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一、香港会计师公会
香港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机构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公会”)。公会根据《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香港法例第五十章)的有关规定,于1973年1月1日注册成立。
公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保存香港专业会计师的名册及办理注册事宜;监管会计专业,包括评审会计师资格、发放注册会计师执业牌照及制定会计师的执业操守;代表整体会计师专业发表意见;为公会会员提供后续教育和为参加会计师专业考试的学生举办辅导;举办香港会计师专业考试。
2000年,公会下设5个法定委员会、32个非法定委员会和14个工作小组。法定委员会包括:纪律小组、考试评议会、调查小组、执业审核委员会、注册及执业核准委员会;非法定委员会包括:会计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会计专业标准咨询委员会、行政及财务委员会、银行业咨询委员会、保险业咨询委员会、证券业中介团体咨询委员会、上市与收购规则咨询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核数准则委员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公共关系咨询小组、公会关系委员会、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公司管治委员会、关注当前事务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专业操守委员会、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资讯科技委员会、破产教育导向委员会、破产...
一、香港会计师公会
香港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机构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公会”)。公会根据《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香港法例第五十章)的有关规定,于1973年1月1日注册成立。
公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保存香港专业会计师的名册及办理注册事宜;监管会计专业,包括评审会计师资格、发放注册会计师执业牌照及制定会计师的执业操守;代表整体会计师专业发表意见;为公会会员提供后续教育和为参加会计师专业考试的学生举办辅导;举办香港会计师专业考试。
2000年,公会下设5个法定委员会、32个非法定委员会和14个工作小组。法定委员会包括:纪律小组、考试评议会、调查小组、执业审核委员会、注册及执业核准委员会;非法定委员会包括:会计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会计专业标准咨询委员会、行政及财务委员会、银行业咨询委员会、保险业咨询委员会、证券业中介团体咨询委员会、上市与收购规则咨询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核数准则委员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公共关系咨询小组、公会关系委员会、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公司管治委员会、关注当前事务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专业操守委员会、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资讯科技委员会、破产教育导向委员会、破产管理会计师委员会、法律事务委员会、中国专业事务委员会、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专业水平监察委员会、公共及政府机构委员会、研究委员会、中小型执业所委员会、学生培训及发展委员会、税务委员会、网誉认证委员会;工作小组包括:第四个长远计划工作小组、小型企业会计原则工作小组、国际认可专责小组、语文水平工作小组、会籍检讨专责小组、200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筹备委员会、会计实务经验专责小组、核数师法定豁免专责小组、纪律委员会程序规则检讨专责小组、处理问题企业事宜专责小组、向国内推广会计业专业服务工作小组、公会周年晚宴形式检讨专责小组、理事会选举事宜检讨专责小组、“公元二千年问题”专责小组。
截至2000年10月,公会的会员人数(即香港专业会计师)为17645名,其中,注册会计师为2891。公会的注册学生及年长学生人数为20356人。
二、香港会计行业的监管工作
(一)订立准则
公会研究和修订的各项会员守则分为三大类,即会计实务准则和指引、核数准则和指引以及专业操守准则和指引。自1993/1994年度开始,公会下属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及核数准则委员会逐步按照国际审计准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及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重新修订公会的会计实务及核数准则。于2000年颁布的准则、指引、实务说明、诠释及征求意见稿见附录一。
