案哪种更优,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指出总经理王某所说“获得税收优惠”是指何种优惠?
案例分析题二(本题13分)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2008年6月,A公司(上市公司)召开董事会,研究贯彻执行基本规范事宜。会议责成A公司经理层根据基本规范中关于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五项原则,抓紧拟订本公司实施基本规范的工作方案,报董事会批准后执行。2008年8月,A公司经理层提交了基本规范实施方案,其要点如下:
(1)明确控制目标。本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确保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后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2)优化内部环境。严格按照《公司法》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为此,建议在董事会下增设审计委员会,由总会计师兼任委员会主任;同时,成立本公司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总会计师兼任组长,全权负责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在完善公司人力资源政策方面,以业务能力作为选人、用人的决定性标准,培养一支能力过硬的职工队伍。
(3)开展风险评估。紧密围绕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考虑到外部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加之本公司风险分析力量不足,拟对外部风险忽略不计,重点识别和分析内部风险,根据定性分析结果,主要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应对风险。
(5)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只要将单一的会计电算化向全面ERP管理系统转化,将控制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之中,就能杜绝错误和舞弊现象发生。
(6)强化内部监督。研究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突出内部监督重点。主要将与财务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环节和控制流程纳入监督范围。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把开展专项监督摆在首要位置。重点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缺陷,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为了协调好内部监督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建议聘请与本公司合作关系较好的某会计师事务所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并聘请该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要求:
从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A公司经理层提交的基本规范实施方案各要点中的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三(本题10分)
甲局是某市的行政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乙服务中心是甲局的下属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乙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张某是甲局新任命的总会计师,上任伊始,对甲局和所属乙单位2007年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就下列事项的处理提出质疑:
(1)2007年1月,甲局通过局长办公会形成决议,以本局接受无偿划拨的一栋房屋作为抵押物,为乙单位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2)2007年3月,乙单位报经甲局批准,以账面价值200万元的办公楼与A公司共同出资,设立B公司。
(3)2007年6月,甲局经市财政局批准对外出租一栋闲置办公楼,取得租金收入20万元,直接支付办公楼维修费用。
(4)2007年9月,乙单位经甲局审核,报该市财政局审批,用账面价值15万元的一辆小轿车与C公司的商务车进行置换。乙单位聘请专业资产评估公司对其轿车价值进行重新估价,评估金额为10万元。
(5)2007年11月,乙单位报经甲局审批,报市财政局备案,用自筹资金购置了900万元的大型办公自动化设备。
(6)2007年12月,乙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盘亏车辆一台,账面价值为25万元。乙单位已将财产清查的结果向甲局与市财政局报告。截至12月31日,甲局已审核同意,但尚未收到市财政局批复。为保证2007年财务报表及时报出,乙单位暂时先对盘亏的车辆进行销账处理。
要求:
请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判断上述各项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四(本题10分)
某企业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持有甲上市公司65%的股权和乙上市公司20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集团董事长在2008年的工作会上提出,“要通过并购重组、技术改造、基地建设等举措,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集团规模翻一番,努力跻身世界先进企业行列”。根据集团发展需要,经研究决定,拟建设一个总投资额为8亿元的项目,该项目已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预计两年建成。企业现有自有资金2亿元,尚有6亿元的资金缺口。企业资产负债率要求保持在恰当水平。集团财务部提出以下方案解决资金缺口:
方案一:向银行借款6亿元,期限2年,年利率7.5%,按年付息;
方案二: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乙公司股票,该股票的每股初始成本为18元,现行市价为30元,预计未来成长潜力不大;
方案三:由集团按银行同期借款利率向甲公司借入其尚未使用的募股资金6亿元。
要求:
假定你是集团总会计师,请在比较三种方案后选择较优方案,并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五(本题15分)
ABC公司为一家家电上市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公司近年来主要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其2005、2006、2007年有关报表数据如下:
2007年有关财务指标的行业平均值为: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存货周转率为12次,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次,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0.5。假定2006年上述有关指标的行业平均值与2007年相同。
要求:
1.请从公司营运能力的角度,分析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请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角度,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题六(本题10分)
