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彭立达:感情有多深 脚步有多远
感情有多深 脚步有多远
——记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财政局派驻旱沟村第一书记彭立达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财政局
炙热的阳光烘烤大地,一位皮肤黝黑、汗流浃背的男子行走在旱沟村,他拿起水瓶狠狠灌了一口,“舒服多了,走访了几十户脱贫户,还有十几户,晚上还要整理资料,感觉脑子都不够用了。”他一边擦着汗一边说。他就是彭立达,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彭书记”。
2017年以来,彭立达一直从事农村财政工作。经常到农村考察调研,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最初接到驻村工作任务时,没有经验的他心中对驻村相关工作没有规划,在片刻茫然后,立即着手开展实际工作,对旱沟村进行全方位了解,深入村民农户家中,切实掌握村里实际情况。
为抓好巩固拓展旱沟村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彭立达在改善人居环境上狠下功夫。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发现,旱沟村的路灯分布较为零散,因长期缺乏维护,路灯损坏严重,夜晚照明不足。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农户家的栅栏桩根腐烂,栅栏东倒西歪。有的拆掉栅栏,将院子、园子和道路混在一起,邻里之间也因没有栅栏发生纠纷。他多方争取资金,维修原有的40盏路灯,新安装200盏太阳能路灯,修建围墙栅栏742米。
他经常说“要为村民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某天,他接到村民的求助。由于旱葱沟河上游支流一直没有修建桥梁,村民每天需要趟水渡河到另一边的农田耕作、赶山、护林等,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尤其是汛期涨水时特别危险,给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了解情况后,他立刻收集资料,并向发改、交通、水利等多部门提交申请,争取资金,修建便民桥2座、涵管1处。他还全程参与修建过程,听取村民意见,按实际需求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协助施工单位完成便民桥修建,提高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的能力。
彭立达发现,村中有很多土地位于河道两侧,由于汛期被河水的冲刷,土壤被河水冲走,留下大量砂砾,导致农作物稀疏,涨势比较差。走访发现,部分耕地也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土地无法正常耕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村民增加种植收入,他积极争取资金,修建防护堤1500余延长米,恢复耕地近10亩,扩大耕种面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注重深入挖掘、保护和运用红色优质资源,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争取150万元美丽乡村资金,对爱国志士卢松岩的故居进行修缮,建成红色教育基地,修建抗联阻击战纪念广场和抗联阻击战体验广场。并将这3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串联,推出党性教育、文旅融合的精品“红色旅游”路线,以“缅怀爱国志士、向老党员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精神”为主题,开设以重走红军路、聆听初心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合唱红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行走中的红色课堂”。结合“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系列活动,设计沉浸式研学课程,通过素质拓展、角色扮演等体验还原阻击战的真实历史,让党员干部边走边看边学,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与驻村帮扶工作相结合,打造“一村三园”的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加油站”,打造具有旱沟村特色的党建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