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文化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放空自己 拥抱变化 —— 学术之路上的一些体会

2019/11/19

收到《财务与会计》编辑部的邀请,希望我作为会计类青年长江学者写一篇关于个人学术成长心得的稿件,一是对自己多年来学术研究的总结和思考,二是给同辈和后辈在前行的道路上提供参考和借鉴。《财务与会计》是一本我非常尊敬的期刊,长期以来聚焦于财务与会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鲜活实践,同时也很注重给年轻人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记得我硕博期间就曾在此发表了几篇案例型文章。但提起笔来,却一直下不了笔,心中惶恐,因为面对的是众多成果累累的前辈、优秀的同辈和前途无量的后辈。但想到我的分享倘若对其他人有一些帮助,也是一种幸事,我心也就释然,开始提笔回顾我过往不长也不算短的18年学术研究生涯。

在过去18年学术研究生涯中,我经过了3年硕士研究生、2年博士研究生,以及10余年为人师之后的独立研究阶段,时间不长,但是阶段还是比较完整。经历了多方面的会计学术研究的变化:研究范式从规范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转换,研究主题从会计研究到经济研究的扩展,研究视野从国内期刊到国际期刊的飞跃。

回望过去,我非常庆幸自己身处于变化之中能够不排斥变化,或者虽然一开始抵触但最终还是适应变化和寻求改变,转向新的轨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某一块领域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后,要放空自己、放弃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去拥抱未知的东西,的确是令人生畏的。但学术研究不正因为事事新、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常常捕捉到有趣的发现,才显得有趣吗?这一点不也正是学术研究吸引我们放弃“钱”途更好的实务工作的重要原因吗?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个有志于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来说,研究范式的变化、研究主题的变化和研究视野的变化,才是我们应该珍视、鼓励的。在经历了现有的成功之后,我们需要不断地放空自己,从零开始,一直以新鲜的眼光、新奇的心情去看我们的研究世界。

一、艰难的转型:规范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转换

1999年,我从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考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攻读会计硕士研究生,其时正是国内学术界实证研究开始引入的时期。虽然系里已开设了与实证研究相关的课程,但因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加之我个人的文科背景—— 文字功夫尚可、计算机操作能力差,三年来我所做的全部是规范研究,相继在《财务与会计》《南方经济》《证券市场导报》等报刊发表的文章,都是针对一些会计概念的辨析、会计准则的解读和比较以及案例研究。现在回头看这些文章,虽然显得非常稚嫩,但有一点还是值得庆幸—— 言之有物,文章内容总还有些思辨的成分。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学术发展是很有价值和帮助的,因为成熟的规范研究可以训练选择新颖话题的能力、严谨的思维和流畅的写作能力。

研究生期间,我也知道实证研究这种研究范式的存在,而且尽我所能去图书馆搜集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Finance等顶级期刊的文章,但这对我来说是一大挑战,一大堆的表格和统计值就让我后退了,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训练,没有人指导,也不知道可以使用哪些统计软件,我一直无从知道如何做出这些表格来,因此,看这些实证论文我通常只是看理论分析部分,这还是规范研究的思维。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一年我从硕士转到博士,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也正是这一年,我们会计系师生赴台参加“两岸三地龙腾盟”学术交流,期间我真正深切地感受到实证研究的价值、转型的必要,真正下定决心学习实证研究。

一开始我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这个统计软件虽然容易上手,但是对于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上发表的文章我也做过相关话题的深入思考,只是因为SPSS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而放弃了。这也再一次提醒我,如果准备长期做一些事情,就需要一开始就寻找、准备最合适的工具。为此,事前要多交流、多问,然后花时间熟悉掌握这个工具。具体到研究的工具,我觉得可能包括:一个较为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 至少掌握STATA,未来可能还需要掌握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工具,如python;一个自己对结构、细节非常熟悉的数据库—— 如CSMAR、WIND或者同花顺;一个实时更新的文献库—— 顶尖国内外期刊库以及SSRN上的高质量论文。由于自己的努力,也由于前几年规范研究的训练,我有幸发表了多篇实证文章,而且至今看起来研究的主题和视角还是比较独特的,而这恰恰是高质量研究的基础。