甲公司是一家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2007年与资产减值有关的事项如下:
(1)2007年1月1日进行新旧会计准则转换时,将2007年1月1日前已计提的在建炼油装置减值准备1000万元转回,调增了年初在建工程和留存收益1000万元。该装置于2007年5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甲公司2007年6月计划将某炼化分公司进行整合,根据整合计划需要核实资产价值,为此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000万元,并在经审计的2007年半年报中予以披露。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该公司2007年10月取消了该项整合计划。在编制2007年年报时,公司认为该项整合计划已经取消,原来导致该固定资产减值的迹象已经消除,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发生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遂将2007年6月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000万元予以转回。
(3)2007年11月,甲公司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对位于长江边的一套化肥生产装置进行了报废处理。该生产装置原价13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0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万元(系2006年度内计提)。该公司按其账面价值1000万元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至2007年12月31日仍处于清理之中。
(4)甲公司受行业经营周期的影响,2007年度亏损8000万元,预计未来5年还会连续亏损,经过努力扭亏的可能性不大。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8000万元。
除资料(1)至(4)所述的甲公司有关情况之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分析、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七(本题10分)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开发、生产、安装各种大型水电设备和提供技术服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7年,该公司签订了以下销售和劳务合同,并据此进行了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1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期限为18个月、不可撤销、固定价格的销售合同。合同约定:自2007年1月1日起18个月内,甲公司负责向乙公司提供A设备1套,并负责安装调试和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合同总价款12000万元;乙公司对A设备分别交付阶段和安装调试阶段进行验收,各阶段一经乙公司验收,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正式由甲公司转移给乙公司;2007年12月31日前,甲公司应向乙公司交付A设备,A设备价款为10500万元(不含增值税);2008年4月30日前,甲公司应负责完成对A设备的安装调试,安装调试费1000万元;2008年6月30日前,甲公司应负责完成对乙公司A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培训费500万元。
合同执行后,截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将A设备交付乙公司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A设备生产成本为9000万元,尚未开始安装调试。
甲公司考虑到A设备安装调试没有完成,在2007年财务报表中没有对销售A设备确认营业收入。
(2)7月1日,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丙公司销售B设备1套,价款为6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分6次于3年内等额收取(每半年末收款一次)。
B设备生产成本为540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设备的销售价格为5800万元(不含增值税)。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B设备运抵丙公司且经丙公司验收合格,同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170万元)。
甲公司在2007年财务报表中就B设备销售确认了营业收入1000万元,同时结转营业成本900万元。
(3)8月1日,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向丁公司销售C设备1台,销售价格为9000万元(不含增值税)。
9月30日,甲公司将C设备运抵丁公司并办妥托收承付手续,C设备生产成本为7000万元。11月6日,甲公司收到丁公司书面函件,称其对C设备试运行后,发现1项技术指标没有完全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影响了设备质量,要求退货。甲公司认为,该设备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相关指标未达到合同规定标准不影响设备使用。至甲公司对外披露2007年年报时,双方仍有争议,拟请相关专家进行质量鉴定。
甲公司认为C设备已发出、办妥托收承付手续,且不存在质量问题,在2007年财务报表中就C设备销售确认了营业收入9000万元,同时结转营业成本7000万元。
(4)9月1日,与戊公司签订了一份安装工程劳务合同,约定负责为戊公司安装D设备1套,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合同期12个月。
截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实际发生安装工程成本400万元,但对该项安装工程的完工进度无法做出可靠估计。甲公司仍按合同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戊公司也承诺继续按合同规定履行其义务。
甲公司在2007年财务报表中将发生的安装工程成本400万元全部计入了当期损失,未确认营业收入。
要求:
案例分析题八(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公司是长期由S公司控股的大型机械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2007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①A公司。甲公司拥有A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S公司拥有A公司10%的有表决权股份。A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2名由甲公司委派,1名由S公司委派,其他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按照A公司章程,该公司财务和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5人以上(含5人)同意方可实施。S公司与除甲公司外的A公司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对A公司的该项股权系2007年1月1日支付价款11000万元取得,取得投资时A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5000万元。A公司发行的股份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
