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一、香港会计师公会
根据《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香港法例第五十章)的有关规定,于1973年1月1日注册成立了香港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公会”),为香港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机构。公会的主要职责有:保存香港专业会计师的名册及办理注册事宜;监管会计专业,包括评审会计师资格、发放注册会计师执业牌照及制定会计师的执业操守;代表整体会计师专业发表意见;为公会会员提供后续教育和为参加会计师专业考试的学生举办辅导;举办香港会计师专业考试。
2001年,公会下设5个法定委员会,32个非法定委员会和11个工作小组。法定委员会包括:纪律小组、考试评议会、调查小组、执业审核委员会、注册及执业核准委员会;非法定委员会包括:会计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行政及财务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核数准则委员会、社会义务工作委员会、投诉小组、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公司管治委员会、会员服务发展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专业操守委员会、银行事务专家小组、破产事务专家小组、保险事务专家小组、法律事务专家小组、上市事务专家小组、证券事务专家小组、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信息科技委员会、破产教育导向委员会、信息科技策略导向委...
一、香港会计师公会
根据《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香港法例第五十章)的有关规定,于1973年1月1日注册成立了香港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公会”),为香港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机构。公会的主要职责有:保存香港专业会计师的名册及办理注册事宜;监管会计专业,包括评审会计师资格、发放注册会计师执业牌照及制定会计师的执业操守;代表整体会计师专业发表意见;为公会会员提供后续教育和为参加会计师专业考试的学生举办辅导;举办香港会计师专业考试。
2001年,公会下设5个法定委员会,32个非法定委员会和11个工作小组。法定委员会包括:纪律小组、考试评议会、调查小组、执业审核委员会、注册及执业核准委员会;非法定委员会包括:会计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行政及财务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核数准则委员会、社会义务工作委员会、投诉小组、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公司管治委员会、会员服务发展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专业操守委员会、银行事务专家小组、破产事务专家小组、保险事务专家小组、法律事务专家小组、上市事务专家小组、证券事务专家小组、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信息科技委员会、破产教育导向委员会、信息科技策略导向委员会、中国大陆事务委员会、公共关系策略导向委员会、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专业水平监察委员会、研究事务委员会、中小型执业所委员会、学生培训及发展委员会、税务委员会、网誉认证委员会;工作小组包括:会计师报告专责小组、小型企业会计原则工作小组、国际认可专责小组、语文水平工作小组、会员需求意见调查专责小组、会籍检讨专责小组、200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筹备委员会、会计实务经验专责小组、准则制订策略检讨专责小组、理事会选举事宜检讨专责小组、研究订定纪律处分指引可取性专责小组。
到2001年10月,公会的会员人数(即香港专业会计师)为18924名,其中注册会计师为3002人;公会的注册学生人数为16988人。
二、香港会计行业的监管工作
(一)订立准则
2001年,公会研究和修订的各项会员守则分为3大类,即会计实务准则和指引、核数准则和指引以及专业操守准则和指引。于2001年颁布的准则、指引、实务说明、诠释及征求意见稿见附录一。
1.会计方面:公会紧贴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不断检讨及修订香港的会计准则,到2001年10月底,公会已根据30项主要国际会计准则的其中20项对香港会计准则作出了修订,并计划于2002年底前完成与上述30条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工作。2001年,公会下属的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意见。小型企业会计原则工作小组继续草拟适用于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
