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翻山越岭:克服困难深入调查 层层剥笋:账目造假浮出水面
2001年,根据审计署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京津冀特派办派出审计组对南昆铁路竣工决算进行审计。
南昆铁路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沿途经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19个县市,全长899.68公里,被誉为西南各族人民的“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南昆铁路自1991年底开始建设,1997年底全面建成,1998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工程总投资230亿元。
这个项目是京津冀特派办建办以来审计的投资最大、参建单位最多(近30个)的投资审计项目。在审前,审计组多次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并制定了周密的审计实施方案。
6月27日,审计进点会召开后,审计人员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审计工作。
9月11日,在对南昆项目审计进入现场扫尾阶段的时候,远在昆明的审计组接到了由审计署举报中心转给京津冀特派办的一封举报件,举报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以下简称铁五局)所属的南昆材料厂,在经营期间存在少数人收取和私分回扣,倒卖南昆铁路项目进口物资及篡改账簿凭证等问题。京津冀特派办特派员钱啸森对此非常重视,接到举报件的...
翻山越岭:克服困难深入调查 层层剥笋:账目造假浮出水面
2001年,根据审计署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京津冀特派办派出审计组对南昆铁路竣工决算进行审计。
南昆铁路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沿途经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19个县市,全长899.68公里,被誉为西南各族人民的“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南昆铁路自1991年底开始建设,1997年底全面建成,1998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工程总投资230亿元。
这个项目是京津冀特派办建办以来审计的投资最大、参建单位最多(近30个)的投资审计项目。在审前,审计组多次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并制定了周密的审计实施方案。
6月27日,审计进点会召开后,审计人员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审计工作。
9月11日,在对南昆项目审计进入现场扫尾阶段的时候,远在昆明的审计组接到了由审计署举报中心转给京津冀特派办的一封举报件,举报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以下简称铁五局)所属的南昆材料厂,在经营期间存在少数人收取和私分回扣,倒卖南昆铁路项目进口物资及篡改账簿凭证等问题。京津冀特派办特派员钱啸森对此非常重视,接到举报件的当天就批转审计组,要求组织力量查处。
南昆材料厂(以下简称南材厂)是铁五局在南昆铁路工程施工期间,为保证施工材料供应而成立的物资供应单位,隶属铁五局物资总公司(现为中铁五局集团物资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资公司)第一材料厂(现为郴州中铁五局物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一材厂),于1992年6月成立,1999年撤消,主要从事工程所需木材、钢材、水泥、桥梁、轨枕等建设材料的供应。
南昆审计初期,审计组曾派一小组就铁五局的工程结算进行了延伸审计。那次审计对铁五局起到了震动作用,举报人借此机会写信给审计署,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件后,审计组当晚就召开讨论会,参会人员集思广益,整理思路,研究如何入手,如何分工,确定了“从外围入手,内外结合,取得外部证据,重点突破”的审计工作思路。由于南昆项目工程浩大,审计收尾工作异常繁重,审计人员平时每天都得加班加点。为顺利完成举报件的调查工作,审计组长吴占利决定在保证南昆正常审计工作的同时,在人员安排上力保重点,抽调5名有经验的老同志,组成审计调查组,远赴贵州,开展核查工作。
9月13日,审计调查组在昆明召开审前准备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举报核查地点离南昆铁路审计组大本营这么远,时间上、精力上都会受到一些障碍,这次审计要讲究效率和成本,只能出奇制胜。针对群众举报件反映的4个问题,在工作计划上,分为2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审计人员集中精力,针对其中私设小金库、木材问题、设计变更等其他3个问题进行审计,而将作假账、篡改会计资料一事放在第二阶段进行。
