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和扩大了编委会。新编委会成员包括财政部、研究会和部内有关业务司局的主要领导、知名的专家教授,还有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新编委会对指导办刊方向、协调各方开展各项活动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刊物定位问题、预算会计体系的统一宣传等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二)进一步明确了办刊方针。编辑部根据研究会章程和研究会领导与财政部领导的历次指示,结合多年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围绕中心,关注基层,开拓创新,提高质量”的办刊方针。
(三)召开通联工作会议,组成精干的通联队伍。通联工作是提高刊物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在召开第一次编委会后,在山东和北京分别召开了地方和中央单位的通联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通联工作制度》,组成了一支有200多人参加的通联队伍。这对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扩大刊物的发行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四)召开会刊出刊百期座谈会。在会上,读者、作者、编者聚集在一起,畅谈对刊物的评价、要求和意见,共同欢庆出刊100期。与会同志充分肯定了会刊在预算管理与会计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