2.核数方面:2001年,公会下属的核数准则委员会积极进行核数准则的修订工作,使项修订计划于年底前完成。除订立准则外,公会就核数师职能和责任的法例和规例和条例草案作出研究。另外,公会针对《2000年银行业(修订)条例草案》、《2001年公司(修订)条例草案》提出的财务摘要报告,以及《证券及期货(账目及审计)规则》作出研究。公会还对创新及科技基金的核数要求与创新科技署进行商讨,对持牌人核数问卷调查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进行商讨。
3.专业操守方面:2001年,公会下属的专业操守委员会经全面检讨公会的专业操守准则后,决定在香港采用国际会计师联会的专业操守准则。此外,公会将草拟指引准则,就仅适用于香港但未涵盖于国际会计师联会专业操守准则内的有关事宜提供补充指引。公会还处理了多宗有关专业操守规则的查询,并将5宗涉及专业操守的投诉转介予专业操守委员会审议。
(二)监察及执行
2001年,公会理事会在完成咨询后,决定采纳由前会长简大伟带领的专责小组所提出的白皮书内所载建议,决定对行业自我监管制度实施建议的修订。公会希望,在《专业会计师条例》作出有关修订后,可于2002年正式推行1个更开放、更具透明度的纪律聆讯制度。
1.投诉:2001年,公会共处理了98宗投诉。
2.调查:2001年,公会共介入8宗正式调查。
3.纪律:2001年,公会下属的纪律委员会聆讯了2宗由执业审核委员会于去年转介予理事会的投诉。理事会亦于报告期内向纪律委员会转介2宗投诉。
4.对财务报表的监察:2001年,公会下属的专业水平监察委员会审阅了超过80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并致函43家公司的核数师,要求阐释若干会计处理方法,其中部份函件更建议其可在日后年报中作出改善的事项。委员会得到在5年内审阅所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可行性及选择财务报表以供审阅的基准后,决定日后采用风险为本的审阅方式,以便更有效地运用资源。根据新的选择基准,公会日后审阅的财务报表将包括所有新上市公司及核数师曾发表保留或经修正意见的财务报表。此外,公会还会随机抽选其它已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审阅,使审阅范围能够涵盖所有上市公司。
5.证监会转介个案: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根据其与公会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协议,向公会转介1宗个案,要求公会审阅有关1名依照《证券条例》注册的证券交易商的财务报表核数工作。理事会已按照有关要求,成立1个3人工作小组处理有关个案,目前调查程序仍在进行。
6.执业审核:执业审核计划进行至今已届第9年。2001年,公会下属的执业审核委员会草拟一项以风险为本的执业审核机制供理事会审议。根据新的机制,执业审核委员会将对风险因素较高的执业事务所优先进行执业审核,并考虑应否增加审核次数。委员会于期内就3名执业会员并未遵守执业审核程序或并未提供足够资料以便其进行第2次执业审核向理事会作出投诉。此外,委员会亦根据第2次执业审核的结果,投诉1名执业会员没有遵守、维持或应用专业准则。
7.经修订的调查政策:为迎合公众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有鉴于近期的司法案例及会员对《纪律委员会聆讯规则及其它规管问题的修订建议白皮书》所作出的意见,理事会于报告期内修订其法定调查政策,令公会可更灵活地展开法定调查。
8.纪律及规管程序的修订建议白皮书:《纪律委员会聆讯规则及其它规管问题的修订建议白皮书》的咨询期已于2000年11月届满。公会理事会决定采纳白皮书内的所有建议。期后公会向政府财经事务局申请修订《专业会计师条例》及有关附例,希望能落实白皮书所载的建议。
三、香港会计师事务所
凡在香港开业或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均需根据香港法例向公会注册登记。事务所的经营方法分独资经营、合伙经营及执业法团3种。根据香港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账目,必须由执业会计师审核。到2001年10月30日,已经向公会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有1142家,其中以有限公司形式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99家。
四、行业发展
公会多年来一直致力拓展会计行业的主要业务和服务范畴。公会的拓展工作主要集中于代表同业提出意见及倡议、颁布指引、举办专业技术研讨会、建立专业网络和发展新市场。