1.会计方面:2000年,公会属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亦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和征求意见稿作出研究,并提供意见。年内较为重要的事宜包括公会针对集团重组所颁布的一份新会计实务。该准则是为了配合《公司条例》经修订后允许合并宽免而颁布的。此外,公会亦开始与政府紧密合作,对《公司条例》作出适当修订,容许该等在现有法律定义范围以外的附属公司包括在综合账内。与此同时,会计专业标准咨询委员会继续关注会计准则的发展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并轨的进度。2000年年初成立的小型企业会计原则工作小组建议在香港会计准则范围内简化小型企业的财务报表。小组正在草拟一套适用于小型企业的会计准则及一份建议书,就《公司条例》所需的相应修订作出建议。详细的建议书将于2002年年初发出,并咨询意见。
2.核数方面:2000年,公会属下的核数准则委员会一项主要任务是制订一份实务说明《按照<电子交易条例>的要求而对核证机关作出之评估》,对作为评估员的会员于按照《电子交易条例》的要求而进行评估工作时提供指引。委员会亦就《2000年建筑物管理(修订)条例草案》及《市区重建局条例草案》进行研究,并向有关当局呈交了公会对有关核数报告规定的意见。委员会亦同时考虑了公会其他委员会所提出与核数有关的问题,并与该等委员会紧密合作,就有关不同行业的技术性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3.专业操守方面:2000年,公会属下的专业操守委员会借鉴国际会计师联会的《专业会计师专业操守准则》更新公会的专业操守准则,冀能确保公会的准则符合国际标准。委员会于年内亦检讨了专业操守准则第1.205号《执业宣传》。公会经研究一项由该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后,同意公会的注册学生亦必须遵守公会的专业操守准则。年内,委员会亦研究了一份由国际会计师联会就会计师的独立性发出的征求意见稿《专业会计师操守准则修改建议》,并作出建议。此外,委员会处理了多宗关于专业操守规则的查询,并审议了三宗属于严重性质的投诉。
(二)监察及执行
1.投诉及查询:2000年,公会共处理了86宗与专业操守有关的投诉及查询。
2.调查:2000年,有7宗正式调查个案正在进行中。
3.纪律:公会下属的纪律委员会在聆讯了6宗个案后,裁定其中涉及的2名专业会计师及1名注册学生的行为违反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
4.对财务报表的监察:2000年,公会属下的专业水平监察委员会审阅了150多份上市公司的年报,并致函54家公司的核数师,要求阐释某些会计处理方法,并建议可在来年年报中作出改善的事项。委员会维持现时的目标,即以5年为一个周期,审阅所有已公布的财务报表。
5.联交所转介个案:联交所于1998及1999年向公会转介共11宗有关上市公司核数的个案。理事会就其中3宗个案指示专业水平监察委员会作出资料搜集。其后,由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简称“香港联交所”)未能向公会提供进一步资料,暂停进行其中2宗个案,香港联交所亦撤回另一个案。按委员会初步调查所得,理事会裁定其中2宗个案的核数师毋须答辩,并已根据《专业会计师条例》第VA部分对上年度内4宗及本年度内1宗个案展开正式调查。委员会仍在研究余下的1宗个案。
6.执业审核:执业审核计划自1992年推行至今已有8年。2000年,公会下属的执业审核委员会基本上完成了审核首循环的1000宗个案。执业审核委员会对3名执业会员向理事会作出投诉,并交公会属下的纪律小组处理。
2000年,公会属下的纪律委员会程序规则检讨专责小组发表了一份《白皮书》。该报告建议就公会纪律委员会程序规则及公会监管程序作出重大修改,藉以提高公会整个自我监管系统的透明度、独立性及效率。
三、管理香港会计师事务所
凡在香港开业或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均需根据香港法例向公会注册登记。事务所的经营方法分独资经营、合伙经营及执业法团三种。根据香港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账目,必须由执业会计师审核。截至2000年10月3日,已经向公会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有1090家,以有限公司形式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共73家。
四、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意见和建议
(一)公司治方面:
2000年,公会属下的公司管治委员会筹办了以下两项重要活动:
1.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于2000年6月在香港举办,以《资料披露在提高公司管治及问责水平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为主题的第二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公司管治圆桌会议》。
2.为响应圆桌会议的主题及推广和鼓励在香港发展良好的公司管治披露,公会首度推出了“最佳公司管治资料披露大奖”比赛。所有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及公共/非牟利机构均可参加此项比赛。
