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投入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理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收支的快速增长相应扩大,但近年来公共支出经费增长速度均低于财政收支的增长幅度,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各方面呼声甚高。另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重点支出项目如再就业、科教兴国、知识创新、环境保护、西部开发以及财政供给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等,都需要财政确保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地加大投入。供需矛盾突出,财政部门尤其是经济困难的中西部地区感到压力甚大。
(二)调整支出结构虽已起步,但力度不大,步伐不快。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政府职能还不够规范,一些不该由财政负担的项目还在负担,财政包揽过多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对应该支持的项目支持力度不够,如1999年科教支出仍低于国家财政收支的增幅,没有达到法定比例。
(三)支出结构仍不合理。一是人员支出的比重上升,公用支出的比重下降。1999年,公共支出经费中人员支出占48.66%,比1998年上升0.95个百分点,公用支出所占比重相应下降,其中教育事业费人员支出比重占61.08%,比1998年上升0.45个百分点。二是人员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公用支出的增长...
(一)投入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理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收支的快速增长相应扩大,但近年来公共支出经费增长速度均低于财政收支的增长幅度,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各方面呼声甚高。另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重点支出项目如再就业、科教兴国、知识创新、环境保护、西部开发以及财政供给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等,都需要财政确保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地加大投入。供需矛盾突出,财政部门尤其是经济困难的中西部地区感到压力甚大。
(二)调整支出结构虽已起步,但力度不大,步伐不快。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政府职能还不够规范,一些不该由财政负担的项目还在负担,财政包揽过多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对应该支持的项目支持力度不够,如1999年科教支出仍低于国家财政收支的增幅,没有达到法定比例。
(三)支出结构仍不合理。一是人员支出的比重上升,公用支出的比重下降。1999年,公共支出经费中人员支出占48.66%,比1998年上升0.95个百分点,公用支出所占比重相应下降,其中教育事业费人员支出比重占61.08%,比1998年上升0.45个百分点。二是人员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公用支出的增长幅度。1999年人员支出增长16.84%,公用支出只增长12.47%。1999年人员支出增长较快,主要是国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标准,各地加大了清理拖欠教师工资力度。各主要类款的情况见表六、表七。
1999年度公共支出经费支出情况分析表 表六: 单位:亿元
1999年度公共支出经费支出结构情况分析表 表七: 单位:亿元(四)财政供养人数增幅反弹。1999年,全国文教行政单位财政供给的人员达2116万人,比1998年增加118万人,增长5.93%,比1998年增幅上升2.6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事业单位增加75万人,增长6.22%;文体广播事业单位增加6万人,增长4.6%;科学事业单位增加1万人,增长2.52%;行政单位增加28万人,增长6.6%(其中:中央行政单位减少5189人,降低14.23%);公检法司单位增加9万人,增长4.49%。
(五)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有待改革。一是预算编制缺乏必要的定额标准制度,预算指标的核定没有科学的依据;二是预算项目不细;三是预算执行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因而,还存在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预算约束软化、预算分配方式和结构不合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难以发挥、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不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弊病。
(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文教行政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一是财产管理制度不规范,资产利用率低,资产闲置浪费、盲目重复购置严重,账账不符、账实不符问题普遍存在。二是单位资产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脱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