(一)公司管治方面:致力在香港推广和建立良好公司管治标准。2001年3月,公会出版了《Corporate Governance Disclosure in Annual Reports-A Guide to Current 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ement》,就编撰符合香港现行法例规定及最佳准则的披露资料,提供实务指引和范例。2001年,公会再度举办“最佳公司管治资料披露大奖”比赛。报告期间,公会对公司法改革常务委员会就公司管治检讨第一阶段发表的咨询文件提交意见。
(二)法律事务方面:2001年,公会下属的法律事务委员会就《贩毒及有组织罪行(修订)条例草案》向当局提出反对。在公会及其它专业团体向草案委员会表达强烈保留意见后,该条草案之通过日期已经押后。公会于年内亦曾就其它法律及规管事宜进行检讨及提出意见,其中包括:《2000年证券及期货条例草案》、《2000年知识产权(杂项修订)修例》、《版权(暂停实施修订)条例草案》。
(三)税务方面:公会每年就特区政府制定的年度预算算提交建议。公会在其2001年财政预算案建议中倡议政府全面探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并特别就中国即将进入世贸所带来的契机加以剖析。2001年,公会下属的税务委员会就扩阔税基事宜举办研讨会,其后还对特区政府发表一项有关同样事宜的咨询文件举行会员论坛。一如既往,委员会与税务局召开年度会议。2001年,公会与税务局就电子方式申报利得税的问题举行了两次会议,公会还获邀对其草拟有关电子商贸的释义及执行指引提供意见。
(四)证券事务方面:公会与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一向保持密切联系。双方于报告期间召开7次三方会议,就三方共同关注的事宜交换意见。2001年,公会就特区政府及有关监管机构发出的法例、草案及建议作出研究及提交建议,其中包括:《证券及期货例草案》、《证券及期货(账目及审计)规则》、《证券及期货(客户证券)规则》、《证券及期货(客户款项)规则》、《证券及期货(成交单据、户口结算及收据)规则》、有关修订《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和《证监会注册人操守准则》的咨询文件。
2001年,公会成立会计师报告专责小组,全面检讨公会就申报会计师为刊发售股章程、其它投资通函所提供的报告及其它文件而颁布的专业准则和指引。
(五)财务管理方面:2001年,公会下属的财务管理委员会就特区政府发表的《政府账目汇报政策检讨咨询文件》提出意见。委员会还检讨了香港上市公司财务及会计部门的水平研究结果。
(六)银行事务方面:2001年,公会下属的银行事务专家小组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共举行5次联络会议,就银行业的核数与会计事宜交流意见。公会审阅了认可机构披露年中及全年财务资料方案及《2000年银行业(修订)草案》,并就此提供意见。
(七)保险事务方面:自2000年12月实施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以来,公会不断就强积金计划的会计与核数规定更新现行的会计指引和核数实务说明。2001年,公会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保持良好沟通,就保险界退休福利计划行业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
(八)破产管理方面:2001年,公会代表与破产管理署署长全面,就有关降低竞投B小组公司清盘个案的资格作出讨论,其后当局对原建议作出修订。公会还就《2000年公司(修订)条例草案》提交建议,指出草案内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公会下属的破产事务专家小组与破产事务关注小组共同编撰了1本名为《A Guide to Hong Kong’s Insol-vency Regime》的书籍。
(九)网誉认证服务方面:2001年,公会在建设网誉认证计划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报告期内,公会共举办了7个网誉认证资格确认课程,并建立专门网站《www.webtrust.org.hk》,为公众人士提供有关网誉认证的资料。2001年,公会积极参与International Network(IIN)活动,并计划于2002年2月初在香港主办下届IIN大会。
(十)信息科技方面:2001年,公会就特区政府及有关监管机构发出的咨询文件发表意见,包括:计算机罪案跨部门工作小组报告;网上证券及期货交易报告;《电子交易条例》。年内,公会加入1个旨为协助和推进发展网上财务报表国际标准[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国际组织,其后更成立工作小组,专责推动和领导XBRL在香港的发展。
(十一)专业风险管理方面:2001年,公会与专业弥偿保险总保单的经纪Aon Risk Services Ltd.及Windsor Profes-sional Indemnity Ltd.续约。2000/2001年度的总保单承保范围已从原有的专业服务一般性保障扩充至包括与网誉服务有关而源于北美的索偿个案而提供的基本保障。公会下属的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检讨现行法律责任制度下所衍生的问题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其一项呈交特区政府的文件中,公会引证加拿大和百慕达最近的法例修订,建议在香港作出类似修订。
