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青岛: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

时间:2023-12-07
作者: 张友斗
来源:《中国财政》2023年第22期

近年来,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超过政府一般债券,成为政府举债最主要的方式。管好用好专项债券是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为统筹解决专项债券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山东省青岛市将党建引领、制度建设、论证审核、管理增效、方法创新应用于专项债券管理,探索实践专项债券的“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保障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要民生领域项目资金需求,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践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理念,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指示,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政府债务管理履职全过程,围绕防风险、促发展、增效益,着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以“支部的合力”辐射带动“党员干部的合心”,将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融入政府债务管理各个环节,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落实工作责任,每月压茬推进。

(二)坚持制度建设,规范政府举债。始终立足政府债务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构建起以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为核心的“1+7”全口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推动政府债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并研究制定《青岛市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将绩效理念与管理方法融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严格落实“举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切实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和乘数效应,实现绩效全过程正向循环。

(三)坚持论证评估,严审项目质量。提升项目质量是专项债券管理的关键。青岛市财政、发改等多部门联合,加强专业力量配备,聘请第三方机构及相关行业领域专家,以项目资本性、公益性、收益性“三性”为着力点,全面考量财力状况和债务风险,科学评估审核项目,深化可行性研究,每年组织开展至少3批、300多个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至少4批、200多个项目发行前一案两书审核,集中评审时间近2个月,严格把关项目资本性、公益性、收益性“三性”,指导加快推进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成熟可靠,为债券发行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四)坚持管理增效,夯实业务能力。坚持开展自我提升、自我管控、自我完善“三自”活动。一是连续三年举办专项债券业务培训会议,邀请审计监管部门专家领导现场授课,对专项债券检查问题进行政策解读和现场答疑,加深各部门及项目单位对政策的理解认识。二是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积极向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审计监管部门和先进省市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管理方式,打通管理难点、痛点、堵点。三是搭建穿透式监测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精准防控,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对政府债务实施动态监控,确保每一笔资金使用都规范有据。

(五)坚持方法创新,提升监管实效。坚持用创新思维善作善为,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统一,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成立专项债券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建立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采用顶格推进、调度通报、现场督导三大工作法,直达项目现场、工作一线,全力解决项目推进堵点痛点,规范专项债券使用,避免资金闲置浪费。此外,将债务管理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中,压实主体责任,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极大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2022年以来,青岛债券资金使用进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专项债券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当前,专项债券管理仍面临挑战。一是专项债券管理重点仍集中于项目建设期,对项目运营期监管力度比较薄弱,要在长达30年的债券存续期内实现融资收益自求平衡,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仍需要补齐管理短板。二是专项债券已发行规模较大,未来年度集中兑付压力较大,或对当年财政收支造成一定冲击,亟需出台偿债保障措施。三是专项债券连续几年大力投入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领域,后续债券资金投入需要更加精准,避免过度举债和无效投资。

为促进专项债券高质量发展,确保政府债务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建议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厘清专项债券项目责任边界,避免政府债务与企业债务交叉,夯实融资项目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募集资金及偿债资金安全,在全生命周期内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二是优化完善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办法,将综合财力、风险因素、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及管理绩效情况作为重点考虑因素,确保债券资金分配科学合理。三是组建多级专业资产运营管理团队,配套建立债券项目资产运营绩效考核制度,监督和指导项目主体提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切实提升超万亿专项债券项目资产效益,实现政府投融资良性闭环管理。此外,发改、财政、住建等政府部门联合成立融资专班,探索开展“专项债+基础设施REITs”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途径,做好专项债券管理的“后半篇文章”。

(作者单位:青岛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  李艳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