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石化的内部资本市场。
2000年2月,中石化成立,其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及开采、炼油、石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业务。2001年8月,中石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实现了在纽约、香港、伦敦、上海四地同时上市,接受四地机构的监督。中石化总部下设勘探及开采事业部、炼油事业部、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化工事业部、企业与其他事业部五个事业部。五个事业部直接受总部的控制与管理,应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同时每个事业部也拥有较大的自主经营权,可以独立进行经营管理,应用不同的生产、经营程序,制造及分销不同的产品。总部和五个事业部构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主体,总部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机制,按照各个事业部的经营利润来评估其表现,并主要通过集团内服务、产品往来、集团内担保、集团内借贷、集团内股权和资产转让、集团内增资等方式进行内部资源配置。
(二)中石化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王峰娟、谢志华(2010)比较了直接测度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几种方法,并构建了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度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因此,本文采用王峰娟、谢志华(2010)构建的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法(CFSa),作为直接测度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cfj,(t-1)/BAj,(t-1)是集团分部j的t-1期的现金流与账面资产的比值,反映分部j资产的现金流回报能力;cft-1/BAt-1是全部分部的t-1期现金流与全部分部的账面资产的比值,反映全部分部资产的平均现金流回报能力。两者之差反映各分部资产的现金流相对回报能力的高低,作为投资机会的判断标准。expj,t/BAj,t是分部j的t期资本支出与账面资产的比值,反映总部对分部j的资源配置力度;expt/BAt是全部分部t期所获得的平均配置资本。两者之差反映资本配置的流向。BA j,t/BAt是分部资产与分部总资产的比值,作为系数计算的权重。最后,若CFSa大于零,则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
分部数据来源于中石化2000~2011年按照国际会计标准编制的经独立核数师审计的分部报告,其中分部现金流是由分部经营收益加上分部折旧、摊销等非现金费用得到,分部账面资产和分部资本支出均来自分部报告,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2001~2011年中石化内部资本市场的CFSa值均大于零,这说明中石化的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连续11年都是有效的。可见,中石化拥有比较健全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
表1 中石化2001~2011年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C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