五、会员服务及社会服务工作
(一)专业进修方面:2001年,公会属下的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因应执业会员及从事于商界或其它行业的非执业会员的需要举办了165项专业进修活动。除了一般的研讨会、研习班、会议外,公会首次推出网上学习课程。
(二)中小型执业所方面:2001年,公会属下的中小型执业所委员会出版《执业实务指南》和《核数工作底稿样本》,亦为受雇于执业事务所的雇员提供一连串核数培训课程及公司秘书课程。年内,委员会组织了1次访问深圳、广州、珠海及澳门的考察活动,并就公司注册处经修订和推出的表格,以及公司法改革常务委员会公司管治检讨第1阶段的咨询文件发表了意见。
(三)会员康乐活动和服务方面:2001年,公会下属的会员服务发展委员会全面负责公会为所有会员提供的服务。年内,公会为会员提供的服务活动包括:参加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举办篮球、足球、高尔夫球及网球比赛;在马场设置私人包厢供会员使用;举行迎新酒会,欢迎新加入的公会会员;举行周年晚宴;为公会会员及其家属提供信用卡;为会员安排多种商品及服务折扣优惠;提供就业资料服务及团体保险计划;于公会图书馆内添置可供浏览互联网及电子刊物的计算机;革新公会网站,增设会员专用区和一系列其它全新功能。新网站极具互动性,会员及注册学生在网上既可更改个人资料,亦可进入会员聊天室与其它会员对话。
(四)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在参与慈善活动及社区服务方面,公会会员透过一项名为“会计师大使计划”服务社会大众。该计划包括多项社会服务:免费会计辅导服务计划;义务会计指导;教育支持服务;大管理资源中心会计师大使值勤服务;环境保护活动;社会服务及慈善活动。
六、与中国内地的联系
2001年,理事会下属的向内地推广会计专业服务专责小组就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香港与内地会计专业合作和发展的契机广泛收集意见,随后发出讨论文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会计专业紧密合作和进展提出方案及建议。公会亦透过加入香港专业联盟及其活动在内地推广香港的会计专业服务。
2001年,公会与内地的交流/合作项目包括:
1.访问内地—公会于9月派出19人代表团访问北京及上海。
2.为中注协的月刊《中国注册会计师》供稿。
3.参与准则制定工作一公会委派两名代表出席中注协的外国及港澳专家咨询组会议,就第4批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定稿工作。公会属下的中国大陆会计及审计小组就中国财政部发出的第5批中国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提供意见。
4.国家税务总局召开周年会议一公会属下的中国大陆法规及税务小组于2001年8月与国家税务总局举行年度会议。
5.负责注册会计师考试—自1995年起,公会应中注协邀请,全权负责安排香港考生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有关事宜。1999年,该考试首次在香港举行。2001年的考试共有1513名港、澳、台考生参加。
七、专业资格课程
以培养具备远见的新一代会计师为宗旨的专业资格课程自1999年1月推出至今,已完成1个完整的课程,首批学生已于2001年1月肆业,其中部份毕业生更已正式成为公会会员。到2001年10月,专业资格课程共有840名注册学生。2000年5月公会与澳州会计师公会及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签订之相互认可协议,肯定了专业资格课程的国际承认。
八、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
世界会计师大会(简称“世会”)是由国际会计师联会主办,每5年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举行1次的环球性会计师会议。公会获授权于2002年11月18至21日在香港举办第十六届世会(主题定为《知识型经济与会计师》)。2001年,在前会长黄匡源的领导下,世会筹备委员会及其6个小组委员会在展览、财务及赞助、后勤、推广宣传、交流活动及大会程序等筹备方面努力不懈地展开工作。
(香港会计师公会供稿)
附录一:2001年(截至10月底)颁布的准则、指引、实务说明、诠释、公报及征求意见稿
一、专业操守准则及一般指引
二、会计实务准则、诠释与会计公报
三、核数准则、审计准则与实务说明
四、征求意见稿
附录二:香港会计师公会2001年理事会名单
会长:李兆铨
副会长:孙德基 黄德伟
当选理事:(以英文姓氏笔划为序)
路沛翘*陈记 陈茂波
左龙佩兰 周光晖 甘博文
廖达贤 岳思理*唐家成
增选理事:方中 徐林倩丽
当然理事:钟悟思(财政司司长代表)
沈文焘(库务署署长)
注:*为外藉人士
(香港会计师公会供稿)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