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08年,海关财务装备部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改革创新,强化监督管理,较好地完成了海关各项财务装备保障任务。
一、进一步增强海关财务装备保障能力
一是在财政拨款预算总盘子偏紧并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面对海关奥运安保对财力的巨大需求,多次向奥运安保协调小组、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反映海关预算安排存在的突出困难及特殊情况,努力争取国家财力的支持。二是继续通过实施综合理财、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平衡预算。在综合理财上,动用各地海关的自有财力弥补预算硬缺口,适当集中各地海关的收入,适当动用以前年度结存资金,努力保证预算的收支平衡。在支出结构上,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和“先维持、后发展”的预算安排原则,在现有预算总盘子内首先安排好工资、津补贴、房改、医疗等人员经费开支;其次安排好日常公用经费开支;剩余资金再安排发展项目,发展费用也本着“量入为出、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解决海关改革和重大项目的资金需要;同时,适当集中财力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热点问题,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继续贯彻向边关和业务量大的基层海关倾斜的政策,海关工作生活条件特别是边境海关的基本条...
2008年,海关财务装备部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改革创新,强化监督管理,较好地完成了海关各项财务装备保障任务。
一、进一步增强海关财务装备保障能力
一是在财政拨款预算总盘子偏紧并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面对海关奥运安保对财力的巨大需求,多次向奥运安保协调小组、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反映海关预算安排存在的突出困难及特殊情况,努力争取国家财力的支持。二是继续通过实施综合理财、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平衡预算。在综合理财上,动用各地海关的自有财力弥补预算硬缺口,适当集中各地海关的收入,适当动用以前年度结存资金,努力保证预算的收支平衡。在支出结构上,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和“先维持、后发展”的预算安排原则,在现有预算总盘子内首先安排好工资、津补贴、房改、医疗等人员经费开支;其次安排好日常公用经费开支;剩余资金再安排发展项目,发展费用也本着“量入为出、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解决海关改革和重大项目的资金需要;同时,适当集中财力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热点问题,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继续贯彻向边关和业务量大的基层海关倾斜的政策,海关工作生活条件特别是边境海关的基本条件继续得到改善。三是在缉私财力保障上,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缉私保障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推进缉私工作与海关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继续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四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经费保障工作上,“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对抗震救灾所需经费办理追加预算手续,及时汇总海关单位受灾损失评估报告,向财政部提出申请;对年初受冰雪灾害的11个海关、受“3·14”打砸抢烧事件影响的拉萨海关以及遭受雨灾侵袭的南方海关,及时拨付了专项资金。
二、继续深化海关财务装备改革
一是海关部门预算改革继续推进,初步建立了资源合理占用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预算核定体系,实行了房屋修缮费标准内、标准外分别核定的办法;改革设备购置管理办法,实行了专用设备总署统购统配,通用设备下拨经费由各地海关自行购置;改进海关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实行了重大项目单项管理、一般项目定额安排,专项安排更切合实际;修订海关核算科目与报表体系,实现了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接轨。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实施,海关系统409个独立核算的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范围,所有财政资金全部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集中支付流程更为规范,海关财政资金违规使用质疑信息调查反馈工作进一步加强。三是政府采购改革继续深化,新修订出台了《海关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海关政府采购职责、范围、方式和程序更加明确,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编制工作更加严格,采购行为更加公开、透明。四是高度重视以海关预算管理为中心的新海关通用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完成4个子系统的开发,分2批在24个直属海关试点,对全国海关财务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为2009年在全国海关的正式应用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海关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更加规范海关财务装备管理
一是推进民主理财、公开理财,预算编制更加准确、完整,年初预算到位率达到99.35%;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健全预算执行分析和通报制度,执行进度更加均衡,预算支出更加合理;加大结余清理力度,实施项目预算绩效考评,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加强决算工作,决算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严格基建立项审批,控制建设规模和标准,开展楼堂馆所清理整改工作,初步建立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的长效机制;巩固资产清查成果,加强固定资产购置、处置管理,盘活存量资产,控制增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加强机动车辆管理,促进车辆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修订制服管理办法,调整配发标准,制服配备更加合理;改进单证管理办法,完善海关通用业务单证的统一管理、定点印制、集中供应和统一结算机制。
三是出台《海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等3项制度,加强事业单位、经济实体、社会团体、海关院校、署管教育培训基地财务管理和检查监督,促进事业单位及其经济实体的健康发展。四是强化税款核销、对帐和报表编报工作,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完善罚没财物管理操作流程,罚没财物保管、变卖和处置工作进一步规范。五是加强车辆、制服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车辆购置、编制、分配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机动车辆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推广应用了海关服装装备管理系统,修订了《海关工作人员制服装备管理规定》。六是不断规范署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署机关各项经费的预算和管理,重点保证人员支出、公用经费、机关改革和建设重点项目等的资金需求,完善接待费开支审批程序,做好外事经费保障工作;采取措施完成署机关公务卡试点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办理各司局项目经费的现金报销和出国用汇业务;做好劳资和直属机关工会经费保障工作。
四、全力建设节约型海关
一是继续在全国海关开展建设节约型海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降低海关行政成本。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对各地海关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在署机关组织开展了“贯彻节约能源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普遍提高。三是对全国海关低配置闲置电脑情况进行了清理捐赠,达到物尽其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目的。四是认真贯彻中央压缩公用经费支援抗震救灾的精神,严格控制会议、出差、公务接待、修缮购置等一般性支出,节约用水、用电、用油。五是及时向全国海关下发了《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型海关建设的通知》,转发《关于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支援地震灾区节约活动的通知》等,调减海关系统2008年公用经费支出预算5%共9871.7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
五、海关财务队伍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一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财装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学习调研阶段,研究提出14个基层关注的课题,深入基层海关实地调研;在分析检查阶段,分析了海关财务工作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存在的“4个不适应”,研究提出5个方面的整改措施。针对基层和相关部门对财装工作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努力构建财装工作促进海关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对基层的业务培训力度,举办了直属海关财务处长培训班,提高了各直属海关单位财务处长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委托天津财经大学举办了两期三级预算单位财务科长培训班,提高了基层海关财务装备人员业务素质。三是抓好海关总署机关和在京直属海关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延续每年定期安排会计专题培训的做法,根据培训内容组织专业考试,使海关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更新。四是制定了《财务装备司工作规则》,从人员职责任务和分工、工作原则和行政监督、会议制度、公文处理、着装、考勤和请销假等方面明确要求,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海关总署财务装备司供稿 孙超峰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