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张先治:完善财会信息披露是强化财会监督的根本

2021-03-03

监督是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企业单位治理都离不开监督。监督涉及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经济监督、社会监督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监督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因此,财会监督在经济监督及整个国家监督体系中也越来越重要,它与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共同构成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财会监督的功能作用,需要明确财会监督的内涵,以及由财务与会计信息特点所决定的财会监督的优势及特色。

一、财会监督的内涵

财会监督是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统称。监督具有监视督促和监察督导的含义。监察督导可理解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监视督促可理解为平级或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基于监督的内涵,财务监督应指对财务活动及财务成果的监视督促和监察督导,会计监督则是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监视督促和监察督导。财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财务活动及其成果的有效性、合规性,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合规性。因此,财会监督就是对财务活动及财务效果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进行的监视督促和监察督导,以提高财务活动与会计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要全面理解财会监督的内涵,需要明确财会监督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方式等。

1.财会监督主体。财会监督的主体,既可是专业监督,如会计专业人员对会计活动等所进行的监督,财务专业人员对财务活动等所进行的监督;也可是非专业监督,如政府监管部门的财会监督,利益相关者的财会监督,职工群众财会监督,社会公众财会监督,等等。

2.财会监督客体。财会监督的客体,既可对政府财政收支等进行财会监督,也可对企业进行财会监督,还可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财会监督;既可对一个组织的整体进行财会监督,也可对组织中的某个单项进行财会监督,如三公经费监督,成本费用监督,收益分配监督,资产安全监督,等等。

3.财会监督目的。财会监督的目的,根据监督主体与客体的不同会有所区别,但从整体上说,财会监督的目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财会监督,保证合法合规;二是通过财会监督,提升效率效果。经济上的违法犯罪往往都与财务和会计相关,通过财会监督可有力打击在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同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财会监督也应保证这些规则的执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合法合规环境下,财会监督还可保障政府部门或企业单位更好地配置和使用财务资源,提升财务效率和效果。

4.财会监督方式。由于财会监督的主体、客体、目的等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财会监督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何种监督方式都离不开财会监督的内容,即财会信息。信息披露本身就是一种好的监督方式,从这个角度讲,财会信息披露是最根本的财会监督方式。要搞好财会监督,必须完善财会信息披露。

财会监督包括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财会信息披露同样包括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信息披露两部分。基于会计与财务的紧密关系,会计信息与财务信息紧密相连,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密切相关。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以货币表现为主的信息系统。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决策有用性与控制有用性)信息。会计的质量特征是提供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因此,会计监督实质上就是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生成,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和会计信息的使用所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的对象正是反映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信息、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信息和反映会计信息使用的信息。

财务的本质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财务的目标是提升财务效率,创造更大价值。财务的质量可通过财务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来体现。因此,财务监督实质上就是要对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财务资源配置和财务效率所进行的监督。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财务资源配置和财务效率等都可通过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因此,财务监督的对象实际上是反映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财务效果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

会计信息由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两部分组成。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对外报告信息,管理会计信息是对内报告信息。当然,由于财务会计信息也可用于对内报告,因此,管理会计信息也可以包括全部会计信息。由于财务会计信息可对外披露,因此,外部财会监督主要是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监督,而内部财会监督则可对全部会计信息进行监督。

1.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受各种法规的制约,大部分属于强制披露。从财会监督的角度看,目前通过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可进行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是否合法、合规;(2)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是否可靠,即会计信息是否真实;(3)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是否具有相关性,即会计信息是否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4)财务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5)财会计信息反映的经营成果是否有效;(6)财务会计信息反映的现金流量是否可持续;等等。

然而,从财会监督主体、客体和目的看,目前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满足财会监督的要求吗?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应如何完善,以强化财会监督呢?笔者认为,在财务会计报表主表不变的情况下,一可根据监督需要,完善各主表的项目;二可加大附表数量,根据不同的监督主体设置相应的附表,如满足政府财税监督的附表,满足政府监察或司法监督的附表,满足政府三公经费监督的附表,满足所有者监督的附表,满足债权人监督的附表,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的附表等;三可规范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对自愿披露内容等的规范。当然,尽管财务会计信息是对外报告的,但根据不同单位的性质,其披露的范围和内容是应当有所区别的。

2.管理会计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管理会计信息只向内部披露,主要为满足经营决策与管理控制的信息需求。因此,管理会计通常可分为经营决策会计与管理控制会计。从经营决策财会监督的角度看,通过经营决策会计信息披露可进行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1)产品经营决策信息监督;(2)商品经营决策信息监督;(3)资产经营决策信息监督;(4)资本经营决策信息监督。通过对经营决策会计的信息监督,可保证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从管理控制财会监督的角度看,通过管理控制会计信息披露可进行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1)战略制定及执行信息监督;(2)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监督;(3)控制过程信息监督;(4)业绩评价信息监督;(5)管理者薪酬及激励信息监督。通过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监督,可保证经营决策目标的实现。