②B公司。甲公司拥有B公司8%的有表决权股份,A公司拥有B公司25%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对B公司的该项股权系2007年3月取得。B公司发行的股份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确定。
③C公司。甲公司拥有C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该项股权系2003年取得。C公司发行的股份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
④D公司。甲公司拥有D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C公司拥有D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的该项股权系2004年取得。D公司发行的股份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
⑤E公司。甲公司拥有E公司5%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该项股权系2007年2月取得。E公司发行的股份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
⑥F公司。甲公司接受委托对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F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托管期自2007年6月30日开始,为期2年。托管期内,甲公司全面负责F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并向乙公司收取托管费,F公司的经营利润或亏损由乙公司享有或承担,乙公司保留随时单方面终止该委托经营协议的权利。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2007年下半年,甲公司为进一步健全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进行了如下资本运作:
①2007年8月,甲公司以18000万元从A公司的其他股东(不包括S公司)购买了A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相关的股权转让手续于2007年8月31日办理完毕。2007年8月31日,A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40000万元。该项交易发生后,A公司董事会成员(仍为7名)结构变为:甲公司派出5名,S公司派出1名,其他股东派出1名。
②2007年9月,甲公司支付49500万元向丙公司收购其全资子公司G公司的全部股权,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共计200万元。相关的股权转让手续于2007年9月30日办理完毕,该日G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45000万元。S公司从2006年6月开始拥有丙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
③2007年11月,甲公司支付15000万元从C公司的其他股东进一步购买了C公司40%的股权。
除资料(2)所述之外,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在2007年下半年未发生其他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2007年6月30日甲公司持有的对A、B、C、D、E公司的投资中,哪些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哪些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哪些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2.根据资料(1)、(2),分析、判断2007年下半年甲公司购买A公司股权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2),分析、判断2007年下半年甲公司收购G公司股权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1)、(2),分析、判断2007年下半年甲公司购买C公司股权是否构成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1)、(2),分析、判断甲公司在编制20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A、B、C、D、E、F、G公司中的哪些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案例分析题九(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为加强甲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甲单位,该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2007年12月1日上级主管部门向甲单位委派了一名总会计师。为了尽快熟悉情况,做好2007年年度决算编报工作,该总会计师重点对甲单位当年的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束后,总会计师向财务处提出了需要整改的事项,财务处经认真研究,向总会计师提交了整改方案。
1.需要整改的事项如下:
(1)甲单位所属技术鉴定中心未经财政和物价部门批准,自立项目收费,当年共收取注册登记费35万元。
(2)将以前年度收取的技术服务费和咨询费107万元,长期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
(3)以“会议费”的名义虚开发票,在事业支出中列支37万元,并向财政申请取得财政拨款37万元。
(4)以支付专家咨询费的名义,编制虚假的专家领款表,在专项支出中列支86万元,并从专户中提取现金86万元账外存放,准备用于发放职工奖金。
(5)动用财政拨款的专项科研课题经费69万元,全部用于本单位职工的工资性支出,并在专项支出中列支。
(6)在职工福利基金尚有5000万元结余的情况下,在事业支出中列支补充医疗保险80万元。
(8)将“国际研讨会”项目结余资金8万元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9)将以前年度实现的、挂在往来账中的“数据库”转让收入300万元划出,委托某证券公司进行投资理财。鉴于该投资是以支付往来款项的名义划出,甲单位未作投资进行确认。
(10)将一直未登记入账的一栋闲置办公楼以3500万元的协议价置换为一栋住宅楼后用于出租,取得租金收入50万元。甲单位置换办公楼形成的资产及出租收入未纳入统一的账目进行核算和管理。
2.提交的整改方案如下:
(1)未经批准自立项目收费问题,立即停止收费。
(2)对以前年度收取的技术服务费和咨询费107万元,调整有关账目,从“其他应付款”转入当期收入。
(3)将虚列事业支出37万元进行调账,与财政补助收入进行对冲。
(4)将虚列的专项支出86万元进行冲销,将账外存放资金收回存入银行存款专户。
(5)调整账目,即将专项支出69万元调整到事业支出。
(6)将在事业支出中列支的补充医疗保险80万元与职工福利基金对冲。
(7)将挪用的150万元从基建存款户追回。
(8)将项目结余资金8万元调整账目,从其他应付款转入当期事业基金。
(9)补办投资审批手续,并确认投资300万元,减少银行存款300万元。
(10)将账外资产登记入账。会计处理为:借记“固定资产——住宅楼”3500万元,贷记“固定资产——办公楼”3500万元;借记“银行存款”50万元,贷记“其他收入”50万元。
要求:
假如你是甲单位总会计师,请分析、判断财务处提交的整改方案中的各项整改措施是否正确或完整;对于不正确或不完整的,请提出正确或完整的整改措施。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