后来工作的实际证明,审计调查有机的划分为两个阶段无疑是正确的。由于南材厂设立在贵州省盘县红果镇,南昆铁路工程完工后,该厂撤消,原有财务人员已重新安排工作;原南材厂财务室的所有会计档案资料也随之搬到了水城材料厂财务室存放。如果先行开展假账、篡改会计资料的调查,难度既大,而其他问题也难于查清,审计调查组将南材厂的小金库问题作为突破口,为假账案的查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月14日,第一阶段开始。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路坐火车奔赴都匀,核查给付南材厂回扣单位的证据;另外一路披星戴月,午夜2点由昆明赶到了六盘水市,获取小金库的直接证据。当该组人员得知相关当事人及资料均在贵阳时,顾不上洗去旅途的疲惫,中午又从六盘水坐汽车直奔贵阳。都匀核查小组在拿到南材厂收受回扣的证据后与另外一组在贵阳会合。审计组为了进一步查清南材厂设立小金库问题,必须要查清南材厂银行账户设置情况。由于南材厂原址设在盘县红果镇,开户银行也在那里,为了查银行对账单,审计人员必须得到红果镇。为了到南材厂银行开户地——红果镇,审计组颇费了一番周折。到了银行,审计人员吓了一跳,受条件所限,这里的银行凭证还是原始的一本本账簿,也没有什么分类,一下子要查过去近8年的对账单,按照银行工作人员的说法,资料真是海了去了。审计人员用了整整2天的时间,跑了4家银行,终于在七八个账户上将问题基本查清。
审计人员在第一阶段的审计中,将有疑问的资料账簿记下来。细心的审计人员在查看账簿资料时,发现财务账有明显涂改和撤换痕迹,老的会计报表中夹杂着新账页,或故意按上个脏手印或用脚弄脏的痕迹,凭证的装订参差不齐,有的打号,有的没打,还有断号的……将此一一记录在案,为第二阶段查处作假账准备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关算尽:花五个月大做假账 斗智斗勇:只用七天清理问题
审计调查组将第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向办领导做了汇报,并听取了钱啸森特派员对查处作假账这个问题的指示。审计组长吴占利根据钱特派员的指示精神,要求每位参审人员把它作为一个大案要案来抓,一人负责一块,大家齐心协力,查它个水落石出。
10月10日,审计调查组再次来到被审单位,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拉开了序幕,查处南昆厂篡改账簿凭证、作假账的战役打响了。
也许由于审计人员一直没有涉及到假账,被审单位抱有侥幸心理,也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一开始他们不承认,说不可能作假。公司总会计师说账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提出希望批准自己此时的旅游休假计划。出于策略考虑,这样正好可以把他提前支开,他不在可以减少工作难度,审计组答应了他的要求。
从前期的资料积累中,审计人员发现有问题的账簿上大都有原南材厂财务室主任王某的签字,由此推断出王某是揭开问题的关键人物。了解到这人是苦出身,从贵州农村出来的,对相关法律也有所了解,决定从他身上寻找突破口。一问才知道此人现在远在青藏铁路的格尔木工地,于是先反复向被审单位领导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地宣传《会计法》,讲配合审计的重要性,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作假账的问题。希望得到理解支持,请公司领导给王某打电话,请他来审计组接受询问调查。
10月15日,审计人员催促公司领导给王某打电话,请他速回贵阳接受调查。考虑到如果他先见过单位领导,可能会互相通风报信,调查的东西就有可能不真实,为拿到第一手资料,审计组要求王某直接到审计现场。第二天王某便从格尔木工地赶了回来。王某回来得这么快,审计人员都感到有点吃惊,怀疑他不是真在青藏线上。经询问王某并检验其交通票据,原来他在进藏的施工现场,接到电话后,马上坐汽车赶到格尔木,由此坐火车到西宁,然后乘飞机到成都,再飞到贵阳,也算是马不停蹄吧。
坐在审计人员面前,王某显得特别紧张害怕,给人的感觉是他的整个神经都绷得很紧。吴处长、许处长首先与他聊起了家常,诸如是如何赶来的,一路上怎样等。王某渐渐松弛了下来。见时机成熟,审计人员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向他指出账簿存在的问题。见抓住了主要事实,王某马上就承认确实对账簿做过手脚。他说在审计人员第一次来贵阳时,自己就打听并来过审计人员住的宾馆,在大厅里徘徊了好久,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他说自己也不愿这样做,多少还有点这方面的常识。令审计人员欣喜的是,被改动之前的原始账簿王某竟还留着,在郴州公司的一个柜子里。审计人员让他马上打电话,将这包东西派人连夜乘火车送到贵阳,由王某收到后直接送至审计人员所在的宾馆。在请王某写证明材料时,审计人员坐在一边陪着,一边想着明天他能否将原始账簿送来,会不会有变化,有闪失?审计人员焦急不安,他们深知这账簿对整个工作意味着什么,这是铁证啊!有了它,就能揭开南昆厂会计资料造假的内幕。
次天晚上,“丁零零……”寂静的空气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破,送账簿的王某终于到了。在宾馆大厅里,2名审计人员与王某进行账簿交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有一青年男子在大厅里左顾右盼,来来回回溜达了已经半个多小时了,不时的向他们那儿张望,还盯着王某看。直到审计人员拿到材料走向电梯时他还跟着,审计人员回瞪了他一眼,他才讪讪离去。