应当指出,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财会监督需求,管理会计可提供不同的信息。例如,为了监督营销费用,可按营销业务人员发生的营销费用和营销业绩进行比较披露;为了监督三公经费,可按部门、按人员披露三公经费的开支情况,为了监督管理人员职务消费,可按管理人员披露其职务消费情况信息;为了监督高管薪酬和利益侵占,可披露高管人员的薪酬、奖金及各项所得,同时与其主管部门的业绩进行比较;为了监督资产安全和有效性,可披露报废、丢失、减值的资产数量及价值;等等。另外,管理会计也可根据各专项监督的要求,提升相关的管理会计信息。

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前提下,披露的范围应尽可能扩大,以加大财会监督的范围、提升财会监督的效果。

三、财务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

财务信息是指反映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及其财务效率和效果的信息。财务信息通常也是以货币形式为主反映各种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等财务状况和财务效率。因此,它与会计信息有着天然的联系,有些财务活动信息就是直接用会计信息反映的,更多的财务信息则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运用财务分析等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而形成的信息。因此,财务信息披露更有利于财会监督,保证财务活动及其成果的有效性、合规性。

财务信息披露实际上也存在对外财务信息披露和对内财务信息披露问题。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往往是为了满足政府监管者、外部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内披露的财务信息则是为满足内部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的需要。无论对内披露还是对外披露,财务信息披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财务指标信息披露;财务比较信息披露;财务趋势信息披露;财务因素信息披露。不同的财务信息披露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财会监督重点。

1.财务指标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财务指标是指反映财务活动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财务指标包括绝对值指标和相对比值指标。绝对值指标如利润额、收入额、总资产、净资产等指标。相对比值指标或比率指标如利润率、周转率、负债率等指标。绝对值指标通常是通过会计信息体现的。因此,财务指标信息往往是指相对比值指标。相对比值指标反映了某一经济指标与另一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对揭示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财务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必然对财务活动和经营成果的有效性监督有着重要的价值。

为了全面反映财务活动及经营成果等状况,财务指标信息披露往往是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来体现,如著名的杜邦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等,国家统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都从不同的管理要求和评价目的体现了相关部门的监管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单位也都可通过财务指标体系实现财会监督。

从财会监督的财务活动及经营有效性目的出发,可将财务指标信息进一步细分为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体系,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反映风险应对能力的指标体系。基于这些财务指标信息,财会监督可有效实现盈利效率和效果监督,营运效率和效果监督,持续发展效率和效果监督,风险应对效率和效果监督。

2.财务比较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财务比较信息通常是指运用财务分析中的会计分析法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的信息。会计分析法包括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趋势分析。

运用水平分析法得到的财务信息主要有:期末与期初的比较信息,实际与计划(或预算)的比较信息,本单位与其他单位的比较信息。比较可揭示差异,而财会监督正是通过这种差异去分析发现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中的不正常现象。

运用垂直分析法得到的财务信息主要有:资产结构信息,负债结构信息,成本费用结构信息,收入结构信息,利润结构信息,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信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信息,三公经费结构信息,三公经费占比信息,等等。通常,经济业务活动都有一个合理的或标准的结构,因此,这类结构信息披露本身就可起到监督作用,例如,一个企业的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达90%,一个企业的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达50%,显然都属于不正常现象。对于没有公认标准结构的,可通过比较进行监督,例如,上年度三公经费占经费支出的比重是15%,本年三公经费占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6%,这显然不符合国家目前对三公经费压缩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监督经费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趋势分析法可提供某项经济指标在一个较长时期的变动趋势,可以用某一时期的平均增长率来表示,如某企业资产规模五年平均增长率是5%;也可用该企业5年中各年的环比或定比增长率表示;还可将该企业的资产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运用趋势分析法得到的财务信息,可以监督该项经济业务的变化趋势是否合理。

运用财务比较信息披露进行财会监督时,一定要注意可比性问题。由于部门、行业特点不同,由于商业模式不同,许多财务指标信息并不具可比性。因此,在监督比较差异时,一定进行客观分析,避免造成监督失误。

3.财务因素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前面的财务指标信息披露和财务比较信息披露,都可为财会监督中发现问题指明方向,但要揭示存在问题的原因,还需要进行因素分析,披露影响主要经济指标的各种因素。例如,运用财务分析的因素分析方法,可得出影响产品营业利润的因素有销售量、销售品种结构、销售产品质量、销售价格、销售成本;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资本结构(或资产负债率)、所得税率;影响总资产报酬率的因素有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因素有存货周转率、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等等。

通过财务因素分析信息的披露,可以揭示影响财务效率和效果的深层原因,也会使财会监督更加深入、全面。但由于因素分析选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财会监督一定要根据监督目的和监督客体的特点,明确财会监督的重点指标和关键影响因素。

财会信息的功能与作用是多方面的,上面在界定财会监督内涵的基础上,从财会监督的视角分别探讨了会计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和财务信息披露与财会监督,提出了完善财会信息披露的思路。随着财会监督内涵的扩展和对财会监督要求的提高,财会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方式等必然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责任编辑  武献杰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