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坚持财政投入更精准可持续 助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 福建省财政厅 唐文倩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3/05/30

坚持财政投入更精准可持续

助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福建省财政厅  唐文倩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财政干部要站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


(一)加快推动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省域经济竞争力的打造,服务大局、精准施策。一是强化政策导向,突出支持重点。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倾斜,向服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的高校倾斜,向资金管理绩效好的高校倾斜。二是统筹推动高校财政保障体制改革。加大统筹力度,构建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生均拨款+竞争性分配”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三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支撑创新策源地。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打造地方特色、中国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发展国家急需、关系民生、影响长远的战略性学科专业。四是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性,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提升应用型高校对地方发展的支撑作用和服务能力。


(二)加快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五育并举”要求,加快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一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适时调整完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等相关政策措施,实现相关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城乡统一、重在农村,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积极支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深化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序增加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增补。二是支持各地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健全投入机制,支持新建、改扩建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坚持公民办并举,巩固幼儿资助制度,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三是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支持和引导地方持续改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三)加快推动建好建强教师队伍。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教育。一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将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上浮50%,引导师范院校回归主业,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全过程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着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分层分类分科推动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培育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育引,坚持高端引领与精准扶弱并重,创设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端平台,实施公办普通高校人员控制总量管理,深化人才聘用、评价和晋升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聚集、成长的制度环境。三是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监督落实教师工资政策,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立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持续推进“代偿学费”等项目,支持各地稳定补充乡村教师。推动政策、资源、投入进一步向教师倾斜,持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广大教师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汇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


(一)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一是坚持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大数据与智慧管理等学科群培育国家一流学科。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建设基础学科联盟,打造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拔尖人才参与跨学科研究创造条件,科教协同培养高水平人才。三是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靶向施策。优化省属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持续推动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实施“赛马制”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加快大数据技术、全息光存储、现代农业等新技术领域的前瞻布局和攻关创新,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潜能。


(二)加大成果转化激励力度。一是引领多元化科技投入。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高校开展科研开发、技术服务、项目研制以及参与工程实践等,提高科研实践水平。比如,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探索在相关科技计划中推广使用“先实施、后拨款”的资助模式,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支持高校技术转移。扶持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畅通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率先在省内转化。三是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用好科技兴农资金,遴选实施一批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支持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协同创新“5511”工程,开展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科研攻关,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科技支撑。


(三)加大项目资金管理力度。一是深化财政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支持实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创新出台经费“包干制”政策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模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二是将绩效理念融入财政资金执行管理全过程。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对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和资金统筹协调,加大项目资金财政绩效评价力度,更好地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杠杆效应,推动科技资源配置提质增效。



提升财政政策综合效能,提升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一)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同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一是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建设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如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聚焦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四篇文章”,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二是支持高校与企业、产业园区共建技术转移联盟。深度参与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助力打造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万亿主导产业。三是支持各地特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二)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一是打造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资源要素、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的有效整合,同时注重发挥平台型组织、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既要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与联动融通,实现资源、要素、产能、市场的深度整合与共用共享,又要强化行业领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融合平台型企业,形成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圈。二是积极探索重点行业的融合发展路径。围绕推动补齐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短板,锻造长板,通过技术渗透、产业联动、链条延伸、内部重组等途径,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促进产业交叉融合,支持设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自主可控的协同支撑路径,打通产业堵点,努力提升产业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支撑、高效协同、融合互动的动态过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三是培育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组织模式,建立共享生产平台,推进厂房、设备、人才等资源整合;支持企业增强柔性制造能力,将用户需求直接转化为生产订单;发展服务反向制造,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品牌授权、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业企业;支持加快发展物联网,推进物流服务与生产制造无缝对接,推动制造业借助现代供应链开展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推进文化旅游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历史遗迹打造工业旅游景点景区。


(三)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演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接“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部署,支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四)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支持各地加强统筹规划,围绕建设“便捷、宜居、绿色、安全、智慧”的高质量城乡基础设施体系目标,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推进扶持资金投向更加细化、精准和集中。同时,着力解决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向同质化、重复建设等问题,引导其投向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地方产业生态中的新型基础设施优化,实现扶持资金预期目标,为开拓产业升级新赛道提供基础保障。


责任编辑:李艳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