二、意外的收获:会计研究到经济研究的扩展

在传统的会计学者眼中,《会计研究》《审计研究》是最好的会计研究期刊,最好的会计研究成果也应该出现在这两本期刊上。硕博五年,我穷尽我所能,才在《审计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而且这篇文章的主题我自己并不喜欢。好不容易切入实证研究轨道的我又一次陷入了窘境。

2005年年底的一个契机改变了这一切。2005年上海财经大学的夏立军教授、李增泉教授相继在《经济研究》发表基于会计研究方法的文章,讨论市场化进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和市场化进程对债务契约的影响。这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脑洞,原来会计学者还可以用实证研究方法写这样的文章,发表到经济学期刊上。两位教授文章的新颖之处不在统计方法,而在研究主题—— 宏大、重要,以问题为导向。这不正是我所擅长的吗?因此,循着两位教授的思路—— 市场化进程的后果(对微观企业的影响),同时受自己看到的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Wurgler教授发表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文章的启发,我的文章主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市场化进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我搜集了《中国统计年鉴》上的统计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一文,还成为当期《经济研究》的封面文章。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受所看到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不同的文献的影响,我自然地思考了另外一个主题,即市场化进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否因所有制性质不同而不同。因此,几乎在同时,我也搜集了分所有制的行业统计数据,《所有制、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一文也很快完成,并顺利被《管理世界》录用。

在这两篇文章的鼓舞之下,我不断地完善了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主题要新颖、宏大一些,研究设计和研究检验则要精细一些。总结起来,就是用我对微观企业数据的熟稔,基于微观数据去检验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热点话题。按照这个思路,我相继在《经济研究》发表了《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一文,在《管理世界》发表了《劳动收入比重,真的一直下降了吗?》一文。在确立学术口碑之后,我慢慢地将研究重心集中于财务、会计、公司治理中的经典热点话题。

这些经历告诉我,做研究一定要眼界开拓,不要将自己束缚死,比如会计学者不要只找会计期刊、只看会计文章、只听会计讲座。研究都是相似的,看不同领域的研究可以开拓思路,提供不同的研究方向,看到不同的有意思的东西。所以,我会经常看经济学的文章,看管理学的文章,并最终转换成自己熟悉的研究范式所能处理的研究话题。

三、痛苦的蜕变:国内期刊到国际期刊的飞跃

在经历了规范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转型、会计研究到经济研究的拓展之后,我在国内学术界逐渐赢得了一定的口碑,心中自然也有一些自得。不过,随后的变化又不期而至,这种变化源自外部的压力。伴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立志成为国际一流商学院,其中的条件之一是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这之后评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学术成就主要看其发表于国际期刊的论文。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的老师、博士生已经开始给国际期刊投稿,我不由得静下来仔细思量未来。很明显,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就像当初实证研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一样。因为商学本身就是来自于国外,商学研究自然也要与世界接轨。

问题是,作为国内培养、从未出过国的本土学者,如何拥抱国际化呢?重新学习英语的写作、重新精细化实证研究的技术?时间上、精力上不允许,可行的就是合作,寻找合宜的合作者。我的优势是发现中国有趣的研究话题,然后完成实证结果,随后可以由合作者用国际期刊的框架写就完整的论文。很幸运的,我在2012年碰到了休斯敦大学的Zhao Yuping和美国大学的Zhang Yinqi。通过4年的合作和磨合,我们建立了良好、高效的合作氛围。四年期间相继完成了三篇论文,2015年我们合作的一篇论文在资深教授Pittman加入之后成功地在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发表,一篇文章发表于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变化总会随时发生。不要带上成见去看待任何新事物、新研究,而应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探索,要一如既往地放空自己、拥抱变化,让自己的学术之路永远充满惊奇、惊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财务与会计》2019年第16期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