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2000年中国银行系统财务会计工作的总体任务是严格管理、遵纪守法、深化改革、增收节支。围绕这个总体任务,中国银行抓管理,促服务,增效益,从制度建设、系统建设、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为财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贯彻落实新《会计法》
在2000年全行财会工作会议上,中国银行组织参会的各一级分行分管会计工作的行长、会计处长及总行有关业务部门代表学习了新修订的《会计法》,并在《中行职工报》上举办了新《会计法》系列讲座,编写了一套新《会计法》自测试题,在全行范围内掀起学习新《会计法》的热潮。
在大力宣传和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中国银行以新《会计法》规范各分行的会计工作,坚持“依法治行、依法治乱”的原则,加强财会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监管,堵塞漏洞,切实杜绝账目不清、数字不实、信息失真的现象,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整章建制,强化会计核算
(一)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新业务品种的不断出现,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核算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银行旧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已难以满足实际...
2000年中国银行系统财务会计工作的总体任务是严格管理、遵纪守法、深化改革、增收节支。围绕这个总体任务,中国银行抓管理,促服务,增效益,从制度建设、系统建设、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为财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贯彻落实新《会计法》
在2000年全行财会工作会议上,中国银行组织参会的各一级分行分管会计工作的行长、会计处长及总行有关业务部门代表学习了新修订的《会计法》,并在《中行职工报》上举办了新《会计法》系列讲座,编写了一套新《会计法》自测试题,在全行范围内掀起学习新《会计法》的热潮。
在大力宣传和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中国银行以新《会计法》规范各分行的会计工作,坚持“依法治行、依法治乱”的原则,加强财会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监管,堵塞漏洞,切实杜绝账目不清、数字不实、信息失真的现象,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整章建制,强化会计核算
(一)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新业务品种的不断出现,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核算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银行旧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已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鉴此,在充分征求各分行及有关部门意见后,中国银行对原来的“国内行会计基本制度”和“海外机构会计规程”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国银行会计基本制度(2000年版)》和《中国银行海外机构会计规程(2000年版)。
(二)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银行对《各项业务账务处理办法》进行了修订。2000年制定并下发了有关不良资产剥离、银行卡透支、保理业务、营运资金管理、有价单证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损失款项管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及税务调整、海外行准备金管理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手续及管理办法,填补了现有会计核算制度的空白,在加强会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制度建设工作面向新世纪,完善并充实了中国银行财会管理制度的基本体系,促进了中国银行的系统财会工作。
三、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一)2000年,中国银行修订并下发了《中国银行财务管理办法(2000年版)》和《中国银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2000年版)》等文件,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使财务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达到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中国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扩大利差收入,继续加大贷款应收未收利息的清收工作,切实提高贷款收息率;并积极挖掘新的收入源头,努力开拓结算、零售等中间业务领域,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确保收益的稳定增长。
(三)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和压缩费用开支。2000年,中国银行调整了费用预算管理办法,对分行的费用预算实行“按季下达、按月监控”。通过这一调整,总行对分行每季度的费用预算执行情况都进行审核,能及时发现各分行在费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预见性;同时,增强了各分行的成本和费用控制意识,提高了费用预算的约束力。各分行继续巩固“一个城市,一个财务中心”的财务体制改革,集中财务审批权限,增强对基层机构,特别是县支行的财务控制能力。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因素在费用投入中的决策导向作用,缩减亏损行的费用额,特别是严格控制拟撤并县支行的资金投入。各行树立了“勤俭节约、勤俭办行”的良好风气,加强对费用开支的成本效益分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决反对不计成本、铺张浪费的行为。
(四)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务收支计划的约束力。从2000年起,中国银行对各分行的财务收支情况及资产负债状况实行按月监控,并就波动较大的项目逐项进行查询,加强了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对于审核中发现的有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督促分行及时整改。
(五)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业绩考核机制,对海外行和国内行1999年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考核。积极推广和完善分部门核算,并着手拟订分产品核算管理办法。
(六)加强财务管理的动态分析,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模式。为规范各行的财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导向作用,中国银行制定了《中国银行财务分析概要》。财务分析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将预测、控制和事后分析相结合,通过深入研究各种因素与收支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对未来收支情况进行预测,为指导业务部门完成财务预算任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中,中国银行贯彻“调整结构、盘活存量、效益优先、控制增量”十六字方针,严格控制新增固定资产,努力盘活存量固定资产,初步建立了以效益为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机制。要求各行对自用固定资产多余部分及时进行处置和变现,对超出承受能力和影响效益的固定资产,具备出售和出租条件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出售或出租,变不生息资产为生息资产,以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报表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财务信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各金融机构法人每日应将全辖汇总的一般存款余额和日计表,报送人民银行。为贯彻和落实人民银行的有关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本行会计报表的管理水平,中国银行从2001年1月3日起,在全辖实施会计日报制度。会计日报制度是中国银行继1997年在全辖实施会计月报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举措。实施会计日报制度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银行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措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促进了会计核算和管理,对提高各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加大非现场监管力度等具有深远意义。为配合此项工作,中国银行从2000年开始设计、开发了综合报表管理系统。总行要求各分行领导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亲自抓落实,并按总行的工作部署和进度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五、加强出纳管理工作
2000年,中国银行开发了各行本外币现金库存月报,便于掌握各分行现金库存量;为今后对港澳两家发钞行进行管理和指导开展了有关准备工作;有目的地对案件多发地区进行了重点检查和监控;组织学习了《人民币管理条例》;对新版人民币现钞的发行作了宣传。
六、重视和加强会计监督与检查
一是加强对总行本级的会计监督及管理,不定期地对有关业务部门的明细核算进行专项检查;加强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认真做好传票的二次输入核对,使传票的合规性问题有了显著改善。二是加大对下级行的督查力度,认真组织安排,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行财务部参加了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考核小组,对一级分行2000年上半年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全面考核,重点检查各分行的财务控制情况以及各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合规性。
七、加强财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2000年,中国银行按计划于4、6、8月份举办《财会基础知识与实务》培训班3期,培训各级会计负责人650人,完成了对全行二级分行以上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基础培训工作。为规范全辖业务操作,中国银行组织编写了会计岗位持证上岗考试用书《中国银行会计核算教材》(上册)。此外,还就管理会计、出纳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新一代会计系统”、分部门核算等工作组织了专题培训。同时,中国银行在平时也注重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遵纪守法意识和爱行敬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中国银行还积极从应届毕业的会计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选拔人才,不断优化和更新会计人员结构,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中国银行财会部供稿 冯波执笔)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