(二)法律事务方面:
2000年,公会属下的法律事务委员会向立法会、政府机关及监管机构就多个草案及建议提交意见,其中包括:
·《保安及护卫服务条例》
·《1999年电讯(修订)条例草案》
·《2000年证券及期货法例(提供虚假资料)条例草案》
·《1999年贩毒及有组织罪行(修订)条例草案》。
(三)税务方面:
公会每年均就特区政府制定的年度预算提交建议。公会在其2000年财政预算案建议中倡议政府在多个层面上改革税务政策,包括对税收系统和税基的检讨。2000年,公会属下的税务委员会主席雷添良获委任为特区政府扩阔税基独立专家小组成员。该委员会如常与税务局局长举行周年会议,讨论共同关注的事宜。委员会亦成立了一个小组,就电子报税的技术问题与税务局联系。
(四)证券事务方面:
公会与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并于2000年召开3次三方会议,就三方共同关注的事宜交换意见。由于管治不同类别的市场参与者的条例日趋复杂,公会属下的证券事务委员会自2000年1月起分拆为上市与收购规则咨询委员会及证券业中介团体咨询委员会。2000年,该两个委员会就多项法例作出研究及建议,包括:
·《证券及期货条例草案》
·由联交所发出的4份咨询文件
·《财政资源规则》
·《证券(账目及审计)规则》
·一份由证监会发出的咨询文件。
(五)银行业务方面:
分会属下的银行业咨询委员会就认可机构的财务资料披露事宜与香港金融业管理局(简称“金管局”)经常保持联系。2000年,委员会研究了几份有关财务资料披露的建议,并提出意见。委员会与金管局举行了一次联络会议。委员会的成员亦参与了金管局财务资料披露工作小组的工作。
(六)保险事务:
2000年,公会属下的保险业咨询委员会完成了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出的保险业会计问题大纲的研究,并检讨和修订了公会发出的行业会计指引《一般保险业的会计处理》。委员会对由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发出的草拟指引、《2000年保险公司(修订)条例草案》及几份有关保险/退休金计划的咨询文件作出建议。
(七)破产管理方面:
2000年,公会属下的破产管理会计师委员会继续设法解决有关清盘人费用的问题。委员会亦就下述咨询文件提供意见:
·《2000年公司(修订)条例草案》
·《公司条例》第228A条有关自愿清盘的特别程序。
2000年成立的破产教育导向委员会专责破产管理教育的安排,并向理事会就该事宜提供意见。在该委员会的推动下,新的破产管理文凭课程于2000年底开课。该课程的设立为有意投身破产管理工作的公会会员提供有系统的训练计划,让他们获取此项工作的专门技能。
(八)专业风险管理:
公会属下的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继续与专业弥偿保险总保单计划下的经纪定期举行联络会议,也经常与承保人进行会议。2000年,委员会研究草拟一项建议,冀能在民事过失法的机制下,以适当比例责任制取代共同及个别责任制。
五、各项服务及会计专业考试
(一)专业进修方面:
强制性专业进修制度已于1999年1月实行,至今已有超过会员总数99%的会员遵照有关规定。2000年,公会属下的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因应执业会员及非执业会员的不同需要举办了122项与提供后续教育有关的活动,形式方面有研讨会、研习班及会议三种。此外,公会属下有关委员会亦于年内推出训练课程,包括一项为受雇于中小型执业会计师事务所见习及资深核数员而设的核数培训课程、一项为执业所雇员提供的公司秘书务实培训课程及一个旨为提高会员对中国会计认识的内地会计、审计及税务研习班。2000年,公会属下的学生培训及发展委员会为公会注册学生举办了71班考试温习课程、22个考试辅导讲座、127班联合会计课程、3个学生迎新讲座。
(二)资讯科技方面:
公会属下的资讯科技委员会继续通过出版刊物、举办研习班、研讨会及实地考察等活动为会员提供最新资讯和指引。
(三)网誉认证服务方面:
公会于1999年11月与美国执业会计师公会及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公会签署了意向书,表达签署各方均有意签署一份合约,赋予公会在香港签发网誉认证的独家发牌权。双方随即商讨独家发牌权合约的条件。2000年上半年,公会属下的网誉认证委员会向多个相关政府机构介绍网誉认证及为公会的网誉认证计划建立所需的基础设施。2000年7月,一个由该委员会主席带领的公会代表团出席7月26至28日在巴黎举行的全球网誉认证会议,在该会议中,公会签署了网誉认证发牌权合约,成为美国执业会计师公会及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公会在亚洲的首个网誉认证伙伴及香港惟一的网誉认证发牌机构。公会计划于2000年底推出网誉认证服务执业者的牌照。
(四)财务管理方面:
2000年,公会属下的财务管理委员会举办了一次财务总监论坛,亦为楼宇、建筑及物业事宜关注小组举办了多项活动,这包括2个论坛、1个前往上海及苏州的考察活动及1个建筑介绍课程。
(五)会员康乐活动和服务方面:
2000年,公会为会员提供的服务/活动包括:参加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举办篮球、足球、高尔夫球及网球比赛;在马场设置私人包厢供会员使用;举行迎新酒会,欢迎新加入的公会会员;举行周年晚宴;在国际网络上设置公会网页;设置公会图书馆;为公会会员及其家属提供信用卡;为公会会员提供多种购物及服务折扣优惠;以较优惠价格为会员购买专业书籍;提供就业资料服务及团体保险计划。
