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请结合四川省实际谈谈如何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陈书平:党中央有部署,四川见行动。省委省政府靠前指挥,全省财政系统拿出实招,通过“四个着力”迅速推动《意见》贯彻落实,以四川力量、四川担当,绘制四川答卷。
第一,着力推动凝聚思想共识。加强统筹谋划,层层传导、全面推开,抓好学习宣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精神上来。一是组织保障有力度。省委书记、省长作出指示批示,要求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切实抓好落实。财政厅第一时间行动,组建工作专班,落实省领导指示要求。二是系统解读有深度。省政府常务会从“三个要素并齐”“九类监督并列”“五个层次并行”多维度解读《意见》核心要义,研究部署财会监督工作。财政厅召开党组会议,谋划重点,分解任务。召开全省财政系统会议,深刻把握《意见》精神,扎实贯彻好加强财会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三是动员部署有速度。第一时间印发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号召全省财政部门迅速行动,积极营造深学细研、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组织省级各部门和财政系统开展全覆盖培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全省“一盘棋”,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四是宣传报道有热度。分层分类开展宣传报道,制作了“一图读懂”、解读PPT,综合利用电视、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载体,宣传阶段性贯彻落实情况,为推动《意见》落实积极造势。
第二,着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对标对表《意见》要求,完善制度机制,构建“1+3+N”体系,推动财会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个方案抓总。结合四川工作实际,锚定长期总体目标,明确短期阶段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三个机制支撑。建立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发挥统筹作用,明确部门、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主体职责,健全运行规则,强化督促指导。建立财会监督主体横向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凝聚监督合力。完善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强化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等,充分发挥财会监督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多个办法配套。研究出台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全过程预算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加强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全行业监管意见等一揽子制度办法,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第三,着力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坚持“抓当下”与“谋长远”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立足当下,按照财政部统一安排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一通知三方案”,即专项行动总体工作布置的通知,厅内部分工、省级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财经纪律重点问题整治的具体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细化时间安排,明确工作要求。主动增加检查内容,扩大复查比例,以专项行动的实绩实效确保《意见》落地见效。着眼长远,围绕绿色发展、科教兴国、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等重点方面,围绕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领域,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企业、单位和社会关注度高、财政关联度高的中介机构,切实加大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第四,着力提升监督质效。持续推进能力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增强财会监督硬实力和软实力。一是队伍建设系统化。积极争取支持,充实监督力量,配齐配强监督队伍。建立自上而下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的监督“铁军”。建立“财会监督人才库”“行政监管专家库”,集中优势资源,锻造监督“尖兵”。二是监督手段智能化。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财会监督模块功能,通过动态监控、预警提示、整改纠偏等,推动监督与管理深度融合。探索建立跨部门财会监督数据库,打破信息壁垒,推进资源共享。三是结果运用科学化。构建财会监督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开展违法违规问题全链条追责问责。通过“正面清单+典型案例”,加强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建立“两书一函”制度,对突出问题进行约谈、通报,提高监督震慑效应。探索监督结果与预算管理挂钩机制,不断提升财会监督质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