回到房间,吴处长立即嘱咐大家注意安全,防止受到外来干扰。即便如此,随着调查的深入,审计人员还是受到了一些人为的干扰,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50多岁的许处长是位女同志,有天深夜,熟睡的她被电话铃声惊醒,拿起听筒,服务员对她说:“您是不是要开水?马上给您送去。”许处长定定神,仔细看了一下手表,已是半夜2点。第二天查询的结果,是一个男的从外面给宾馆前台打电话要求送水。还有一天晚上10点左右,许处长正在整理资料,服务员拿着钥匙开门进来收拾房间,说前台通知审计人员退房了——林林总总的事情弄的大家哭笑不得。由此大家也坚定了信心,这说明有人开始着急了,审计到了关键时候,谜底就要揭开了。
拿到证据后,审计人员分成两拨,一部分继续找有关人员谈话,核实情况和问题。另一部分把原始账簿与作假的账簿相对照,以查出真相。负责对账的审计人员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专门找了宾馆的洗衣袋,将几个档案袋装在里边,每天来回背,工作时带到审计现场,进行对账工作,工作后带回宾馆,生怕有任何闪失。对账工作量大,极其辛苦。因为账改的特别多而且乱,要把7年的账每一笔改动之处进行新旧账对比,把所有条目归类,录入计算机,这真是个巨大的工程。据王某说,他们集中了一部分人,分工干了5个多月,粗看根本看不出破绽来,只有细细梳理,才会发现他们的疏漏之处,他说非常佩服审计人员。每天把门一关,一干就是一整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搞清了。
在基本事实查清后,审计人员打电话给在外休假的总会计师,请他回来说明情况。当时他正在普陀山,接到电话后,打车到杭州,由于没有到贵阳的飞机,于是又从杭州赶到上海,飞回贵阳。10月26日当天到达后,直接来到审计人员所在地。当审计人员把查清的事实摆在他面前时,他只有和盘托出,不得不将有关情况写了下来。
就此,铁五局南材厂作假账、篡改会计资料审计核查工作终告完成。总结此次审计核查工作经验有两点:一是前期工作做的好,准备充分,工作做的特别细。被调查的人员来的时候说的什么,写证明材料时还是什么,没有什么反复的。在取证过程中,凡是与此相关的情况,相关单位的往来,能够证明这个假账的外部材料都查实查证;来不及函证的,请他们复印传真过来,把问题彻底砸实了,不留下任何死角和漏洞。二是有效的运用审计策略,审计脉络清晰。审计组长将审计人员何时做什么,与何人谈话等安排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提高了审计效率,节约了审计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审计风险。
查出真相:账目造假触目惊心 顶风作案:责任人员受到惩处
据当事人王某的书面材料反映,为了应付检查,1999年12月,铁五局物资总公司财务科对南材厂财务账进行检查,指出,南昆材料厂无正规财务报表,必须在2000年二季度前补作正规报表,对于账面不规范的财务处理要做调整,做到符合会计制度,账面余额要与报表相符合等,并多次打电话催促账要调整。2000年8月份,铁五局物资总公司财务科召开会议,指出南昆材料厂的账要做一些调整,料差、利润要留得住,不被上级收走。会后,1992~2000年南材厂的账全部搬到水城材料厂财务室,根据不同的分工,对南昆材料厂所有账务进行检查,并对认为有问题的凭证、账簿插上白纸条(报表、总账、明细账凭证、现金、银行记账等资料),具体要求是:
1.1997年一材厂摊给南昆材料厂的管理费不能一次性摊,必须改成按季度分别从1993年摊起。
2.应付账款的贷方数太大,要从点收材料开始改成低点收,减少料差,减少应付账款贷方数目。
3.一材厂转南昆材料厂的账(实为料差)凭证要全部取出来,不作账,南昆材料厂转一材厂的运杂费等(实为料差),也不能转一材厂往来账,要重点作,改凭证、明细账等,列入南昆材料厂料差、转成本。
4.7000立方米美松木销售情况,郴州厂部卖往中南木材公司后,其收入887万元是由一材厂转账到南昆材料厂作销售收入,应改为由南昆材料厂以调拨料形成对一材厂往来账,不能作销售收入,所以要更改有关凭证,重新作账。
铁五局物资总公司财务科检查要求更改或取消的重点凭证有:1995年3月2#凭证、1996年3月72#凭证、1997年9月90#凭证、1997年3月62#凭证、1997年4月70#凭证、1997年6月85#凭证等等。凭证改完或取消,影响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账、总账、报表等相关联的资料都要相应改完,涉及的科目有:内部往来、备用金、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采购保管费、本年利润、其他业务支出等。物资采购转入应付账款的凭证一律不做,一材厂转南材厂的贷方料差凭证一律不作账,财务费用的凭证,转财务费用科目等。
8月11日开始,南材厂的财务人员开始了分工,一人做凭证,一人负责整理资料,一人改明细账、报表,一人改总账,一人接受找凭证与临时任务。改账直到2000年11月才基本上结束,足足花了5个月的时间。
11月底,针对南材厂账上存在着临时设施收支等收支计200多万元挂往来账等问题,铁五局物资总公司财务科作进一步的要求:南材厂一定要按正规做法,即收支进入当期成本核算,转本年利润,做工程报表,挂往来账是错误的,要做调整;对7000立方米美松木过程弄清来龙去脉,了解相关单位到账科目,由南材厂做调整,有关通知书、记账凭证的文字摘要要斟酌,以退料差形成转账;账簿合同(协议)要按规定贴印花税,损益表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要立即改正,并从郴州地税局购印花税票给账簿、合同贴花。
