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四川:高位谋划 整体部署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行稳致远

时间:2022-05-26
作者: 徐晓蓓|孙文平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09期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全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进行高位谋划、整体部署。这也是继201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后又一统领性文件,为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纵深推进、行稳致远,持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强化了制度保障,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审时度势、乘势而上,下好新发展阶段预算绩效改革“先手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强调,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过去三年多来,四川大胆探索、真抓实干,全省基本建立了“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理念不断增强,绩效管控持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明显提升。但同时也还存在改革推进不平衡、工作质量待提升、主体责任需强化、结果应用不充分等短板和不足,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持之以恒将绩效管理改革大力   推进。

2022年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第五个年头,也是“十四五”开局后的关键之年,在这个关键时点,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和治蜀兴川战略统筹协调推进,着力解决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务实管用和切实可行举措,充分挖掘财政管理潜力,释放财政政策效能,提高财政资源效益。财政厅新一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预算绩效管理有关理论和政策,并强调将绩效管理作为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了认识。2021年下半年,财政厅组成专班,启动研究今后一段时期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工作,并为此开展了大量摸底调研、学习借鉴、分析研判等,着力下好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先手棋”。


凝聚共识、同频共振,增添预算绩效管理深入实施的“助推器”

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这一重大战略,在进行系统谋划、统筹部署的同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预算绩效负责,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管部门就要管绩效的理念,对分管部门的预算绩效负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统领所辖范围内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资金闲置就是损失”“绩效是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要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深入实施‘三项清理’,制定全周期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穿透式责任追究体系,把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在紧要处、用在刀刃上”。在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资金分配与绩效结果挂钩机制。

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相关部门凝聚合力,多维度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省人大持续强化预算绩效监督,在全省人大干部专题培训班讲授绩效管理,提升绩效监督能力水平。省委巡视组将预算绩效作为巡视重要关注点,同步提升巡视人员绩效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省委组织部支持在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体班次调训计划中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培训授课内容,培训范围从县处级党政领导班逐步扩大至市厅级领导进修班、培训班或专题研讨班,推动市县各级党校相应实施。财政厅领导为全省财政系统新任局长专题讲授绩效管理。审计厅不仅将预算绩效作为审计重点,还将其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多方位多层次部署安排,为全省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绩效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增添了“助推器”。


因地制宜、集思广益,构建契合预算绩效管理需求的“智囊团”

四川地域较广,地区间部门间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情况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为摸清全省推进情况,找准短板不足和制约因素,制定针对性强的改进举措,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四川财政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借智借力,形成广泛参与、广集良策的“智囊团”。

四川省财政厅同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等按照已建立的协作机制,进行定期会商研究。多次赴省人大预算委员会和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对接汇报,收集人大代表反馈的意见建议。赴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广电局等部门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组织全省21个市(州)、72个扩权县(市)财政部门座谈,分组讨论听取意见。赴内江市、巴中市、广元市、资阳市和威远县、雷波县以及资中县水南镇、南江县光雾山镇等市县乡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资料。同一些兄弟省市深入广泛沟通交流,学习吸收先进经验和做法。与此同时,加强同西南财经大学、省社科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等院校及专家的合作交流,对绩效评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重点课题开展深度研究,加大理论支持。积极参与《通知》的研究起草修改过程,形成初稿后积极向省级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


着眼长远、勇于突破,打造预算绩效管理行稳致远的“方向盘”

四川出台的《通知》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遵循其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着重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强化预算绩效结果应用、压实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和严格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监督等五个方面加力推进,并在绩效管理领域和具体路径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  

在开展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将国有资本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等情况一并纳入绩效管理范畴,探索实行预算资金、国有资本、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综合管理绩效评价。创新实施“三项清理”制度,结合绩效运行监控,定期清理闲置沉淀资金、低效无效资金及预算结余资金并及时收回同级财政。明确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结果应用机制,建立完善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财政部门对主管部门、部门内部预算与绩效挂钩机制,细化明确绩效结果应用方式,在预算管理中充分体现绩效导向。明确党委政府、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四方主体责任和举措要求,同时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格跟踪问责,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整改通知书、约谈通知书和提醒敦促函“两书一函”制度,视情况对地方和部门予以提醒敦促、要求整改或进行约谈,明确必要时财政部门可以约谈下级政府和同级部门负责人,在落实“无效必问责”要求方面形成有力工作抓手。

《通知》和《四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工作推进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相关操作办法和细则,构成了更加健全的“1+1+2+N”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为全省未来一段时期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量身定制了“方向盘”。

(作者单位:四川省财政厅)

责任编辑  吕怡慧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