(六)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在参与慈善活动及社区服务方面,公会会员可通过一项名为《会计师大使计划》服务社会大众。该计划包括多项社会服务:免费会计辅导服务计划;义务会计指导计划;教育支援服务;大厦管理资源中心会计师大使值勤服务;环境保护活动;社会服务及慈善活动。
(七)专业资格课程:
自1999年1月1日专业资格课程推出以来,公会已举办了3期课程,首次期终专业考试于2000年12月举行。2001年将有首批专业资格课程的毕业生出现。公会于2000年5月与澳洲会计师公会及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签署相互认可协议。由于相互认可协议准许通过公会专业资格课程的公会会员申请成为上述2个会计团体的会员,这肯定了专业资格课程的素质,并充分反映了公会的国际地位及公会对地区会计专业发展的贡献。
六、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
2000年,200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筹备委员会的工作非常繁忙。世界会计师大会(简称“世会”)是由国际会计师联会主办,每五年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举行一次的环球性会计师会议。公会获授权于2002年11月18至21日在香港主办第十六届世会。本次世会为首次在中国领土举行。今届世会的主题已定为《知识型经济与会计师》。
七、与内地会计界的联系
公会与内地会计界的联系始于1984年,并于1985年与中国会计学会成立联络小组,就会计专业的发展作出交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于1988年成立后,两地会计界的联系更加密切,两会于1994年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
2000年,公会与内地的交流/合作项目包括:
1.访问内地——公会于7月派出22人代表团访问北京,并获财政部、中注协以及其他多个相关部级单位及机构接见。
2.与中注协及其他内地组织举办合作项目,其中包括:
·为国家审计署官员于1999年10月在香港举办学习课程
·与国家外国专家局于2000年1月在北京联合举办1个为期2天的企业策划及财务主管研讨会
·与中国会计学会联合编纂《英汉、汉英会计词汇》
·为中注协的月刊《中国注册会计师》供稿。
3.参与准则制定工作——公会就中国财政部发出的一份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征求意见稿提供意见。
4.与国家税务总局召开周年会议——公会属下的中国法律及税务小组于2000年7月与国家税务总局举行年度会议。
5.负责注册会计师考试——自1995年起,公会应中注协邀请,全权负责安排香港考生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有关事宜。1999年,该考试首次在香港举行。2000年的考试共有1095名港、澳、台考生参加。
6.康乐活动—2000年4月,公会与广州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一场足球比赛。
八、与国际的联系
2000年,公会在国际事务上保持活跃姿态。公会是国际会计师联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亚太区会计师联会及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solvency Professionals的成员。目前公会有多名代表参与上述组织内的理事会、委员会或专责小组的工作。
(香港会计师公会供稿)
附录一:2000年(截至9月底)颁布的准则、指引、实务说明、诠释、公报及征求意见稿
一、专业操守准则及一般指引
二、会计实务准则、诠释及会计公报
三、核数准则及实务说明
四、征求意见稿
附录二:香港会计师公会2000年(截至10月)大事记
1999年12月 与国际会计师联会就将于2002年11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的筹办工作签署合作备忘录。
2000年5月 与香港联交所及香港证监会在香港联办第二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区公司管治圆桌会议。
5月 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澳洲会计师公会签署相互认可协议。
6月 举办首届最佳公司管治资料披露大奖比赛。
7月 与美国执业会计师公会及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公会签署网誉认证发牌权协议,成为香港独家的网誉认证发牌机构。
8月 与另外9个专业团体参与专业联合中心的筹备工作,并成为该中心的创办成员之一。
9月 在检讨公会纪律委员会程序规则后,发表一份载有修订建议的《白皮书》,咨询会员意见。
9月 公会第四个长远计划的商讨工作已经完成。
9月 庆祝公会的免费会计辅导服务计划成立十周年。
10月 委托网页工程师更新及重整公会的网页,改善其设计、并扩大其功能及互动性。
附录三:香港会计师公会2000年理事会名单
会长:甘博文
副会长:路沛翘*李兆铨
当选理事:(以英文姓氏笔划为序)
陈记煊 左龙佩兰 周光晖
方中 廖达贤 岳思理*
孙德基 谢孝衍 黄德伟
增选理事:陈茂波 钟瑞明
当然理事:钟悟思(财政司司长代表)
沈文焘(库务署署长)
注:*为外籍人士
(香港会计师公会供稿)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