经审计人员对上述书面资料反映情况及有关账簿、凭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南材厂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一、将1997年虚提上交一材厂的费用由一笔分摊转为跨期分摊
为使计提的费用更加隐蔽,南材厂将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分担一材厂费用(工资附加费、应酬费、设备折旧、管理费)843万元的凭证(1997年6月89#)撤下,采用加入新凭证分期负担费用的方式,在1993年至1998年共分摊943万元。经审查,一材厂对南材厂1997列账上交843万元费用除56万元列冲成本外,其余均在应付账款——待处理科目挂账至今,未据此调整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造成少计一材厂利润787万元。
二、调整应付账款科目,将隐藏的利润还原,隐藏利润未纳入一材厂汇总报表
为使南材厂不实的应付账款科目能经得起审计,南材厂将原隐藏在应付账款中的利润通过变造点料单、重作凭证的手法,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冲减应付账款科目,结转材料差异成本冲减其他业务支出的账务处理方式,将隐藏利润又还原到账面。经审计核实,共调增利润1027万元,上述还原的利润未并入一材厂财务报表,造成少记一材厂利润1027万元。
三、建厂费转作当期收入并调整成本科目
南材厂通过撤换原凭证的方式,将原转一材厂建厂费收入由南材厂直接予以确认,本期增加收入88万元,该项原已进材料成本支出的92万元,由材料成本中冲回转入专项工程支出。经审计核实,上述调整新增利润88万元,新增利润未并入一材厂财务报表,造成少计一材厂利润88万元。
四、隐藏串换木材收益
南材厂通过撤换原凭证的方式,将串换木材的收益由原为向外单位分配利润转为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经审计核实,上述调整减少南材厂账面利润207万元,对整体损益未产生影响。
上述四项内容共造成中铁五局少计利润1902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627万元。
南昆材料厂在国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三令五申打假治乱的大环境下,为小集团的利益,隐瞒截留巨额利润。并在《会计法》修订实施的大背景下,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用了近5个月时间,公然改账,填制假凭证、编制假账簿、提供假报表,性质极其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对此,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将此问题移交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贵州省国家税务局进一步查处。
案件引发的思索:经济发展呼唤国企财务诚信
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财务信息失真和会计造假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上市公司出假账,是对股东的欺诈;国有企业作假账,是对全国人民的犯罪。为了使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能有根本的好转,建议应建立下列三级治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机制:
1.就《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对企业负责人、会计主管、会计人员进行三级培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监督与管理,使企业不愿作假账,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不愿协助作假账。
2.财政、审计、税务等机关齐抓共管,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治理机制,使企业不能作假账,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协助作假账。
3.严肃查处作假者,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使企业不敢作假账,会计师事务所不敢协助作假账。莫造假,造假必被捉。像财政部近期查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查处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南昆材料厂等,便能起到惩一儆百的威慑作用。
通过建立上述使企业不愿、不能、不敢作假账的三级治理机制,相信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状况一定会大为好转。
(《中国审计》2002年第5期 赵永红 魏小题 陈建伟/文)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