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能力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以 2007~2021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收集上市公司年报等公告中企业自愿披露的预算信息,检验管理者能力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越强的企业其预算松弛程度越高,这一发现打破了对管理者能力认知的“晕轮效应”。借鉴舞弊三角理论的三维度原理探寻其原因,发现能力强的管理者在声誉维护等方面的压力更大,风险承担水平更低,更倾向于制造预算松弛 ;能力强的管理者可以制造更强的信息不对称,制造预算松弛的机会更多 ;环境不确定性给能力强的管理者制造预算松弛提供了借口。在此基础上,检验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管理者提供合理的超额薪酬、加强内部控制和加快数字化转型,可以抑制能力高的管理者制造预算松弛。
关键词:管理者能力;预算松弛;舞弊三角理论;晕轮效应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刘凌冰,张琳蕊. 管理者能力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J]. 财务研究,2024,(3):24-37.
刘凌冰,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洲注册会计师。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高端人才(学术类)、辽宁省“千人层次”人才、大连市高层次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现任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暨内蒙古地区高校会计学教师联合会秘书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在《会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中文专著2部,英文专著1部,译著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
预算管理只有保证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和预算制定的准确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但实践中预算松弛问题较为突出(潘飞和程明,2007),过度预算松弛会干扰企业的资源分配、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影响企业业绩(毛洪涛,2009 ;刘凌冰和刘昱,2022)。因此,有效治理预算编制中的过度预算松弛是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预算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关键(刘凌冰和王自平,2018)。代理理论认为,管理者掌握的私有信息是其制造松弛的重要因素(Young, 1985 ;Merchant, 1985 ;Dunk, 1993),当管理者的薪酬与预算挂钩时,管理者会利用其与所有者的信息差异影响预算目标的设定(Young,1985 ;Chow等,1991)。而在高管意志、物质激励、组织预算态度和信息交互四个影响预算效果的关键因素中,高管意志对预算效果的影响力最强(刘凌冰和孙碧峤,2019)。可见,管理者对于企业预算管理的成败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目前针对管理者特征对预算松弛影响的研究涉及管理者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任职经历等。例如于团叶(2012)发现,高管的性别和年龄会影响管理者的风险承担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松弛程度。但也有研究认为,这些显性特征不能完全描述异质性管理者的个体特质(徐宁,2019)。管理者能力是指管理者洞察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挖掘增加企业价值投资、高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贺小刚等,2006)。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配置资源的效率、规避风险和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越强(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 ;项国鹏等,2009 ;Leverty和Grace,2012 ;何威风和刘巍,2015)。但从个人私利角度来看,预算松弛则可能更符合管理者的利益。那么,拥有较强能力的管理者在制定预算目标时,会倾向于更高还是更低的预算松弛程度呢?值得进一步检验。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能力与预算松弛之间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管理者能力越强,在制定预算目标时,预算松弛程度越高。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为了揭示这一“反直觉”现象的原因,本文开展进一步分析发现 :第一,根据行为理论的观点,管理者能力越强,其维持职业形象的压力越大,导致其越倾向于规避业绩不达标的风险,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制造预算松弛动机。第二,根据代理理论的观点,管理者能力越强,其掌握和隐瞒私有信息能力越强,从而为制造预算松弛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第三,根据权变理论的观点,管理者能力越强,其被信任的程度越高,以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作为降低预算目标难度的理由越容易被董事会接受,从而拥有了制造预算松弛的借口。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本文开展了更进一步探索,研究发现 :为管理者提供超额薪酬、加强内部控制和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能力强的管理者制造预算松弛。
本文的贡献如下 :第一,以往相关研究发现能力强的管理者给企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Francis等,2013 ;张敦力和江新峰,2015 ;Andreou等,2015 ;Koester等,2017),使人们对管理者能力认知产生了“晕轮效应”,即认为管理者能力越强的企业在管理和经营等方面越先进。本文却发现管理者能力越强,预算松弛程度越高,丰富了关于管理者特征对预算松弛影响的研究结论。第二,根据行为理论、代理理论和权变理论的机理,验证了舞弊三角理论(Albrecht等,1995)在预算管理领域的适用性,拓展了该理论的应用范畴。第三,提出为管理者提供超额薪酬、加强内部控制、加快数字化转型等建议措施,为抑制能力强的管理者制造预算松弛的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以 2007~2021 年 A 股披露预算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管理者能力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发现管理者能力越强,企业的预算松弛程度越高。这一发现打破了对管理者能力认知的“晕轮效应”。随后,本文结合Albrecht等(1995)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的三维度框架,从压力、机会及借口三个角度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检验。根据行为理论,管理者能力越强,其维持职业形象的压力就越大,会采取更多方式规避风险,同时也可能会降低预算难度,制造预算松弛来规避业绩不达标的风险 ;根据代理理论,管理者能力越强,其掌握的私有信息越多,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预算松弛的机会更多 ;根据权变理论,能力强的管理者可能会利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这一借口,将其制造预算松弛的行为合理化。
针对能力强的管理者制造预算松弛的压力、机会和借口,本文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能力强的管理者支付额外薪酬能够缓解管理者的压力,减少其制造预算松弛的行为 ;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对能力强的管理者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降低管理者制造预算松弛的机会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使治理层更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真实业绩水平,降低能力强的管理者利用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制造预算松弛的借口。
基于上述原因和措施分析,本文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企业董事会选聘管理者时不仅要充分考虑管理者的能力,也要充分权衡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与薪酬成本,设计合理的管理者薪酬激励制度。并且,董事会也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加快数字化转型,防范管理者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第二,企业管理者要实现长久发展,就需要积极担负责任,不能将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第三,需要在企业外部建立具有竞争性的管理者市场,及时综合地评价管理层的行为,不能仅将业绩达标度作为评价管理层的唯一指标,应该综合考虑管理者的资金利用度,风险投资水平等。同时,短期业绩的好坏容易受到环境不确定性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对管理者能力评价不能仅基于企业短期的业绩,应当长时间追踪管理者的业绩表现,利用管理者市场相关机构的评价综合判断管理者的能力。第四,投资者需要甄别企业公布的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充分考虑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数字化转型程度等特征,并结合企业财务数据和行业发展趋势综合判断企业预算目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