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护生态、稳就业、助创新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时间:2024-01-11
作者: 四川省宜宾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永生
来源:《中国财政》2023年第24期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宜宾市考察,了解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自主创新等情况。宜宾市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宜宾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落实,细化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


强化经费保障,支持生态治理

清晰界定市与县(区)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制发《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深度治理项目财政资金补贴方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的重要指示,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1—9月,共计安排3.0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动长江、金沙江、岷江等重点流域及其支流污染综合治理等工作,深化节能降碳工程,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推动长江、金沙江、岷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积极参与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参与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已签订第二轮协议。同时,大力推进建立宜宾市市域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正在编制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补偿奖励资金,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项目。


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就业创业

认真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岗就业、人才招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出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八条政策措施》《实施十大工程促进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措施》、人才新政30条、两院院士来宜创新创业十条措施等系列政策,在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强化就业公共服务、支持灵活就业、创业扶持、技能提升等方面进一步调整优化政策,推动重点招引和扶持两院院士等产业领军人才来宜开展项目合作和成果转化,在安家补助、团队资助、科研经费、平台建设、成果转化、股权投资、荣誉激励等方面给予有力扶持。2023年1—9月,会同主管部门安排“三支一扶”资金217万元;“就业服务基层行走进宜宾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等专项经费270万元;“点亮生涯  乐业宜宾”就业指导进校园专项经费40万元,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障工作。


明确支持重点,助力科技创新

印发《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印发《宜宾市高新技术企业倍增三年行动方案》,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达到1635亿元,同比增长58.7%,首次升至全省第三位;2023年,市财政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中心等补助4553万元。大力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加速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全市14个榜单“揭榜”,揭榜金额8430万元,市财政对“揭榜”成功项目,按“揭榜”项目金额30%补助,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2022年安排补助资金1011万元。积极支持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支持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等,2023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800万元。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