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06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坚持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提高科研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强化内部管理为保障,较好地实现了阶段性目标,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2006年,短期培训20246人次,104842人天。学院项目639人次,16364人天。远程教育为56145人门次。在培训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高层次、国际化、数字化”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三足鼎立”的培训格局进一步强化。中长期、系统性培训以及大企业集团培训的发展带动了短期培训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学位项目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在校学员数达639人;开展广泛合作,加强市场推广,远程教育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师资队伍进一步壮大,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及教研能力又上新台阶;各项活动以及研究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了AFDC的国内外影响和声誉;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和制度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程度、管理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二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办学设施进一步完善。
一、提升培训层次,拓展培训领域
...
2006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坚持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提高科研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强化内部管理为保障,较好地实现了阶段性目标,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2006年,短期培训20246人次,104842人天。学院项目639人次,16364人天。远程教育为56145人门次。在培训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高层次、国际化、数字化”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三足鼎立”的培训格局进一步强化。中长期、系统性培训以及大企业集团培训的发展带动了短期培训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学位项目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在校学员数达639人;开展广泛合作,加强市场推广,远程教育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师资队伍进一步壮大,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及教研能力又上新台阶;各项活动以及研究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了AFDC的国内外影响和声誉;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和制度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程度、管理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二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办学设施进一步完善。
一、提升培训层次,拓展培训领域
(一)开展长期性、系统性培训,寻求短期培训新突破。2006年,共举办短期面授培训158期,共有20246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人天共计104842人天数。①做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工作,推动项目向纵深发展;②深入开展大企业合作,支持中国企业发展;③适应政策和行业变化,推进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事业发展;④配合财政系统人才战略,服务财政中心工作;⑤主动协调配合,为董事单位系统的人才培养服务。
(二)整合各方力量,保证学位项目稳定发展。2006年,学位项目在校生639人,在院学位项目班数为12个。①明确招生策略,确保招生规模;②加强项目管理,保证项目品质;③举办经济论坛,扩大社会影响。2006年6月,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服务中国:机遇与挑战”的经济论坛。论坛邀请了上海市领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星巴克公司董事长、阿里巴巴公司董事会主席、中国国际期货公司董事长等重量级嘉宾作演讲和对话,并首次采取了企业合作主办、媒体支持等市场化的运作手段,邀请知名电视媒体资深财经节目主持人担任论坛主持,在论坛听众和广大校友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三)创新业务模式,推进远程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2006年,学院在保持既有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拓展远程教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创新业务模式,广开合作渠道,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全年培训56145人门次。①稳定既有业务,创新业务形式。学院新推出了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后续教育项目,还推出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的面授课程。②完善培训课程,帮助师资成长。学院组织师资进一步研究考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考试的命题规律,完善考前辅导课程,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在进一步整合远程教育外部师资的同时,还制定了远程教育师资绩效考核制度,以加强对内部自有师资发展的引导和培养。③加强市场推广,广泛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了远程教育市场推广的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符合远程教育特点的市场推广工作。
二、强化制度引导,打造学术团队
(一)打造具有合作精神的学术团队。至2006年底,学院共有专职师资28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博士18名。学院在搭建共同的学术平台、合作开发课程、共同致力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障下,学院的课程和案例开发工作初见成效。院内教师共开发课程197项,自主开发案例49个,院外教师共开发课程403项。教研部门与一线部门紧密配合,初步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
(三)鼓励学术创新,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学院教师共在各类主要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8篇,其中国家权威期刊(一级A)1篇,专业权威期刊(一级B)8篇,核心期刊4篇,其他期刊5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9本。学院申报的研究项目“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与博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自2002年以来,历时三年多的研究,顺利完成了财政部CFO能力框架研究的重大课题,作为该课题重要成果的《成为胜任的CFO-中国CFO能力框架》一书也正式出版;审计实验室的研究也取得了众多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多次的教学实践和学术交流。
(四)以“三库”建设为抓手,带动教研工作的整体进步。2006年初,学院明确提出“在谨慎扩充和整合师资的基础上,着手建立课件库、案例库,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授课形式,让案例和课件发挥其独到的魅力与作用”,以“课件库”、“案例库”、“师资库”为主要内容的“三库”建设工作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五)建立科学配套的科研管理制度。2006年学院修订和新制定的科研制度包括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教师考核办法等。
三、注重发展质量,树立AFDC品牌
2006年,AFDC紧紧围绕通过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AFDC各项活动的质量、扩大AFDC在国内外的影响展开各项工作,朝着把AFDC建成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财经交流平台以及中国财经外交智库的两大目标而不断努力。2006年,AFDC面向APEC、10+3、FEALAC和亚欧会议等多个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和中俄等双边机制组织举办了4次研讨会和6次培训,共有约700名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同时,AFDC还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包括自主研究和资助研究在内的各种研究活动。
四、围绕绩效指标,实施精细管理
全院上下不断强化“一流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来支撑”的基本观念和要求,围绕各项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对学院内部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以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一是严格落实绩效考核要求,开展绩效导向管理;二是完善制度体系,深化制度化管理;三是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四是转变人事管理观念,强化员工发展管理;五是围绕财务指标,科学合理理财;六是提高行政能力,促进规范管理;七是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后勤服务。
五、凝聚全院员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2006年,学院党委认真领会并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努力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及创新文化建设,并不断完善自身组织建设,注重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紧紧把握教职员工的思想脉搏,有效保证了学院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供稿)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